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张鹏的支持,就可以调动衙门里的大部分人手。

就算没有陈应龙同意,侯平也能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将灾民妥善安置。

第二天一早,侯平就去县学里动员学生们帮忙在县学附近的整出一块荒地,用来建造厂房。

陈家的粮食除了少部留用外,其它的大部分都拿出来赈灾。

中午的时候,捕头带着刚组织起来的上百灾民青壮到了荒地里来帮忙。

张鹏则一早就带着人四处买粮食去了。

现在灾情这么严重,去外地调粮食没有大军护送根本送不过来,只有去县城里的粮商或者是乡绅家里去买粮。

漷县只是个小城,粮商手中的粮食也不多,全部买光也只有四百两银子的量,差不多有三万来斤粮食,远远不够。

张鹏又去乡绅家里买粮,零零星星,也只买到了一百多两银子的粮食。

剩下的钱就已经花不出去了。

不到四万斤粮食,已经是漷县全部的粮食了。

晚上,张鹏一脸歉意的到了陈家,将剩下的五百两银子还给侯平。

“师爷,县里已经无粮可买,这是剩下的剩下的五百两,还给你吧。”

侯平一脸疑惑:“怎么县里连一千两银子的粮食都凑不出来?”

张鹏脸色难看:“去年年景好,家家粮食都多,有南方的大粮商过来,大家伙就把粮食都卖了,谁知道今年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旱灾。据说咱们这边还算好的,听说山东那边更惨。”

侯平将银票接了回来,心中无奈的摇头,这个时代百姓真是太不容易了。

“算了,这些粮食应该也能撑个几天,这几天先把人组织起来,有护卫力量了再去运河码头买粮。”

运河码头在通州,那里是入京货物的集散地,在那里肯定不会缺粮食。

如果是平常去那里买粮也没什么,但是现在这种灾年,路上到处是灾民,没有大批的护粮人手根本不可能把粮食运过来。

张鹏心中苦涩:“早知道今年灾情这么严重,就应该多准备一些粮食的。”

侯平拍了拍张鹏的肩膀:“没事的,相信我们会有办法解决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把工厂建起来,从明天开始,全力组织灾民伐木建房吧。”

……

朱由校晚了五天才回到漷县。

原本皇帝打算等这场灾情过后再让朱由校回漷县,但是朱由校自己坚持要回来,皇帝也就由着他去了。

由于漷县如今已是灾民遍地,负责保护他的八个护卫也都换上了便装跟在他的周围警戒。

朱由校带着八个身着便装的精壮汉子和客印月到刚整出来的厂区找到了正在忙碌的侯平。

“夫子,我回来了了。”

经过两天的整地修建,原本的荒地已经变成了座宽大的框架式的厂房。

侯平此时正在指挥着灾民将厂房封顶,听见朱由校的声音回过头来:“由校?哦,你回来了啊,回来了就回去上课吧,这段时间都自修,夫子要在这边赈灾。”

朱由校有些不乐意的道:“夫子,你不是说只要我考过了府试就教我做会飞的木鸟吗?现在府试已经考过了,你什么时候教我啊?”

侯平此时才想起这孩子有些痴迷木工器械,而且当初让他参加府试的时候也的确是说过这话,于是便说道:“要不这样吧,现在夫子确实没有时间教你根木鸟,不过呢我们要做许多新式的织布机,你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先学一下做织布机,等灾情过后,有时间了再教你做木鸟。”

朱由校顿时兴奋道:“好,谢谢夫子,新式的织布机在哪里?”

侯平指了指陈家的方向:“你去我家里,早上已经有几个会木工去看那台织布机,也不知道他们学的怎么样,能不能仿出来,要是他造们仿造不出来,就只能等我将这边弄的差不多了再去教他们了,正好你也可以去试一下能不能在没有我指导的情况下仿造出来。”

朱由校拍了拍手:“是,夫子,那我先去陈家了呀。”

说完便带着护卫和客印月开心的走了。

侯平看到他前呼后拥的样子忽然心中一动,之前买粮的时候张鹏并没有去李家问过,不知道李家会不会有粮:“由校,等一下。”

朱由校回头:“夫子,什么事?”

侯平快走两步追了上去:“那个,你亲戚家,就是李家,他们家有多余的粮食吗?可否卖一些给我?”

朱由校摸着后脑勺:“这个,我不知道,不过可以带你去问问我曾舅爷。”

侯平一听这称呼,心里暗自咋舌:我的个乖乖,这还是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啊。

“那就麻烦你了。”

侯平说完就把梁建章叫了过来,简单交代了一下工地的事情后,便跟朱由校前往永乐店李家询问粮食的事情。

永乐店原本只是一个不到二十户人家的小村。

自从李家兴起后,成了一个有近两百户人家的大村,其中大半都是李家的佃农。

侯平自到漷县以后,还是第一次踏足这个地方。

一般衙门的差役也甚少会来这里。

令侯平意外的是,他在进到李家院内的时候看到了衙门里的主簿周荣。

周荣正在跟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说着话,侯平就没跟他打招呼。

朱由校直接带着侯平去了内堂见李进。

当年孝定皇太后到陈家没多久,三弟李进就入了宫。

后来孝定皇太后入宫以后就把他调到了身边,到万历皇帝登基以后李进就做了御马监掌印太监。

地位虽然不如司理监掌印高,但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

孝定皇太后去世以后,李进带着朱由校回了老宅,也算是落叶归根吧。

“曾舅爷爷,侯夫子说有些事想请您帮忙。”

见朱由校把侯平带了回来,李进也不敢托大,立马起身迎了上来。

“这位就是县的侯夫子吧,久仰大名,久仰大名,不知侯夫子来找小老儿有何事见教?”

侯平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李家主人会对自己这么客气,有些受宠若惊:“李老爷,幸会幸会,晚生今天叫由校带我前来,其实是想请李老爷帮个忙。”

李进脸上笑咪咪的问道:“不知侯夫子想要老夫帮什么忙啊?”

“晚生想问问,李家有没有多余的粮食,可否卖我一些?”

听到要买粮食,李进犹豫了一下。

李家确实有大量的粮食,整个漷县的良田大半都在李家手中,不过他们的粮食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卖的。

除了少部分是留着自用之外,其它的大部分都是要送进宫里去用。

实际上李家是皇城内最重要的几大粮食供应商之一。

不过看到朱由校的面子上,李进也没有一口回绝,而是仔细问道:“侯夫子想要买多少粮食?又要做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