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十四年十月,陛下下令征收矿税,而当年的正月十五,我朝与倭国议和协议失效,邢玠、杨镐、麻贵等再次东征朝鲜,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彼时国库空虚,前方将士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要如何抵挡狼子野心的倭寇大军进犯?晚生不知道矿税是不是因此战而收,但是却可以肯定当年收上来的矿税有很大一部分补贴给了此战将士。

倭寇之凶残就不用我再说明了吧,一但当时前方战士战败,倭寇顺势侵我大明,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而我朝将士最终能将倭寇打回倭岛,矿税之功,不容忽视。”

高攀龙和李三才都是一脸诧异的看着侯平,他们是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山野县学的秀才,竟能知道此等大事。

要知道这种事就算朝中重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也大有人在。

就连高攀龙对这件事情,也仅仅是知道有这么一战,但具体有多激烈,打到什么地步,便所知不详。

李三才震惊的望着侯平:“顺安,此事发生之时,你应该还是个穿开裆裤的娃子吧?怎么会知道此等朝中大事。”

侯平敢把此事说出来,自然也想好了托词:“实不相瞒,此事在我朝看来,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于倭寇和朝鲜两国,却是改朝换代的大事。我曾结实过一位来自朝鲜的士子,他跟我就此战展开过讨论,所以知道的比普通人多一些。”

高攀龙此刻彻底收起了轻视之心,而是把侯平当成了一个同等的对手来看待:“就算当年起征矿税事出有因,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倭寇早已经退回了倭岛,如今皇帝依然在横征暴敛,税监一党残民害民之举,数不胜数,其功早已经抵平,何来功大于过之说。”

侯平淡然道:“高夫子莫非忘了播州之役?杨应龙叛变西南半壁江山动荡,朝廷动了二十多万大军,消耗了数百万的银两,这钱从哪里来?”

高攀龙脸色难看。

侯平继续反客为主问道:“高老夫子口口声声为民,敢问在高夫子眼中的民,是那些人?是与晚生相同,每日为了三餐温饱而辛苦奔波的市井小民,还是那些为富不仁,欺行霸市的豪商巨富?”

高攀龙冷哼一声:“豪商巨富是民,市井小民同样是民,何来区别。”

侯平大声喊道:“恐怕未必吧,我朝太祖时期,山西曾发生过一个案子,洪洞县有一个老实农民,娶了一个叫史灵芝的女子为妻,两人相濡以沫,生了三个子女,生活虽然艰苦,但两人相互扶持,日子也还坚持的下去。突然有一天,县衙的大人门跑到老农的家中,告诉老农,跟他相处了几年的老婆是一个叫唐闰山的人的未婚妻,并且不由分说便将史灵芝带走了。

农民都傻眼了,跑到县衙去打听怎么回事,原来史灵芝小时候定过一门娃娃亲,但是未婚夫很小的时候死了,丈夫死了小叔子还没有婚配,所以史灵芝就应该是小叔子的未婚妻,这是元朝时留下来的收继婚习俗。而那个叫唐闰山的人,则正是史灵芝未婚夫的小叔子,此刻正在镇江当兵。

由于唐闰山烂赌成性,将自己当兵挣的钱全都输光了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眼看自己年岁过大,又一穷二白,根本无人肯嫁给他,于是他想到了兄长定的那门娃娃亲。最后他将此事上报了兵部,然后兵部批准后下发了洪洞县。责令洪洞县衙门将史灵芝带去镇江跟唐闰山完婚。

农民苦苦哀求知县,并告诉他说自己跟史灵芝已经结婚几年,育有三个孩,如果把史灵芝带走了,他的孩子们怎么办?知县说,收继婚是礼,兵部指令是法,于礼于法,他都要将史灵芝送到镇江完婚。至于农民和孩子,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想办法。”

高攀龙哼了一声:“前朝恶习,不可取。”

侯平横了高攀龙一眼,继续说道:“农民不愿失去妻子,请求知县将妻子还给他,言语之间有些激动,说道:大人,你要为小民做主,不能糊涂啊。知县当场勃然大怒,以咆哮公堂的罪名将农民打了二十大板,农民一瘸一拐的回家,看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在亲人的劝说下,农民决定继续上告。

先到了平阳府,农民把状子一递上去,知府说把史灵芝许配给唐闰山是兵部的意思,无论你同不同意,都必须遵从。农民不甘心,又跑到太原去告状,但是山西布政使直接把农民给轰了出来,还说他是野蛮的刁民。一个老实农民为了讨回自己的老婆,不断上访在这些官员眼中就是刁民,世间可还有比这更荒诞的事情吗?

事情发展到此时,恐怕一般人早就放弃了,幸亏农民坚定,坚持到了最后,用了两个多月,来到南京敲响了登闻鼓。御史将农民的状纸送到太祖皇帝手中,太祖皇帝接见了农民,问明情况后,当即下令发还农民的妻子。同时传令刑部严惩那些让农民吃过苦头的官员。事情发展到这里,应该结束了,不知两位大人以为对不对?”

高攀龙和李三才不由自主的都点了点头,李三才道:“此案在记载在大浩之中,老夫记得农民应该叫姚小伍吧?可惜的是当时刑部官员处理不当,导致太祖皇帝大开杀戒。”

侯平又看向高攀龙:“高夫子以为呢?”

高攀龙道:“此案颇为令人惋惜,如果放到现在,断然不会如此判案。”

侯平淡然道:“这个案子的诡异之处在于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官员想迫害过农民,在这个案子里,大部分的官员都只是在照章办事。如果按照太祖皇帝的旨意去办,那这个案子牵连的官员就会太多,由于涉及到太多官员,刑部就想要拖延,想等太祖皇帝消了火之后再从轻处理。

为了把案子拖下去,他们把文书层层下发到洪洞县,命令县衙找当年给史灵芝配娃娃亲的媒人,农民迟迟接不到妻子,找到刑部官员要人,刑部官员说,这是照章办事的规矩,必须找到媒人,解除当年的娃娃亲婚约,才能证明农民跟史灵乏的婚姻是有效的。

好在太祖皇帝圣明,得知了此事的消息后龙颜大怒,京城,天子脚下,官官相护都到了如此地步,那他看不见的地方又到了何种地步?于是自兵部尚书和刑部尚书等数十个朝中一级大员被处死,后果不可谓不惨烈。”

高攀龙点点头道:“一件芝麻小事,连累如此之多的国之栋渠身损于命,着实令人惋惜。但是你说这个案子出来,不知道跟矿税是否是恶政有何关联?”

李三才也疑惑的道:“不错,顺安,此案的确令人有许多惋惜之处,但是怎么看都与矿税利弊无关吧?”

侯平大笑的道:“怎么会无关?你们忘了刚才我问过你们,到底你们眼中的民,到底是我,是如故事中的农民一般的市井小民,还是那些对官员有利,欺行霸市的豪商巨富才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