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陶县令是为数不多的有幸被她送过香囊的人,自然知道那草药强大的功效。

他闻言瞪眼道:“有这好东西怎么不早说,你把它给我,我保证给你争取到更大的利益来。”

“那行,就交给您办了。”明悠悠高兴地点头,她还是很怵金队长的。

想到这次金队长消失一阵子之后,似乎还带来了几个人和一些货回来,她觉得还是应该要给陶大人提个醒。

“大人,红岭那边的花开了,可好看可好看了。”她瞪大眼睛说道。

陶大人可真是的,她都暗示好几次了,平时那么聪明的人怎么这事儿上就这么笨呢。

陶县令看着她眼睛越睁越大,都快要掉出来了,心里笑的不行,含糊的说道:“行,我有时间就去看看。”

明悠悠见他还是不懂,便叹了口气不再纠结,“我去把郑焕他们叫来。”

陶县令笑着点头,待她走远了,便看向师爷道:“红岭那边一直有人盯着吗?”

“您放心,那边日夜有人守着。”

贺师爷看了看县令大人的脸色,小心的补充道:“又快到月初了,您看......”

陶县令就头疼了一下。

金队长那些手下功夫了得,为了防止被他们发觉,他当初特意从陛下那里要了几名大内高手过来。

陛下给人倒是很痛快,可是怎么就没想着把俸禄也一并转过来啊。

高手的确武艺精湛,但银子要的也不含糊,让他这小小的县衙每个月还得多挤出一大笔钱来。

唉,陛下有时也挺让人糟心的。

陶县令目光幽深了一些,他们最初派人查探,是因为感觉萧宁义受伤这事实在有些蹊跷。

伤的时机太巧,恰好在齐国御史过来之时;选择流放的地点也巧,翻过山就能到大齐。

他和陛下都怀疑,这几名带着面具的侍卫之中,也许就藏着萧皇子。

可是现在京城里的萧皇子虽然因为头痛不常出门,但是一些重要的宴会也是能见到他的。

据熟悉的人讲,他说话神态,动作习惯全都如常,并无一丝让人疑惑之处。而且头上的疤痕也很明显,御医也说就是当日看过的那道伤。

所以,还是他们想多了吗?

陶县令有点遗憾,若萧皇子真能过来也不错,他是不介意暗地里给些助力的。毕竟齐国乱起来,他们大瑜才更好发展嘛。

他把目光从远处收回来,转头就看见了过来的郑焕几人,微笑道:“你们真的想去书院读书?”

三人点头,封旭着急道:“大人,您能不能帮帮郑焕?”

陶县令这次很干脆:“可以,侍卫那边我去谈。”

三人喜得立刻行礼,好话准备不要钱的往外倒。

陶县令就笑着拦住,“先别急,我只负责金队长那边,至于书院是否会要你们,还要看考试能否通过才行。”

虽然他已经把入学的事和裴山长都说好了,但并不想让他们那么轻易的就能上去。

这几个兔崽子,在京城时那么好的条件却天天逃学,现在吃到苦头了,才算懂点事。

他递过来一个刚刚写好的清单,“裴山长那人出题刁钻的很,若想多些把握,至少需要把这上面的书全部背熟了才行。”

郑焕三人就提着心接过,扫了一眼后倒是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都是熟悉的。

像什么《论语》,《大学》,《孟子》这些都是他们抄了好几遍的书,现在几乎已经背下来了。

主要是他们抄写的时候,如果错了一个字,整页纸也就废了,不仅白花力气,还得浪费笔墨,所以他们每次都是先读熟才动笔的。

见几个人脸上并无为难之色,甚至还露出些笑容,陶县令诧异了一下,又眯着眼睛补充道:“不过,若是侥幸通过,这束修和杂费也需要你们自己出。”

这一句话倒是成功地让三人变了脸色,读书为什么那么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束修太贵了。

他们要添置的东西多,赚的钱几乎是刚过个手就又花出去了。所以现在别说三个人,就是一个人的钱他们都拿不出来。

郑焕深吸了一口气,“要不我还是不去了。”

封旭也道:“我也不去了,就让卢泰去,他脑子最好,回来教我们就行。”

见三人又要争执起来,明悠悠就咳咳地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财大气粗的道:“没事,这钱我出了。”

所有人瞪眼,“你怎么有钱?”

她得意的道:“锦绣坊的收益啊,不是说有我一成吗,我提前预支不就行了。”

陶县令顿了顿,忘了这茬儿了。

“行吧。”他同意了,刚才也只是试探,没想真的要过分为难他们,“不过那杂费可要你们自己出钱啊。”

明悠悠小手一挥,“这也好办,我还有字糖的一成,泡馍的一成,以后还有凉茶与荷叶鸡的钱,加在一起应该也差不多了吧。”

只是她现在的钱袋子和未来的钱袋子都要空了,唉。

封旭听得都不好意思了,悄悄问郑焕卢泰道:“我们这样算不算吃软饭?”

郑焕卢泰:............太丢脸了,别说话了。

三人回到村里就急急火火的去找郭村长,“后山的情况勘察好了吗?”

郭村长笑着点头,“差不多了,估计明后天的就能定下,然后就可以修路了。”

“那好,到时候您让人告诉我们一声,我们也过来一起修。”三人道。

郭村长立刻婉拒,“这可是个重体力活儿,三位公子都精贵着呢,只怕吃不消的。”

“那我们就尽力而为,”郑焕笑道,“主要是日后我们也要常走这条路,不做些事情只怕到时也不好意思啊。”

他们赚钱的压力增加了好多倍,也想趁着还没有开学的这段时间,在官道上多卖一些东西。

郭村长见他们说的真诚,便也笑着答应了,“那到时候公子们就能做多少做多少,可千万别累着。”

等县衙派来的能人确定好了路线,族叔祖就把大家伙儿叫到一起,宣布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