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母亲提到文会,张元杰不由也期待起来。

文会选在长安平康坊举行,与会者皆白鹿书院中的学生,

他能参加,还是沾了王道辉兄弟的光,作为其中发起者的两人有推荐一二人进入文会的权利。

意外获得王道辉邀请时,他受宠若惊。

而且知道了王道辉的妹妹王淑贤也会参加文会后,更难掩心中激动。

自从在白鹿书院邂逅淑贤小姐,她优雅端庄的气质,宽袖大衣都遮掩不住饱满的婀娜身姿,就深深勾动着他年轻躁动的心。

本心里,在文会上哪怕什么事都不干,只需站在佳人身侧能闻到那股幽香,便已大感满足。

而更关键的是,王淑贤提前透露,文会第一会得到一个她亲手缝制的荷包。

只一想到荷包有王淑贤的味.道,抱着它便如抱着柔弱无骨的淑贤小姐,

张元杰目中血红,心中志在必得。

乔迁宴之后的第二天,张元明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刘翠翠随在张元音身后,有些紧张的进来。

张元明压下心中疑惑,微笑待客。

张元音鼓励闺蜜:“你自己说呗,二弟又不算外人。”

刘翠翠才大着胆子小声道:“我想请你去陈家沟说书。放心,我家管饭,给钱。”

张元明惊讶:“你是嫁到陈家沟的媳妇,能替你丈夫做主吗?”

“只要你茶水在一两以内,我都可以做主。”

张元明不由对刘翠翠刮目相看,没想到刘启叔的女儿在夫家竟然有这般的地位。

“原则上没问题,钱也不要你太多,给个100文意思意思就行了。

但你家能找多少来人听我说书?”

要知道,风云可从未在此界传开,有没有受众可不一定。

刘翠翠自信一笑:“我夫家在村里面有点人望,不夸口整个村子,小半个村子人,都能给召集起来。”

张元明当即大喜,为了收集精神源能,人自然越多越好,既然陈家沟有这个条件,他当然会去。

“那这事就定了,你看什么时间合适?”

张元音插话:“她公公三天后五十大寿,自然是三天后去。”

刘翠翠微笑颔首,承认下来。

张元明满脸笑意,正愁没借口说书,没想到有人主动送上门来。

一下爹娘那里也有交代。

血菩提看来即将降临人间。

好事成双,今日似乎是张元明的幸运日,

王泰成在长安的运作终于起效,工部书局同意刊发风云小说。

这么快有准信,只因段伦得到李世民特意关照,着重培养员外郎王泰成。

这样圣眷,段伦不敢大意,到工部班房了解一下王泰成平时为人,

未料同僚众口一致皆赞素稳重,乃一员干吏。

又巧合得知王泰成欲发行一部志怪小说,段伦未及细想,当场拍板同意。

王泰成收到京城来的消息,便立刻派人通知张元明。

“今天咱家屋沿上喜鹊叫。”

张元明脸上笑容一整天没停过,大方打赏王家家丁:“这100文赏你的。回告诉王泰成,这事办得不错,我姐总算没看错人。”

那家丁大喜收下,健步如飞地回去了。

到晚上张父回来,张母凑趣一说,

也替儿子高兴:“真让你做成了,张家也算出了一个小说家。”

这点成就张元明并未放在眼里,谦虚几句,反让父母更觉他成熟稳重。

晚饭后,张元明感到时间紧迫,奋笔疾书风云第二部内容。

以前没有渠道发行的时候,还拖拖拉拉不着急,

现在书局定下发行,却觉得越早完本越好。

如此,三天时间就在写书和收割家人的精神源能中度过。

到了与刘翠翠约定的这天,张元明和张父起了个大早,精心梳洗一番,吃些零食果腹,便坐于院中静等刘翠翠夫家的人到来。

没让他等多久,陈家家丁来了。

“您就是张元明小先生吧,小的陈福是老爷派来接您的。”

张元明看他四十岁许,蓄着两撇胡子,却收拾得干净利落,显是个细心精明的。

“有劳福伯,我与娘说一声,便和你走。”

陈福连道不敢,让张元明随意。

父子俩回屋一提,张母早知说书之约,挥手让他们自去。

至于安全,有退役府兵张德在,她不怕什么。

如此张家父子便随陈福而去。

等他们离开后,小元莺委屈巴巴:“娘,为什么不让我去。”

“跟你说了,人太多,你被拐了怎么办,你六岁了,应该懂事了。”

小元莺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姐姐,未料这回张元音也没有帮她。

“你如果还有印象的话,还记得荷花姐吧,现在也该告诉你了,她不是嫁人了,而是被强盗给糟蹋,自尽了。”

小元莺脸色一白,虽懵懵懂懂的,但已粗知糟蹋的意思。

当下,再不提去陈家沟。

张母教女:“身为女儿有三劫,出生劫,红颜劫,婚姻劫。

莺莺还小,自由我们父母守护着成长。

音儿你已历出生劫,红颜劫,如今婚事在即,只要顺利度过,便可一帆风顺。”

张元音没想到波及自身,可细细一想,这思想和母亲一贯教育也是一脉相承的。

“母亲所言三劫宏大高妙,女儿有很多不明白之处,您再详细说说。”

张母大为满意大女儿态度,仔细讲解起来。

张元明和张父坐上驴车,颠簸着向陈家沟而去。

“爹,翠翠姐的夫家实力不弱,接我一个说书的都能派出驴车来。”

“听说祖上曾经出过大官,余荫犹在。”

陈福听到,笑着向两人解释起来,

原来陈家生发确实靠那当官的祖宗,但现在保持不败落,也有陈家老爷子很大功劳。

张元明好奇一问,竟得知陈家是养鸡的,秘法特养,专供长安权贵。

“原是一家养鸡专业户,意识超前呐。”

张父虽然不懂张元明的用词,但也大致明白意思。

陈福大笑:“陈家确实是养鸡专业户,小先生创词贴切,我要转告老爷。”

说笑间,似能缩短路程,一个时辰坐车之苦也不觉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