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 第66章 青霞村学堂开学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多时一车车青砖随着三人去了青霞村。

村口围了不少人在树下乘凉,手拿蒲扇扇风。

金色的晚霞洒在村口的大榕树下。

当看到砖头被拉到青霞村,村民一脸惊讶。

春秀娘:“这么大的阵仗,这一车车的砖头,这是打算翻修祠堂吗?还是打算翻修学堂?”

陈青山从牛车上跳下来。

一脸的轻松。

“里正,怎么拉这么多砖?”

陈青山轻笑道:“这不是大柱家准备盖房子嘛,特意从石头村搬来的砖头。”

村民一脸惊讶。

尤其是刚才还说要去给大柱家翻修屋子的几人。

虎子娘、春秀娘对视一眼,尴尬一笑,忽又赶紧心虚松转移自己视线。

亏自己,刚才还说给人家翻修屋子。

人家反手就要盖青砖大瓦房。

幸好刚才没有唠唠叨叨。

碎嘴胡乱说话。

张大光本来在踮着脚尖看热闹,听了半天,敢情人家准备盖青砖大瓦房,自己还在翻修茅草屋。

有一种小丑竟是我自己观感。

悄咪咪从人群中离开。

打定主意。

以后再也不在村民面前得瑟了。

猫着腰,悄悄地……

虎子娘眼尖,调笑道:“大光,刚才你是不是说人家懒啊?”

张大光仿佛被一种无形的丝线牵扯,定在那里,僵硬着身子,摆着手,正色道:“我没有,别瞎说,我可没有,那是赵老大说的。”

吃着瓜的赵大有,被点了一下,身子晃了一下:“闭嘴吧……”

哈哈。

村口气氛热闹。

人类的悲喜并不想通,其余人热情洋溢着笑脸,张大光、赵大有,脸色黑红黑红,好似桑葚,装作泥胎。

如庙中佛陀,毫无世俗情绪。

正好趁着人多。

陈贵站在村口大榕树下的石头上。

沉声道:“正好大家都在这里,宣布一件事情,之前闲哥给大家保住了夏收的粮食,我决定,将村子里最南边的荒地,十亩地无偿奖励给陈闲一家。”

嚯!

“谁有意见,谁反对?”仰头环视众人。

扫视全场。

村民窃窃私语。

虎子娘轻笑道:“我们哪里有什么意见,要不是大柱爹提醒我们,今年的麦子要被蝗虫糟蹋的不少,我去隔壁红叶村走亲戚的时候,听说红叶村的村民因为没有提前收粮食,很多农户的,人家的粮食被糟蹋掉一大半,也不知道他们家的日子该怎么过。”

说到最后,村民有些哀伤。

两个村子虽然因为水的事情,时不时闹出械斗,但当面临天灾,都是农户庄稼汉子,感同身受。

“是啊,是啊。”

有人附和道。

陈贵看了看站在远处的周先生。

朗声道:“趁着大家都在,明天大家把契约和闲哥签订一下吧,关于资助孩子读书的那件事情。算是陈氏助学贷款,我重申一下,先把难听的话说出来,三五年之内,最迟第五年,学费必须还清!否则从青霞村逐出村子,不要利息给娃子读书的事情,放眼整个鹿上县,从来没有这样的道理!”

“感谢闲哥吧!”

众人点头。

理应如此。

陈青山突然拍了一下手掌,他觉得此时村民情绪高涨,难道不需要某些东西调和一下吗?

鬼使神差,拍了拍手。

村民看着他有血有样,也跟着拍了拍手。

周先生见村民都在拍,皱眉,自己若是不跟着大家,是不是不太合适?

哗啦啦的掌声在大榕树下绽放。

撞色脸上黑红的汉子陈贵也被热闹的拍手声给感染。

莫名说了一句。

“大家的情绪不错,那我再说两点,简短说两句……”

这一说,一简短到了晚上。

一灯如豆。

陈闲拿了一百两银子,和苏文轩一块儿去了周先生家里。

“周先生,这是全村孩子们的学费,暂时只有这么多,不够的话,我以后会及时给的。”

周先生,有些发愣。

踟蹰着,真的要接受这银子吗?

他轻笑道:“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陈贤弟这种人的,提前掏钱给其他孩子读书,说句诛心话,要是在乱世,你这算是收买人心,只收买人心所图甚大。”

众人轻笑打了个哈哈。

陈闲倒是没有刻意纠正周先生的称呼,自己比周先生要年轻一些,且他深深看了一眼周先生。

周先生对待自己的印象,似乎和别的农户不一样?

陈闲轻笑,“古以来读书收束修是应有的道理,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不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近来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话已经至此。

周先生眉心微动,疑惑道:“陈贤弟,似乎读过一些书?”

陈闲:“只学了一年半学堂。”

原来如此。

怪不得,这眼前之人明明是农户,偏偏做事与普通下地干活被生活磋磨的汉子截然不同!

无论是胸怀还是格局,周先生点头,在某种情况下,他不得不承认。

此人,心胸远超过我。

书童站在一边,好奇张望,看着前段时间化身自己先生嘴替的农户汉子。

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疑惑,子贡属牛的事情,貌似好像我听先生提起过,不过具体是怎么个事我好像给忘了。

嗯,等会儿我要问问我家先生。

周先生面带微笑,突然正色道:“陈贤弟,不知你有没有心思参加科举?”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把陈闲给搞懵了,不知道这位先生在脑子里又脑补了什么。

苏文轩:“嗯?”

陈闲正色道:“多谢周先生,虽然我懂得一些道理,上过一年半的学堂,在某些方面,我可能与普通的农户汉子的想法有区别。

正是因为我上过学堂,我才知道我资质平庸。

无论学习我多么刻苦和努力,那些知识像是死的东西,根本就进入不了我脑子一点点。

且我年岁大,记忆力在逐渐衰退,许多背诵的贴经和墨义我根本答不上来……

抱歉了,周先生,多谢你的好意。”

读书科举很难,依照陈闲资质,他没多少机会磋磨,不如把耗费的时间用来完成陈家人生意上的布局。

抓主要矛盾。

去培养陈家的孩子。

当然陈闲还有一个粗略的品德优异陈氏助学计划!

去大批量的培养这些孩子,优胜劣汰,多线投资!

且这些孩子的先生又是周先生,周先生的亲友团很是让陈闲流口水。

是一个人参加科举将来出头大,还是一群人参加科举机会大?

当其中真的有佼佼者,涉猎官场的时候,嗯,呵呵……

“那将是星星之火……”

免费的资助不要利钱?呵呵,命运的馈赠已经在暗中编好价格。

周先生黯然一叹。

为什么参加科举的状元郎、榜眼和探花,二甲进士,为什么多是四十岁不大的男子,上了年纪的老儒生极少?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儒生的记忆力在衰退背诵类型的贴经、墨义拿不了满分,因此这部分得分极低。

即使后面的策论、史论写得再怎么花团锦簇也没有用。

考试要求的是综合分数。

考的人又多,一个空格写错,不知道要撇下多少人。

可惜了。

周先生看了那高大的农户汉子离开的背影,心神复杂。

……

第二天公鸡喔喔叫。

陈家人每日一练,脸庞热扑扑的,开始跟随苏文浩打拳。

学堂那边。

已经站了很多人在翘首张望陈家的方向。

很快学堂门口聚集了一大堆人。

门口摆了一张大桌子。

桌上摆了几十张纸。

旁边有一个红色的印泥。

陈家人吃了早饭就过来了。

有人惊呼。

“快看他们来了。”

村里的人几乎都是文盲。

老宋头和陈青山、陈贵,三人作为青霞村本土学历最高的天花板,自然是负责念契约的不二人选。

“成绩达到合格……可使用助学贷款,成绩达到优异……束修陈家出资供其读书,不收一文钱,成绩不合格的,自费束修。且无论是考量成绩合格和成绩不合格的学子,即必须是品德优秀,甚至成绩差一点也没关系,青霞村不能出一个忘恩负义、品德败坏的学子!”

虎子娘乐呵呵道:“咱们都是一个村的,我相信贵叔,相处十几二十几年了,他还能害我不成,俺不听、俺不听……俺也听不懂。”

说着话,将自己的手印摁上。

陈闲也摁一下自己的手印。

其余人村民也心思各异,虽然知道陈闲已经说了这件事。

免费资助孩子读书,不要利钱。

可两片嘴巴嗒一下说的话和白纸黑字写成的字哪个更有保障一些,他们还是分得清楚的?

张大光忐忑一笑。

“到手了,嘿嘿。”

万一呢?万一人家大柱爹真的反悔了呢?

现在嘛,有了这张字据,万一大柱爹反悔,咱就找老里正给评评理,你为什么欺骗俺们老实人?

说好的资助娃子读书,为什么骗俺们,又不给资助了。

陈闲面容平静,等一个个村民将手印给摁结实了,罕见呼吸粗重。

郑重将契约给放在手心,手里都是细汗。

连忙招呼陈二柱,将这东西给贴身放好,放到家里严实的地方。

陈二柱似乎明白了老爹的眼神又似乎不明白。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周先生也看到了陈闲诡异表情,那是一种被压抑的狂笑,却没有发出声。

很是荒诞!

至于吗??

此时他对自己读过多年书也产生了怀疑,难道帮助别人奉献自己,真的能让人感到这么快乐吗?

陈贵招呼陈青山把爆竹给放了。

他沉声道:“我宣布从今天起青霞村学堂正式投入使用。”

“下面开始发笔墨纸。”

至于为什么是文房三宝。

别问问就是,没钱抠门。

陈贵和陈青山干脆一合计。

砚台找一只破碗就行。

男娃子站在第一排,很快就领了一套。

女娃子倒是极少。

一些汉子表情尴尬,眼神,有些祈求和渴望,看着那些笔和纸,瑟缩着身子小心翼翼迈出一小步,却又试探着往后退了一下,左右张望,看了看别人,好似怕被别人发现小心思。

周先生看到这一幕有些蹙眉。

他看了陈闲一眼。

看来许多事情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

陈闲蹙眉:看来普及青霞村的文化受教育程度还任重而道远。

许多汉子虽然心里对知识的渴求有,但还是处在大环境之下,怕别人耻笑,自己这么大年纪还和娃娃一起上学。

有必要有一个人领头啊。

想到这陈闲迈步而出。

“周先生,不知我能不能重新进入学堂,和孩子一起读书,时隔多年,我对很多书上的知识已经陌生,没了多少记忆,能不能行?”

周先生一愣,轻笑点头。

“可。”

村民正正看向陈闲,实在是想不明白,他都那么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还要上学读书,尤其是还要和小孩子一起读书。

不觉得丢脸吗?

陈闲看向村民,声音平淡,面色淡然。

“我家以后的工坊可能会招一批人,识字读书的人工作会更轻松、工钱会更高。”

此言一出,全场骚乱起来。

呼啦啦的人潮开始涌向学堂。

“带我一个,我愿意读书识字。”

“我以前没得选,现在我想好好读书,识字。”

“你那是喜欢读书吗?我都懒得拆穿你。”

当然更多还是那种小心思被完全隐藏起来的放松——终于可以有光明正大的理由读书、识字了。

笔墨纸砚和拜师用的六礼及芹菜代表勤奋好学。

陈贵拎了一个大口袋过来,给凡是入学的,无论是大人和小孩都发了一把。

莲子心苦,寓意良苦用心;红豆代表鸿运当头;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表示功德圆满。

进入学堂。

书童愣愣看着那奇怪的组合,大脑开始宕机。

少年少女,庄稼汉子,农户,妇女……

把学堂堵得严严实实。

从来就没有女童可以光明正大进入学堂读书。

何况是庄户汉子和成年妇女,真是奇怪的青霞村。

当然最奇怪的当属于自家先生,如此奇特诡谲的要求,先生竟然会答应。

但事已至此,他领着全部人面向孔子神位行九叩首。

然后拜周先生三叩首。

然后村人开始轮流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心去芜存精。

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心一意心无旁骛。

然后周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所有人的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点。

只是点着点着,周先生有些麻木,手臂发酸。

朱砂开痣,寓意心明眼亮。

最后陈贵看出了周先生的劳累,咳嗽几声。

“好了,不要让周先生这么累,这么一点点小事,大家自己试着给自己点一下就行了,规矩都是做给别人看的,不管先生给不给你们点,你们以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好好识字读书,不认真写字听课,朱砂点的多大多重多圆都没有一点屁用。”

话糙理不糙。

气氛热闹。

说是让大人跟随小孩,随堂旁听。

但周先生还是有自己的顾虑,大人毕竟脸皮薄,尤其是上了年纪,他们的反应能力和记忆程度真的不如小孩子。

所以将少年少女变成一个班,将大人变成一个班。

第一天上课,周先生讲了学堂的规矩,最主要的是向他们传达了每天上课规则。

每个月进行一次小考,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大考。

“好了,我先给孩子们上课,识字课第一课,天地人。”

朗朗读书声从学堂传了出来。

陈贵面带微笑看成了教学极其认真的夫子,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地面上。

静谧而美好。

傍晚陈闲家里。

咱家人晚饭吃的是回锅肉炒野菜,就着大白面馒头。

喝着红片稀饭。

“好了,大家都讨论一下咱们家以后要做什么生意好?”

二柱子第一个发言。

“咱家是做红烧肉发家的,不如以后咱们就专门研究一些肉食好不好?”

大柱挠挠头。

“我前段时间和杨小树一块儿养猪,我觉得养猪这个活儿我干得很利索,我很喜欢,不如咱家也试着养几头猪?”

翠花也参与进来。

“不知道你们发没发现,咱家里的鸡这两天下蛋了,比镇上那些鸡蛋比,炒起来咱家的更香。”

苏丽娘蹙眉。

“难道是咱家的鸡是因为都是散养的,这些鸡鸭鹅在院子里到处跑,吃草籽、虫子、野菜等”

苏霜霜点头思索。

“不是吧,我记得在蝗虫刚开始的时候,咱家的鸡鸭鹅还去地里觅食去了,说不定是吃那些虫子吃的。”

陈闲:“那个时候咱家的鸡还是小鸡仔,吃的所有虫子都在长身体,跟后来下蛋没有关系,不过丽娘所说,鸡因为散养,它的肉质可能会更加紧实,吃的东西比较杂,草籽、虫子,野菜,可能它下的蛋营养物质会更丰,当然嘛,口感可能会更好。”

听到陈闲的夸奖,苏丽娘罕见语露出不好意思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