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丽娘起初有些担忧。

霜霜也眉头紧蹙拽着他的袖子。

二柱子从路边捡起一根树杈子。

好像随时准备投入战团一样。

但看着冲突好,要爆发一样。

戛然而止。

接着少年人好像想到了一件事情。

当初爹好像和自己说过那么一句话。

当初在集镇上卖凉皮的时候。

曾经给烧饼老汉吃了一碗凉皮。

要不是当初爹留一丝善意,今天可能要不少麻烦。

二柱好像学到了什么东西。

接着继续吆喝起来。

丽娘也开始吆喝起来。

农历五月二十三日,天气晴。

这时候天越来越热了。

参加的小摊又等了大概一个多时辰。

第一批干活的工人开始陆陆续续休息了。

有不少工人开始在这条短暂的美食街上左看右看。

不知道吃什么。

有商贩开始吆喝。

“野菜杂面包子,热乎乎的包子,一文一个。”

“烧饼烧饼,又香又软的烧饼。”

“稀饭稀饭,小米稀饭便宜了,一文钱一碗。”

有一名路人走到陈闲摊子面前的时候。

起初浑不在意。

但当他突然看到摊子面前,有两名姿色非常出众的女子,微微顿一下脚步。

上前问道:“老板,怎么卖的吃的?”

陈闲:“三分钱一碗,五文钱两碗。”

路人开口道:“先给我盛一碗尝尝是什么味道?”

接着白色的面皮被切成丝儿,撒上野葱段,香菜,花生米。

陈闲条件反射般抬头问:“辣椒要不要?”

“嗯,那是什么东西?”

解释道:“类似茱萸汁一样的辛辣东西,你要是不喜欢吃,可以不加。”

路人点头。

“别放那么多,我尝尝是什么滋味。”

接着陈闲将碗递给路人。

路人试探性用筷子调了一下,轻轻一咬。

面色倏忽一变。

“啧啧啧,确实是挺辣,不过味道倒是真的不错,特别是现在,像现在这样的天气,吃着饭根本就吃不下去,吃这东西凉飕飕的,很舒爽,很开胃。”

“老板再给我来一碗。”

陈闲笑道:“可以,你是今天第一位客人,我给你多放一点面皮,等一会儿干活的时候有劲。”

路人没想到自己还有这般待遇。

用力点头。

“那谢谢老板了,你可真会做生意。”

三两口将东西吃完。

路人痛快掏钱。

笑道:“真不错,老板,明天还来啊。”

二柱笑道:“慢走。”

有了第一个尝试的人。

很快都就有了,第二个人。

后来的人疑惑道:“烧饼一文钱一个,三文钱可以买三个,五文钱能吃饱,吃一碗凉皮能吃饱吗?”

有人嫌贵。

陈闲笑着解释道:“我们家的凉皮是用精白面粉制作的,这位老哥可以去粮店打听打听,现在的粮价多少钱一斤,我们家这个生意这个价格已经很公道了,要是再便宜的话,可真赚不到什么钱了,老哥总不能让我们家一文钱都赚不到吧。我们也就挣个辛苦钱,一文两文之类。”

他语气诚恳,态度和善。

丽娘也在旁边搭腔。

“实不相瞒,这面是我和我妹妹,一大早起床蒸的,半夜起来忙活的,困得不行。”

路人乙看着两名女子语气诚恳的模样。

爽快一笑。

“那就先给我盛一碗,我先尝尝是什么味道。”

不多时。

已经卖出了十几碗。

生意就是这样,干什么东西就怕扎堆儿。

越是热闹越有人来,越是没有人扎堆,越没生意。

比如博烧烤城和水麻辣烫。

没人去游玩之后,一下子缩减到原先冷冷清清的模样。

吃完饭的人开始在其他百姓跟前讨论。

“那边来了一个卖凉皮的,滋味真不错,还有那个辣椒,花生米一半,面皮的清香,和红油的激发,还有面筋,真的很好吃。”

“当然,那卖凉皮的汉子,一把年纪,身边跟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小媳妇儿,真的好看。我看那传说中的豆腐西施也不过是如此。”

“什么?哪里有好看的小媳妇儿,好不好吃无所谓,我主要是想看看到底是不是你说的那样夸张。”

一时间凉皮儿的名声打了出去。

同样陈家的凉皮儿也得到了一个美称。

凉皮西施。

陈闲默然无语。

丽娘有些尴尬,看着陈闲。

他已经觉察到事情越来越不对劲了。

来买凉皮的人确实有。

不过他们讨论的话题总是和凉皮儿不一样。

“咦,这小媳妇长得怪好看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嫁了一个糟老头子。”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那个稍年轻的,小家碧玉的,长得也挺好看的。”

这是说苏霜霜。

而作为一直的小透明——苏霜霜,仿佛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笑容温和,语气温柔。

“这位大兄弟,辣椒要不要?”

从第一个人上来,到最后一份被买走。

陈家的摊子总共耗时一个时辰。

看得卖烧饼的老汉目瞪口呆。

做生意还能这样做吗。

细细思索。

要不要把家里的老婆子都叫过来?

都是媳妇儿,想来应该也是差不多了吧。

路过壮汉的稀饭摊的时候。

喝稀饭的人并不是特别多。

三三两两。

陈闲面色平静:“老弟,现在地方空下来了,你可以在这边摆摊了,这边地方大。”

大汉:“......”

烧饼老汉:你是懂扎心的。

正准备离开的时候。

忽然听到路边传来吵闹的声音。

却见一个老妇人和一个掌柜在拉扯。

“掌柜的,你就收了我这些红果子吧。”

掌柜的明显有些不耐烦。

“大婶,我只能要一部分,你这拉来的一车我也要不完啊。”

老妇人有些无奈。

他一大早就拉着板车走了,几十里地来到镇上。

就是为了卖这些红果子。

今年粮食的收成不好。

干旱缺水。

偶然机会下山山,踩到了这些红果子。

被村子里有见识的人建议。

送到镇子上的酒楼去卖。

这些东西是极好的调味品。

掌柜的摆摆手不耐烦道:“这些红果子的味道比较大,那酒楼吃饭的人,一般人的口味接受不了,我只能要一小部分。”

然后掌柜的按照三文钱一斤的价格收购了十几斤。

“那是镇上陶然居的酒楼掌柜吗?”

“听说陶然居做的葫芦鸡,在鹿上县都有几分名气。”

“看这大婶的意思,应该是想把这一车的红果子卖给他。可惜了,吃力不讨好。”

老妇人黯然神色,拉着板车准备离开。

陈闲突然叫住了她。

“老嫂子,先别走。”

老妇人有些疑惑。

“能先尝尝吗?”

得到了老妇人的允许。

陈闲轻笑。

陈家人也压抑着兴奋。

特别是二柱,真的是缺什么来什么。

今天的生意做的不错。

面皮卖得一干二净。

相对的来说,泡好的酸辣椒,也几乎被消灭干净。

二柱子很明显的能感觉到:这就是辣椒啊。

陈闲轻轻咬了一口。

辛辣得很。

陈闲面平静道:“将这车上的东西,你称一称有多少斤我全要了。”

大婶微微发愣。

“大兄弟,你是说认真的吗?”

“好。”

大婶儿得到了肯定的回复,干枯的手指微微颤抖,很快收拢了一团。

拿了一杆秤,有些不自信说:“这些总共五十斤,一百五十文钱,你确定全部都要完吗?”

看热闹的众人也纷纷劝陈闲。

“我说大叔,这些果子刚才那个陶然居的掌柜已经说了,非常辛辣,做出的菜没多少人吃啊。”

“你一下子买那么多,可能要砸在手上。”

陈闲笑道:“辣椒这东西,喜欢吃的人,喜欢的不得了,不喜欢的人说什么也不会吃一口。”

数完钱。

陈闲将铜板交给老妇人。

大婶面色发红,心虚道:“大兄弟,你一下子买那么多,真的能用得了吗?”

大婶从车子的角落掏出一个布口袋,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大兄弟,我是茶亭村的,你要是实在要不了这些红果子,我把钱还退给你。”

接着他把布口袋递给陈闲。

“这也是我从山上采摘的,不知道什么名字的材料,我用我放在嘴里尝了尝,甜甜丝丝。兴许是某种调味料。”

陈闲心里呼一顿。

不会吧,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