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绝世小书儒 > 第159章 玄晶修士之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道侣,我即刻便下令,执行你先前所嘱咐之事。如若确需动用灵兵阵势,届时我会以秘传音讯告知于你。”

林子衿微微颌首,随后步入丹霞殿外。

“夫君,幽静县的县令携诸多珍稀材料,在府邸之外等候拜见。”

此刻,一名仆役匆忙走进内厅禀告。

“夫君,平安县的县令竟然亲自前来,手捧修炼资源,立于府门外欲行拜访之礼。”

李靖羽心头微惊,自己与长兴县的县令尚无深交,更不必提地处相邻却更为偏远的平安县了。

虽共隶同一仙域郡治,但他自修为晋升至玄晶修士以来,尚未深入权贵圈层。

“还有,碧波县的县令亦命随从抬着一口储藏宝物的纳戒,同样在外请求拜见。”

另一位仆役紧接着匆匆走入殿内,他们在初入李府之时,正是被府中丰富的修行资源和优厚的侍奉报酬所吸引。

每日膳食皆富含元气,每月的俸禄更是让他们瞠目结舌,然而他们也曾担忧过,李靖羽如此快速消耗朝廷赐予的资源,这平静的生活恐怕难以持久。

不过转瞬之间,李府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根基稳固,开设了灵盐商铺和秘籍印鉴阁,财力日益雄厚,而且还征召炼气士组建了府卫军。

如今整个白云仙境已尽在李靖羽的掌控之下,一战震惊仙界,邻近县域的县令纷纷携带珍宝前来登门拜访。

身为李靖羽的仆人,面对这些前来拜见的县令们,他们虽不敢妄自尊大,但也始终保持着应有的尊重和礼貌。

若是放在以往,他们在这些仙门世家的大佬面前,顶多只是凡尘中的蝼蚁之辈。

因而,他们深以为然地认为能踏入这仙家府邸,便是他们此生的最大福祉。

他们尚未意识到,只有抓住学习修炼的契机,前方更有通天大道在静待其发掘。

“仙尊大人,青山县的县令……”

又有一些侍者自外庭缓步而来。

“……”

“……”

……

李金羽思索片晌,对于诸位来访者的意图已有了大致揣摩,旋即她轻轻摆了摆手,“让他们进来吧。”

“领法旨!”

“领法旨!”

“……”

这几个侍者接令后,便走向外庭去通报那些县令大人。

他们内心感慨万分,随着爵府修为日增,自身地位也随之攀升。

李金羽望着离去的侍者身影,暗自思量:恐怕是他领军攻克长兴县之举起了关键作用,加之他承蒙仙帝恩泽,才使得这些县令前来表露结盟之意。

如此看来,即便他率军远征之后,子爵府在岚武郡境内设立据点,想必也不会遭遇太大阻挠。

毕竟,这么多县令纷至沓来,显然是早有预谋。若非对子爵府怀有别样之心,必当齐齐登门。

然而,岚武郡共有十几县之地,个别县令未能到场,或许是在维护护国仙君的势力,或是因故未能前来,无论如何都需谨慎应对。

毕竟这一众县令集体拜访,应当是预先议定之事,如若并非出于对子爵府的他意,自然皆会共赴盛会。

对此,李金羽并未过多纠结,只需吩咐下去,今后的盐铺无需在这些地方设立。同时也要告知秦府,此处的书坊,仍旧应以原价售卖书籍,不可享有折扣优惠。

既已选择依附于我子爵府之下,那你县内的民生状况,又与我子爵府有何相干?

“仙尊恕罪,下官斗胆,仅携一千两灵银前来恭贺李自觉仙尊攻占长兴县之喜!”

待所有县令一一落座后,花海县的县令唤过随从,将一只巨大的宝箱抬进大厅,揭开箱盖,顿时现出堆积如山的银光闪闪的灵银。

李金羽淡然一笑,并未急着收取:“关于银两的来源,我并不关心。既是赠予我,一旦我接收,此物便归属仙府。”

花海县县令神色肃穆,起身迈步至厅中央,深深施礼并抱拳道:

“但‘受人之物须知报’,还请仙尊明示来意,我才敢安心收下这笔财物,否则,还是请您收回吧。”

李金羽并不在意那灵银是否洁净,倘若自诩清高而不收,那才是愚蠢之极。

然而,在接受之前,他仍需追问来者的真正目的,究竟是单纯的结好之意,还是别有所图?

“仙尊既然直言相告,下官也便如实禀告,这灵银来路清晰,其中五百两乃是我自家财产,另外五百两则是辖下百姓自发捐献。”

“自从仙尊大人治理白云县以来,短短数日间,街头乞丐便大大减少。”

“仙尊开设的书坊让百姓借此致富;开设盐铺,提炼精盐供应百姓,食用精盐后,百姓们的生活日渐富足。仙尊府还大力兴办学馆,学子免费就读,这些事迹早已传遍我辖区之内。”

且说下官所辖之地,近日有百姓报称,长兴县竟出现了肉眼可见的非凡变化,两县众生有幸得以伴随爵尊共享福祉。

那银两一则出于示好之意,二来乃是祈请爵爷将藏经阁、灵盐商铺、仙道学宫引入花海县,以泽被花海百姓。

李金羽闻此,终晓花海县令之请乃欲借其之力,共襄盛举,助益该县建制。

至于藏经阁,不必多言,秦府已在花海县有所布局。即便花海县令未曾提及,子爵府亦早有意将灵盐商铺拓展至此地。如今既已提出此事,则往后在花海县施为,自会更为顺遂,诚为大善!

开设仙道学宫之举,纵然花海县令未明言,一旦灵盐商铺与藏经阁事务皆进展顺利,李金羽亦必将着手筹备。盖因办学既可推动自家典籍流通,待将来炼铅笔之术公之于世,其中亦蕴含盈利之道。

世间诸多看似无偿之举,实则暗中另辟蹊径,自他处收回所得。教书育人固属公益,然而雇用一位夫子教导百十弟子,其盈余收益实非浅薄。

“藏经阁之事,吾府已与秦府达成共识,料想明日本县便会有半价仙籍出售之公告传出。至于灵盐商铺,还需时日等待产量提升,但本府即刻便会着手筹备店铺事宜,贤弟无须为此忧虑。”

“至于仙道学宫的选址,贤弟身为花海县令,烦请告知人口繁密之处,本府即日起便遣人前往督工兴建。关乎惠泽黎庶之事,我子爵府断不敢有丝毫懈怠!”

李金羽轻轻摆手,示意侍从将那一千两灵银抬下。这等馈赠,在座诸位县令恐怕与花海县令有着相同的意图:既为结好,也为惠及一方百姓。

言及百姓福祉,表面上看似乎全是为民请命,实则最后得益者还是他们自身——地方安宁,百姓安居乐业,晋升之路才能畅通无阻,而这正是他们的政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