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绝世小书儒 > 第131章 诡道之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冒犯真人,恕小人直言,区区一百修士深入敌境,只怕难以取胜。”

李玄清直言不讳,他身穿如霜雪般洁白的法衣,整个人并无半分战斗痕迹,足见其修为深不可测。

“兵者,诡道也。”

“布阵用兵不在乎人数多少,而在乎精锐与否。奇兵之战贵在出其不意,一旦敌方县长与护法被我等掌控,那么那些驻守修士便失去了继续攻打我方的理由。”

“除非他们甘愿愚蠢地忠诚到底,背负背叛宗门的大罪!”

李金羽心中颇为畅快,遂详尽解释其中道理。

论用兵之道,李玄清所设想的乃是依靠势均力敌或是更多数量的修士以求战胜对手;然而在这修真界,若是每位将领都以此种常规手段行兵布阵,则实为一大憾事。

“多谢真人指点迷津,弟子即刻离去,协助筹备军务。”

李玄清微微鞠躬,随后转身离去。尽管他的语气平静,但从神情上可以看出,并未完全赞同李金羽的观点。

一百名修士精英欲要攻陷一座驻扎数千修士的仙城,即便是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以少胜多数之案例亦寥寥无几。

身为子爵的李金羽,如今虽是他的名义上的主君,他不便当面反驳对方的意见,只能暗自哑笑,认为对方过于天真!

若李金羽能一同潜入城内,或许尚存一丝胜利的希望,毕竟他修为高强,精通潜藏匿形之术。只要事先做好布置,一旦得手便可迅速撤离千里之外,确保自身安然无恙。

那些毫无修为的士卒,若是擅自发起攻击,恐怕将会是有去无回。

走出府邸,李玄清唤来一只传信灵鸟,割破指尖在信笺上书写道:

“李子爵大人傲骨自矜,竟欲以区区一百精锐修士夺取长生福地。不过,弟子发现他确有过人之处,果真不负王爷对他寄予厚望。”

“早些时候,李子爵并未疏于整顿白云仙郡驻军,实因陈护法已有反叛之心。彼时若他强行要兵,恐难逃厄运。”

“李子爵擅长筹谋算计,所料之事无不精准。他预见到进军长生福地之举,定会引来陈护法偷袭。故此,今夜领兵突袭,一举大捷!”

“仅以一人之牺牲,斩敌三百,俘获两千九百之众,这般赫赫战功,足以载入仙兵典籍,供后世修真者借鉴研习。”

李玄清此刻意识到,他对李金羽的看法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不屑一顾,到认可其nujian之才,再到现如今对其精妙算计之术的敬佩,他感觉李金羽仿佛是一口深邃的井,充满未知与惊奇。

此刻,李玄清甚至有些期待,将来李金羽还会带给他怎样的意外之喜?或许,摄政王派遣影卫力量辅佐李金羽,并非误判局势之举。

李玄清的想法如何,李金羽并未过多在意,对于陈校尉陨落一事,他也未在其内心激起太大涟漪。真正让李金羽心中欣喜的却是,此刻白云县的力量已实实在在地落入了他的手中。

那圣旨中所述,掌管白云县生死予夺的大权,直至今日才真正显现出其威严之效。

“武朝的皇家权柄……”

李金羽摇头轻笑,嘴角勾勒出一丝深意:

“若非陈校尉自蹈罗网,我掌控白云县之事,还需一番筹谋布局。”

“如今一切顺利,白云县乃至长兴县都将尽在我掌握之中。待明日林峰盘点完毕所有战利品,定然又是一笔丰厚的修炼资源入库!”

“只盼那深入敌境的一百位修士,切莫让我失望!”

李金羽起身,并未返回自己的静室修炼,而是转身步入了书房。尽管离出征尚有数日,但他深知前期筹备至关重要,必须亲力亲为。

他已命仆役备好一份武朝疆域图及一幅玄武要塞的地形详图。粮草运输以及行军路线的选择,皆需他亲自参与决策。倘若凡事皆交由唐堂与林峰二人处理,他麾下的这支修行队伍恐难逃败局。

李金羽须要在白云县内选定一条通往玄武要塞最为便捷的通道。白云县地处南陲,丘陵起伏,而玄武要塞则坐落在西北方向,地势渐趋平坦。

玄武关之外,则是一片广阔无垠的草原地带,适宜骑修士们展开激战。大漠王朝境内主要以草地为主,居住着游牧部族,因此他们的行军速度与增援效率均甚为迅速。

相比之下,武朝位于大漠王朝的东南方,国内以丘陵、山峦地貌为主,在行军支援方面,相较于对方明显逊色不少。

“看来,这也正是多年来武朝始终被大漠王朝压制的主要缘故啊!”

李金羽紧锁眉头,无论是后勤补给,还是军队增援,武朝皆不及大漠王朝。

且战场设于玄武要塞,一旦超出要塞范围,便是敌人如鱼得水之地。故此多年以来,武朝只能被动防守,始终无法有效击退大漠王朝,这一切并非毫无道理!

“若是能修建一条直达之路作为行进军路,支援效率必然大幅提高。”

“但这般闲散银两,倒不如用来扩充我那舰队,我又何曾希冀过成为武朝之君。”

李金羽低声自语间,眼前豁然开朗,发现在玄武要塞的地图上,标记着一条距离要塞仅数十里的河流。

此处,或许才是武朝真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假若玄武关终究守不住,便可退守至这片水域附近,借河水之力,力挽颓势。

……

夜已深,府邸中的大部分人早已入睡,唯有少数几位还在辗转反侧。林子衿不时走到窗前,遥望着灯火阑珊的书房方向,眼中满是忧虑。

她并没有强行劝说李金羽回房休息,毕竟此刻自家夫君正忙于关乎大局的大事,分秒必争。

而在另一间屋内,秦雨竹怀揣着一幅画卷,翻来覆去,久久未能入眠。

她心中牵挂的,或许便是那首足可流传万古的仙词,亦或是那位谱写此词之人,曾触动她的心弦深处。

而李玄清并未踏入军营,而是换上了夜行黑袍,朝长兴县东城门的方向悄然潜行而去。

身为暗卫外堂一员,他需时刻刺探各类秘辛,向执掌朝政的摄政王禀告,这是他身为修道者的使命所在。

\"这般的斗法运用,似乎的确具有可行性。\"

\"想来是我见识浅薄,先前竟将其视为儿戏一般。\"

李玄清抵达长兴县东城门外的林缘地带,眼前的景象让他大感惊讶:遍山的灵火把照亮了四周,枝叶摇曳之下,林中隐现着众多密集的身影,若非预先得知这只是稻草人阵,他还真会误以为那是林峰布设在此地的修真弟子。

长兴县城墙之上,巡逻值守的修士众多,李玄清估算约莫有一千之数。其余修士则在城墙下方静养修为,一旦战争爆发,巡逻修士便会率先迎击敌人;而那些休憩的修士,则犹如蓄势待发的猎豹,准备随时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