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早,赵朗一家还在吃饭,大门就被人敲响了。

赵朗放下碗筷去开门,门一打开就看到赵翠花一家六口站在门外,门边的木桩上还拴着一辆牛车。

“姑姑姑父,你们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快进来。”赵朗让开位置将几人往里迎。

“今天上梁,我们当然要早点过来帮忙,七八桌席面,念念一个人哪能忙的过来?”赵翠花说着往里走。

赵朗笑着恭维道:“除了念念还有几个村里的婶子过来帮忙,不过姑姑来了我就放心了,有您在,这席面肯定出不了问题。”

赵翠花拍手保证,“你放心,不会出问题的。”

刘大生指着牛车上的犁铧说道:“小朗,你让我打造的犁铧我造出来了,但这和咱平时用的犁铧不一样啊,你确定没有画错图纸吗?这玩意儿能犁地吗?”

前两天有人送来了一封信,说是赵朗给他的,他拆开一看,信中除了说他家今天上梁的事外,还有一张图纸。

赵朗让他按着图纸打造一副犁铧出来,他虽不知道赵朗画的图纸为什么和现在的犁铧不一样,但也没说什么,按照图纸打造了一副。

可这样的犁铧到底能不能犁地,他也不知道。

赵朗嘿嘿一笑,“姑父,能不能犁地咱今天下午试试不就知道了?”

“行,那咱上完梁后试试,若好用,咱生产一批出来卖。”

几人将犁铧抬进院子,然后都去了厨房。

林念见几人进来,忙让几人坐下,她去给大伙儿盛饭。

今天来帮忙的人多,林念便多煮了不少稀饭,饿的人盛一碗就能吃。

豆豆见了刘旭媳妇怀里抱着的呶呶,噔噔噔的跑过去,仔细瞧了半天,又伸出食指小心翼翼的戳了戳她的脸颊,随后快速收回手,欢喜道:“妹妹,可爱。”

刘翠花问她,“豆豆喜不喜欢妹妹?”

“喜欢。”

“那让你娘给你生一个。”

豆豆一听双眼发亮,噔噔噔跑过去抱住林念,“娘,豆豆也想要个妹妹,你现在生一个,待会儿陪我玩好不好?”

她的童言童语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林念红着脸,夹了一块鸡蛋塞进她嘴里,“吃饭,饭都堵不住你的嘴。”

豆豆知道这是没戏了,窝在林念怀里幽怨的嚼着嘴里的鸡蛋。

赵朗问刘大生,“姑父,你买牛车了?”

刘大生点点头,“你之前不是给了我一些图纸,让我打造家具吗?

有人来铺子买木材,看到打造好的成品很是喜欢,便陆陆续续的定了好几套。

我寻思着往后生意一定不错,收货送货等需要用车的地方多,便咬咬牙买了一辆牛车。”

“好事儿啊,这以后有了牛车,干啥事儿可就方便多了。”

他还没宣传就有人要买家具?看来人们接收新事物的能力还是挺强的。

这是好事,若家具做出来却无人问津,那他才要头疼呢。

“对了小朗,我们一家都搬到县里去了,镇上的宅子租给了别人,这事儿给你说一声,免得你去了白跑一趟。”赵翠花说道。

赵朗一愣,“你们都搬去了县城?”

刘大生解释道:“是这样的,我想着沙发要缝制垫子和靠背,这些活计都得女人来做,便将你姑姑和呶呶娘都接过去缝垫子了。

大人都走了,留下小俊和呶呶我也不放心,便将一家人都接去了县城。”

赵朗点点头,“也好,雇别人缝制垫子还不如咱自己挣这份钱。

你们把正屋收拾出来搬进去,偏房低矮,采光也不好,就别住人了。”

之前刘大生一直住在偏房里,不管赵朗怎么劝,他都不去正屋住。

如今一家子人多,挤在两间偏房里也不合适。

赵翠花说道:“之前只有你姑父和小旭两个人,住在你那小院里也就罢了,如今咱一大家子人都去了县城,哪能再住在你那儿?

你姑父在县城租了套小院,咱一家都搬过去了,你那院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租出去,也能挣点钱。”

赵朗听他们已经租了房子,便也没再劝,至于出租院子的事,他只说考虑考虑,没说一定要租出去。

他并没有租房的打算,一年的房租虽然也有七八两银子,但是租给别人之后他们一家就不好过去住了。

以后他偶尔带着林念和豆豆去县城,还得住客栈,也太麻烦了。

吃完饭,赵翠花和林念以及刘旭媳妇三人开始忙碌席面的事,林安带着小俊不知跑去了哪里,豆豆牵着呶呶去院里追黑炭玩。

在家养了一段时间,黑炭已经有成年法斗犬那么大了,一身黑毛油光滑亮,特别好动,尤其爱往高处爬。

呶呶刚见到黑炭时被吓哭了,还是豆豆拽着黑炭的脖子拖走它,她才止住了哭声。

豆豆对着黑炭又摸又拽的给呶呶演示了一遍它确实不凶,这才让小家伙不那么怕它了。

赵朗见黑炭确实没有咬呶呶,这才背上一早就准备好的东西,带着刘大生和刘旭出了门。

刚出门,迎面遇上桂花婶和李寡妇来帮忙,赵朗和两人打了声招呼便往工地走。

刘旭跟在后面,对赵朗说道:“大哥,抬梁的位置你必须给我留一个,让我也沾沾喜气。”

赵朗哈哈一笑,“行,没问题。”

路走到一半,又碰上了林父林母,两人显然是走路来的,到达村里时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

赵朗赶忙迎了上去,将两人带到家里后才又出了门。

三人到达工地时,陈嵩已经带人将一些副梁都上好了,就等吉时一到,开始上大梁。

周围已经围了不少村民,村里的壮劳力更是聚在大梁处,好在仪式完毕后抢先抬梁。

赵朗走过去,从背篓里拿出一卷红布缠在梁上,又拿出一套笔墨纸砚和几张红纸,刷刷刷写下一副对联贴上。

中间龙飞凤舞的“紫微高照”四个大字熠熠生辉,惹得众人高声喝彩。

做完这些,赵朗起身去请里正。

上梁前还需要请村里德高望重之人抱着公鸡念喜词,赵朗已与赵家断亲,不适合请赵家族老,便准备请里正过来帮忙。

里正穿戴一新的等在家里,见赵朗来请,抱起一旁绑好的公鸡跟着赵朗出了门。

赵朗家没有养鸡,昨天他来找里正商量念喜词的事时,顺便和赵家婶子买了一只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