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朗回到家时,林念找的三个人已经来了。

赵朗一看,三人都是自己一家刚搬过来时来送菜的人。

加上桂花婶,四人齐全了。

几人见赵朗进来,纷纷问他腿怎么样了。

赵朗应付了几句,见她们提着桶准备去河边提水,便说道:“各位嫂子,我将菜拉到河边,你们直接在那边洗,洗完了我再拉回来,这样省事。”

几人一听很是高兴,便放下桶将院子里的青菜往车上搬。

装满后,赵朗驾着车往外走,几人见此跟了上来。

赵朗对桂花婶说道:“桂花婶,你和李嫂子将昨天早上晾晒的青菜取下来,那一批已经可以腌酸菜了。”

桂花婶停下脚步,“行,那我俩就不过去了。”她说道:“兰花,三人里你最年长,你操点心,仔细着些。”

“知道了知道了,你个老婆子就是操心的命。”兰花婶摆摆手跟着赵朗走了。

两人私交甚密,桂花婶知道兰花婶的脾气,便也不恼,转身和李寡妇收菜去了。

赵朗将菜拉到河边,等几人七手八脚的卸下后,又让她们帮忙搬了几块河边的石头放到车上,然后就回去了。

腌酸菜需要大量的凉开水,厨房里的一个灶根本就不够用。

也怪他自己,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了,结果却忘了烧开水这件事。

还是早上起床思索腌酸菜的流程时才想起来的。

赵朗准备用石头先堆个三角形,把锅架上去烧水,等晚上没人了他再在院里垒两个矮灶。

回到家时,桂花婶两人已经将一部分晒好的菜放进了坛子里。

赵朗让两人帮忙将车上的石头搬下来在院里垒两个简易小灶,他自己则去厨房拿火把引火。

烧水是个漫长的活计,桂花婶和李寡妇将所有晒好的菜都装进了坛子里,开水也才烧了四桶。

赵朗在每个坛子里放了一些花椒八角茱萸等调料,又放了几块大蒜,几片生姜和两块冰糖一勺红糖。

第一桶开水已经凉了,赵朗舀了一勺水回厨房,将一把细盐扔进水中搅匀,然后拿出来倒进第一个桶里。

又用勺子在桶里搅了几下,提起桶,将水缓缓倒入酸菜坛中。

为了加快酸菜的发酵速度,赵朗在烧水时往里加了些淘米水,此时坛中的水泛着白色,看起来还不错。

待水淹过坛中的菜快到坛口时,赵朗停下了动作。

坛子不能装满水,否则青菜就没有发酵的空间了。

赵朗先将坛子的内盖盖上,又在外沿里倒满盐水,然后将外盖珍而重之的盖了上去。

他是按照前世的记忆做的酸菜,能不能成就看天意了。

桂花婶和李寡妇在一旁全程围观,见第一坛酸菜制作完成,两人纷纷表示自己掌握了方法,接下来的活她俩就能完成。

于是赵朗负责兑盐水,其他的活都交给了两人。

等到太阳西斜时,三十坛酸菜制作完成。

将制作好的酸菜全都搬进柴房放好,来上班的五人带着铁牛和赵小柱走了。

赵朗见外面的麻绳上挂满了青菜,院里还堆着一堆,想着明天再去趟镇上,买点调料和坛子。

调料还能用两天,但是坛子不够了,只剩了十个。

吃完晚饭,赵朗去宅基地那边问陈嵩要了几十块砖拉回来开始砌灶。

两个只有三十公分高的灶很快砌好,等明天晒一晒,后天就能用了。

砌好了灶后,赵朗又将今天烧水产生的柴灰装进桶里用水化开,放到厨房去沉淀。

做完这一切,回屋睡觉。

一夜好眠。

第二天一早,赵朗先调了一桶盐水,叮嘱林念,等桂花婶来了之后告诉她,将这桶盐水分成四份分别加入一桶凉开水中用。

他自己则将装虾蟹的桶搬上牛车,驾车去了镇上。

到达天香居时时间还早,伙计正在擦拭桌椅。

见赵朗过来,伙计忙去叫掌柜。

刘掌柜见到赵朗的第一句话不是问好,而是,“赵小哥,你昨天送来的虾蟹有点少啊,今天能不能多送点?”

赵朗一愣,“刘掌柜,我前面送来的那些货卖完了?”

刘掌柜一拍手说道:“哎呦,那些昨天就卖完了,要不是有你之前送的那些货,昨天早晨的送来的根本不够用。”

赵朗没想到几天过去,镇上这股吃虾蟹的风不但没停止,反而越刮越大了。

这么看来,今天的货根本不够用。

他说道:“刘掌柜,这两桶虾蟹你先用着,下午的时候我会再送一批货过来。”

刘掌柜点头应下,也只能这样了。

他让伙计出来搬货,称量后递给赵朗五吊铜钱。

赵朗接过钱放进背篓里,。出了天香居,他去酒楼花一两银子买了一坛十年份的女儿红,又买了两盒绵羊油,称上几斤肉去了杏花村。

天香居对虾蟹的需求有点超出他的预计。

目前看来光山泉村的货不足以满足天香居的需求,所以他准备请老丈人和丈母娘再次帮忙收购虾蟹。

到林家时老丈人已经去村里的学堂教书了,只有丈母娘一人在家。

林母见女婿上门十分欢喜,问他房子盖的怎么样了,林安有没有认真干活,林念和豆豆怎么样等等。

赵朗一一回答了她的问题后说明来意。

林母一听非常高兴,“这么说来金钩和横行卖的不错啊,你放心,我这就招呼村里人去捉,保准下午之前给你凑满两桶出来。”

赵朗怕她一个人搞不定收货的事,林母却说让他不用担心,左邻右舍的都能帮她。

也只能这样了。

家中还等着用酸菜坛呢,赵朗也没有办法久留,只好将买的酒肉和绵羊油留下后就匆匆走了。

返回镇上时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他先去杂货铺买了十斤盐和二十个酸菜坛子,然后马不停蹄的往家赶。

不是他不想多买点坛子,实在是车的空间有限,十斤的坛子每次最多只能拉二十个。

回到家时,那九个坛子已经用完,桂花婶和李寡妇两人没事干,只能一人提水一人烧水,开水都装了好几桶。

见他回来,两人将坛子搬下来洗干净继续腌酸菜。

赵朗拄着拐杖回厨房喝了口水,继续去镇上买坛子。

此时他万分庆幸自己屁股上的伤已经好了,否则这么颠下去,屁股迟早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