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念带人进来时,赵朗正陪着豆豆在屋檐下低声诵读三字经。

李寡妇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是没想到这对父女俩居然识字。

她好奇的问林念:“豆豆娘,大郎和豆豆的字是你教的吗?”

林念微笑着点点头,一边请几人往里走,一边轻声回答,“他们父女俩嚷嚷着要学,刚好我又会一点,便教了他们几天。”

桂花婶感慨道:“大郎是真的浪子回头了,你们母女俩的苦日子总算到头喽。”

这小子虽然以前做事情不地道,但最近这段时间在村里的风评好了不少,可见是有在认真改正自己的错误。

只要思想能拧过来,大郎这孩子还是有救的。

赵朗见几人进来,笑着打招呼,“桂花婶,李嫂子你们来了,快坐。”

他将身边的小凳子往前递了递,让几人坐下。

桂花婶拿过一张凳子坐下后问他:“大郎,豆豆娘说你这里有活需要我们帮你干?”

“是这样的,桂花婶,我要做一批酸菜,需要两个人帮我洗菜,晾晒以及装坛浸泡。

豆豆娘说您和李嫂子两人心细,我就想着请你俩过来帮我干这活,我一天开30文钱的工钱,你看怎么样?”

赵朗其实并没有信心让两人留下,30文的工钱放以前可是很高了。

但最近他开始收购虾蟹,村里哪怕是七八岁的幼童,一天也能挣十几文钱,多的甚至能挣三四十文。

桂花婶倒还好,可李寡妇母子俩这几天每天都能挣四五十文,未必会为了他这30文钱的工钱留下来。

可他又不能开太高的工钱,现在工钱开高了,以后他再招人的时候就没法压价。

桂花婶一拍大腿说道:“嗨,我以为啥大事呢,就泡几坛酸菜的事用得着你开工钱?婶子半天就给你泡好了。”

她说着挽起袖子就准备开干,赵朗急忙拦住她,“婶子,我要做好多,拿去镇上卖的。”

桂花婶这才反应过来,她停下手中的动作说道:“行,刚好秋收也结束了,闲着也是闲着,那我就过来给你帮忙。”

虽然场上的粮食还没有收进家,但后续的那些活儿,铁牛他爹一个人也能干。她不如就在这帮帮大郎,还能挣点钱回家。

见桂花婶同意,赵朗又问李寡妇,“李嫂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赵朗还是很看好李寡妇的,可她若是不同意,他也不强求,再换个人就是了。

李寡妇瞄了眼豆豆手里的书,咬咬牙说道:“我不要工钱,只是…豆豆娘在教豆豆识字的时候可不可以带上我家小柱?”

赵郎很意外,没想到她会下这样的决定。

要知道,李寡妇母子俩可是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唯一的破茅草屋还是村里的绝户死了之后留下来。

要不是自己收购虾蟹,这对母子俩现在估计都已经不行了。

这才过了几天?两人撑死也就攒了二三百个铜板吧?

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时候,她就敢断掉自己的收入,用来给自己儿子换一个读书的机会?

赵朗沉声道:“李嫂子,你可要想清楚了,小柱跟着狗蛋他们去捉金钩和横行的话,一天至少也能挣十来文钱。

再加上你的工钱,你俩的生活至少是有保障的。

可一旦小柱跟着豆豆念书,那你俩吃什么?”

李寡妇语气坚决,“如今正值夏季,田间地头有很多野菜,我可以养活我和小柱。”

此刻,赵朗对这个女人产生了一丝敬意。

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转头问林念的意思。

见林念轻轻点了点头,他才对李寡妇说道:“行,既然李嫂子已经有了决定,那我也不再说什么。

我可以让小安再抄一本三字经给小柱用,抄书的所有费用都由我来提供。

小柱刚开始学识字,可以和豆豆一样先在沙盘上练字。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过个二三十天就得在纸上拿笔书写了,否则对孩子的书法无益。

笔墨我可以先借他一套,并且每天可为小柱提供一张纸张,再多的就得你自己想办法了。”

李寡妇激动的拉过赵小柱,让他给赵朗和林念磕头。

赵小柱跪在地上,认认真真的给两人磕了三个头,算是拜过师了。

虽然林念才是赵小柱的老师,但赵朗也安心的受了他的跪拜。

自己每月都得给他提供笔墨纸砚,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受他一拜怎么了?

他语重心长的对赵小柱说道:“小柱,你记住你娘对你的辛苦付出,一定要识字明理,做一个能分辨是非,胸有底线的人。”

赵小柱坚定的点点头,“赵大哥,我记住了。”

和李寡妇谈妥后,赵朗又对站在桂花婶旁边的赵铁牛说道:“铁牛,找你来呢,是想让你帮我称量货物。

目前需要称量的就是金钩横行和青菜,和你娘他们一样,我给你也开30文的工钱,怎么样?”

赵铁牛挠了挠头说道:“可以的,赵大哥,我没问题。”

他现在每天捉虾蟹也能挣三四十文,可这活儿最多只能干到九月底,再往后天就凉了,没法长时间下水。

而且河里的金钩和横行就那么多,越往后收获肯定越小,不如跟着赵大哥干,至少每天都有30文钱。

事情谈妥,几人开始各司其职。

林念带着豆豆和赵小柱去书房读书,赵朗和赵铁牛坐在屋檐下准备收货,桂花婶和李寡妇提着桶去河边提水。

巳时刚到,村民们就或拖或拽的带着自家的青菜来卖了。

赵朗发现他们带来的除了芥菜和大白菜外,还有小葱生姜等乱七八糟的其他菜。

他将做酸菜时能用上的菜都留下,实在用不上的就让村民们带回去了。

赵铁牛不识字,但对手里的秤却很感兴趣,赵朗只教了两遍他就会用了。

接下来就是赵铁牛称货,赵朗付钱,桂花嫂和李寡妇将称好的青菜拿到院里清洗,洗好后晾在赵朗昨晚才在院里绑好的麻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