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基建路上一路狂飙 > 第2章 没落的地主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谢月娥每个星期必到谢林镇上去一次。虽然镇上距仓库只有4公里,但是他总是第2天才回来,后来才知道他有个哥哥在镇上,房子就在供销社边上,有三间都快支不住的吊脚楼,虽说是楼,但只有一层,因为靠街后的一半是用粗大的木头支起来的,这老房子已有近50年的历史了,柱子边上又加了好几个小柱子在勉强撑住不倒。

谢月娥的哥哥叫谢明月,长得一表人才,但瘦瘦的脸上镶嵌着两颗没有神采的眼睛,洗的发白的衣服虽然还算干净,但因缩水却像小了1号。哥哥谢月明没有工作,居委会安排他扫大街,嫂子周娟是农村人,却看不起这个比他高出一个头的丈夫,因为他是镇上酱菜厂的职工,工作热情高,年年都是三八红旗手,家里的孩子衣服从来不洗,却将厂里的酱坛子把它擦得锃光发亮。丈夫穿多大的鞋子不知道,酱菜厂今年更淹了多少头蒜它了如指掌。能把进厂近20年来发生的大小事情都精确到年月日几点几分。谢月娥每个星期都帮哥哥来收拾收拾,给侄儿子做一顿有肉的饭菜。侄儿今年已经17了,个子已经和谢月明一样高,同样瘦的只剩个架子。侄子还在长身体,谢玉儿看着这对父子非常心疼,他几乎将所有的工资都补贴在他们身上。身上的衣服鞋子都是他供给的。侄儿谢晓东和他的父亲一样,沉默少言,小小的年纪有着和他父亲一样的忧郁的眼神。三人在一起话不多,更多的时候是谢月娥与这一对父子坐在街边晒太阳的,或者看书,或者看着街上形形色色的人们。

谢林镇之所以叫谢林镇,是因为这个镇上两大家族分别姓谢和姓林。而谢家是这个镇上最大的地主,占到全镇土地的40%,镇上这条街有一半的铺子都是谢家开的,特别是粮店和典当基本上被谢家控制着。林家少一点,占到全镇土地的20%,但林家控制着牲畜交易和河道及陆路的运输,两家实力不相上下。上百年以来,这个镇的镇长一直是由谢家和林家轮流当值,双方既有合作又有对抗,谁也干不掉谁。

但辛亥革命以来,两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林家在跑运输的时候在长沙接受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几个在长沙读书的子女也分别接受了先进的三民主义思想。林家家族更是支持孩子们进行革命,林家的几个孩子都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特别是林家的老二,从长沙学堂里弃学到广州,考上了黄埔军校,后来升为师长,可惜的是在长沙保卫战中不幸牺牲。但林家主支的人基本上迁出了谢林镇,林家的老大和老三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但后来立场不同。老大追随了国民党,信仰三民主义。老三却选择了共产党,信仰共产主义。林家其他亲戚基本上被老大带去了长沙,只剩下一些远房亲戚还在谢林镇。林一天就是林家的一支远房亲戚,他生于1932年,受林家老大的影响,他从13岁开始就离开家乡到长沙去求学,也早早的走上了求学革命的道路,但陈明仁将军在长沙和平解放前夕,林家老大不愿意违背三民主义,紧急撤离的长沙,从此杳无音信。当时的林一天只有17岁,还在上海复旦大学求学,没有来得及与堂哥家大哥一起撤退。他大学毕业时已经是1952年了。林家老三曾加入共产党后一直杳无音信,后来林一天去政府查询,才知道牺牲在了山西的抗日战场上。林一天因为受退守台湾堂哥的影响,迟迟没有安排工作,但组织考虑林家老三一心为革命并以牺牲的份上,给他安排回谢林镇工作,林一天也成了这个镇上唯一的大学生,受成分的影响林一天并没有受到重用,安排在供销社工作,但林一天并没有气馁,将自己所学到的土木工程专业发挥出来,给镇上的各项建设陈设计、绘制图纸、到建造施工,他全部一人承担,逐渐的大家也认可了林一天的能力,但始终不委于重任。

反观谢家就不一样了。谢月娥的爷爷是个老顽固派,他不允许谢家的孩子去上学,他总认为上学没有用,能认识几个字就行了。谢家对当地镇上的老百姓压榨也十分的苛刻。谢家还在镇上成立了保安团,谁敢挑战谢家的权威,就让保安团的人把他打个半死。谢月娥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但解放以后,全部划分为大地主的成份,爷爷与他大哥要与政府对抗,不愿意交出田地和典当行的账本。被直接枪决了,父亲吓得瑟瑟发抖,只好交出所有的田地和账本,但也在各种活动上经常挨批斗。1959年,才50多岁的父亲一命呜呼,二哥和两个姐姐也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没人熬过去,都年仅30多岁就去世了。到现在就只剩下他和三哥谢月明相依为命。

许多人不明白,谢月娥明明是一个地主家的孩子,怎么可能还给他安排工作呢?谢月娥得益于他的中学老师徐源泉,谢月娥是家中的老六,与他的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不同,谢月娥非常羡慕镇上其他大户人家的孩子去读书,特别是受林家的影响,吵着闹着要去上学。谢月儿的父亲特别疼爱家中的小丫头,就让谢月娥去县上正式的学堂上学。谢月娥非常聪明伶俐,记忆力超强,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13岁时,谢月娥飞斐英中学去上学,遇到了他的英语老师徐源泉。而徐源泉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地下共产党员,他与搭档廖海燕以夫妻的身份潜伏在斐英中学,给孩子们传授文化事业,传授先进的思想。见谢月娥聪明伶俐,一学就会,便特别疼爱他。谢月娥不知不觉的接受了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思想,他开始看不惯谢家在镇上的所作所为,经常与爷爷和大哥进行顶撞,气的爷爷要将他赶出家门。谢月娥的大哥在得知小妹的这个变化后,注意到了徐源泉及他妻子廖海燕的行为,并断定他们是共产党。一次,谢月娥无意中听到哥哥要带保安队去抓徐源泉老师和廖海燕老师的时候,从家中狂奔20公里,跑到学校报信,让老师逃走了。解放后,徐源泉和廖海燕都回到了益阳市工作,担任赫山区委书记和地区教育局长,并通过别人找到了谢月娥。当时谢月娥15岁,正好中学毕业,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廖海燕推荐他到长沙第1师范去上学,并称赞他为共产党的地下小交通员。

到长沙上学以后,徐源泉和廖海燕经常到第1师范学校去看望谢月娥,并在谢月娥毕业后将其安排在原来的斐英中学教授英语。本来谢月儿对徐永元和廖海燕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但后来随着土改运动中爷爷和大哥的惨死和谢家其他的生计越来越差,谢月娥变得越来越孤独。特别是59年到1962年二哥和大姐二姐也去世以后,谢月娥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正确,当初是不是应该帮着徐源泉老师和廖海燕老师逃走,虽然不是徐源泉和廖海燕亲自杀死的爷爷和大哥,父亲和二哥大姐二姐也不是因为他们而死的,但当谢月娥去求救他们帮忙的时候,两位老师表示爱莫能助。4位亲人的相继离世,对谢月娥来说,不可谓打击不大。他开始断绝与徐源泉和廖海燕老师的交往,变得孤僻。他不愿意找对象,不愿意与人交谈,年纪轻轻就开始了以书相伴的生活。

唯一庆幸的是他的小哥谢月明,因解放时还不到17岁,再加上老实本分,弱不禁风,并娶了一个农村文盲为妻,并没有受到过多的批判。并在第2年生育了一个儿子,算是给他们谢家续上的香火。

现在谢月明的房子,只是谢家众多商铺中的其中三间,是他二哥三哥还有谢月娥三个人的,算是一人一间。原来的谢家大院也就是现在的镇政府,几十间上好的房子和牲口棚都变成了公家的财产。

由于谢月明的懦弱无能,镇上的人也忘记了他是曾经大地主家的孩子,属于那种放在人堆中都没人看一眼的角色,这倒让谢明月享受了许多的太平。谢月明的妻子周娟也对这个窝囊废丈夫极其生气,动不动就对他责骂,说他思想觉悟不够,破了他的后腿。

谢月明与谢月娥坐在门口晒着太阳,他们从不交谈,也不知道该交谈些什么,只是默默的看着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当土改的时候,谢月明倒也分到了几亩地,但他不会种植,二哥没死前还是让二哥种着,二哥死后二嫂也改嫁了,谢月明干脆将地给了原来他们家的一个长工,这个长工也姓谢,是他们本家的,还念叨着谢月娥父亲对他们的好,每年悄悄的给上几百斤谷子,这也是谢明月一年唯一的收入,至于那个居委会给他安排的扫大街的工作,基本上算是义务劳动。这就是谢月明的生活,一个落魄的地主家。所以谢月娥每个星期都会来哥哥家一次,花上几毛钱买上一斤肉和几块豆腐给哥哥和侄子改善一下生活,并每个月给哥哥10块钱补贴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