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兴晋 > 第154章 跟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天卫楚带着大军离开后,关陶便聚拢起他的180名华族兄弟和蒲洪的7名氐族护卫。他将完全没有受伤的140多华人和蒲洪的4名氐人护卫分成2人一组的70多组,每组负责抬担架1里,再换第2组,第2组抬了1里地后又换第3组。

之所以这样布置,是因为山路崎岖,常常有上坡下坎。要保证担架平稳,就需要抬担架的队员有足够的体力。为此,当前一组在抬担架时,排在后面的两组还要在担架左右两侧担任保护,必须保证在抬担架的队员不慎摔倒或者脚下打滑时能立刻抬起担架,使得担架不至于掉落或者侧翻。

一切的目的,是既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回苍溪,又要保证蒲洪在担架上躺得舒适。

关陶更是一直守护在蒲洪身边,他亲自给蒲洪换药,给蒲洪拿来最干净最新鲜的食物。

其他的俘虏们早就失去了建制,底层士兵或者跟着威信较高的伍长和什长,或者临时组成一个小队路上抱团取暖,这让一路上了出现不少成群结队的俘虏士兵,这些士兵成了一群无组织又健壮的流民。

士兵们离开俘虏营时,每个人都分到了等量的三天干粮。这些干粮本就是他们带来的军粮,只是被晋军缴获后又重新分配给了他们。

由于每个人的体格和饭量不同,等量的干粮显然不能满足一些大个子的需求,于是无组织的流民士兵们就开始了丛林法则。这些士兵组织就像一个个的黑社会团体,相互间因为争夺食物而互相厮杀,甚至可以为争夺一个好的休息地而杀人。

相比华人,包括氐人在内的各族胡人在文化和物质上有着双重落后。此时,没有法律,没有秩序,连文明都没有了,就只有丛林。

文化的落后让胡人们心中没有文明的约束,他们只认实力。这让他们相互之间无法建立秩序,也无法建立信任的契约。

物质的落后又让他们从小就处在危急和不安中,他们习惯了抢,只有抢到手才让他们安全。这让他们的性格野蛮急躁,无法像华人一样的从容,不可能出现华人的魏晋风度。

文化和物质上的双重落后让普通胡人很难相信人与人之间有真正的和谐信任,哪怕危机并不存在,胡人们心里都会有一种莫须有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会让他们疯狂。

于是,一路之上出现了很多氐人的尸体,一些本没有受伤的氐人成了伤兵。

唯一有序的队伍就是关陶队伍。这支队伍内部组织严密,高低有序,沿途没有任何一支氐人俘虏士兵敢惹这支队伍,而这支庞大的队伍也没有去欺负那些弱小的队伍,而是对其他队伍采取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

蒲洪虽然负伤,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本就看重关陶,此时关陶的表现还是让他深深的吃惊,从而深深的感动。

此时是蒲洪受伤最重而最无助的时候。

任何一个英雄好汉,无论他在体格强壮,精力最旺盛之时是多么的豪气万丈,在他的身体最孱弱的时候,也同样是心里最脆弱的时候。蒲洪此时同样英雄气短,他最怕被抛弃,关陶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感受到这个异族人亲如兄弟的感情。

这支庞大的队伍抬着高大沉重的蒲洪走得飞快,他们爬山涉水,穿林过原,第二日黄昏就进入了苍溪。

关陶自然也想不到,他这支队伍的后面一直跟着一名瘦小的氐军士兵,这名士兵有时1个人,有时又和10来个士兵在一起,却一直跟在关陶队伍后。

这名氐人士兵正是兰儿。

当天,兰儿在小树林中看着卫楚带着主力在远处的转角消失后,便在黑色劲装外套了一件氐人的白色戎服。混进了氐军俘虏中后,她很快就找到了关陶和那副装着蒲洪的担架。

在关陶带着蒲洪往回返的过程中,兰儿始终跟在这支队伍后面。她最近时曾距离关陶只50步的距离。原本她的任务是保护关陶和蒲洪,可是她感觉关陶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不需要她的保护,这让她一路的跟踪都很轻松,反倒是那些氐人士兵的纠缠让她这个不会讲氐语又是女扮男装的女人费了很多脑子。

苍溪城下,一名腰上插着都伯腰旗的都伯带着5个什队在甄别逃回的俘虏,他们只放曲将以上的军官入城,将曲将以下的军人全部带到城外的一个军营里。这些俘虏要接受甄别和整编。

兰儿找了个机会脱掉身上的氐军戎服,换回了女儿之身。她继续紧跟在担架后面100步远处,跟着一批百姓混进了城。

也是运气,当兰儿随这批百姓进了城,正好是夜晚城门关闭的时间。随着城门“砰”的一声关上,城外的百姓只能等第二天城门再次开启后才能进。

原本簇拥着担架的180多人,进城以后就只有3人,抬担架的2人和关陶。兰儿跟着担架一路来到了西南方的县衙,她隐身在转角处远远观看。

担架被关陶护着进了县衙,兰儿看看天色将晚,大街上行人稀少,便纵身来到西墙贴着墙壁上了顶。

一道影壁后是一进的院子,院子内很干净,东西两边放着兵器架,院子北面是一幢三开门的正房,两边是东西厢房。

兰儿一眼就看见了那副担架穿过影壁走在一进的大院中,1名华服青年和6名健壮的汉子过来,其中4名接过担架。一位50岁下巴长着胡须,头戴白袷的老人挺着健壮的身体跑了出来,他来到担架边,一边俯下身子喊:“洪儿,洪儿。”一边掀开担架上盖着的被子观看。

担架上慢慢向上伸出一只手臂来,老人抓着手臂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那名华服青年对一名穿麻布衣服的汉子道:“快去请医生。”那名汉子答应着出了门。

老人又对4个抬担架的道:“抬到西屋去,轻点。”

担架被抬走后,老人挺起胸脯,将双手背在身后,对关陶问道:“天阔,你们怎么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