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兴晋 > 第147章 真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4名氐军手中长槊被砍断,都大吃一惊。三个氐军扔掉被砍断的槊杆,打算拨马回逃,但狭窄的道路挡住了他们马匹回旋的空间,他们的马匹撞在一起。右数第二名是一个经验丰富勇敢的氐军,他以飞快的拔刀术抽出腰刀,利用他有利的高位,朝卫楚使劲劈砍过来。

卫楚能看见这名氐军在皮帽下紧绷着的,泛着青光的脸颊,脸颊上根根筋肉突起,上面长着一双黑洞洞的深不可测的眼睛。他腰部粗大,持刀的手臂粗壮有力,他扬起的闪亮钢刀在空中泛起一片银光,这片银光如泰山压顶朝卫楚的头上劈来。

在这样的刀速面前,卫楚左手持着的大槊和右手持的蜀宝刀已经来不及收回。他急中生智,一磕跨下闪电。闪电朝着那名氐军的马一跃,那名氐军的马吓得往卫楚右边一闪,氐军的身体摇晃了一下,他的刀带起的银光偏离了方向,贴着卫楚的右耳,带着一阵充满杀气的风声,顺着右肩划了下去。

卫楚右手的刀砍断4根长槊后,带动刀运动到了左侧脸部的位置。当氐军的刀划过他的右肩时,他就像乒乓削球手一样,持刀从左至右划过去,一刀削掉了那名氐军的半个头盖骨,红白的血液和脑浆飞溅出去,慢悠悠往马下坠落。他的后腰上插着的一面都伯小腰旗摇摇晃晃随着他的身体掉落。

剩下三名氐军连刀都没有拔出,他们见都伯被砍死,已经胆气皆无,都忙不迭地滚鞍下马。

前面的20多名氐军骑兵大多看见了这一幕,他们都不敢抵抗,全都催动战马争先恐后往前逃跑。

卫楚停止追击,他骑在马上,伸出闪亮的槊尖抵在三名氐军的脖子上对他们进行审问,他想从他们口中了解李离败退的真相,可是这三人除了知道阆中还有1千军守城,其他一无所知。

卫楚抬头看了看道路两边的山岭,丢盔卸甲的氐军步兵正在往回逃。按照兵法,敌军如果实施诱敌的计策,他们的撤退是有序的,而如果敌军是混乱的撤退,他们就是真正的败退,而真正的败退是没有埋伏的。

兵法如此,但是卫楚的战争经验虽不多,他却不敢完全相信兵法,因为在后世强调最多的就是不能教条,教条主义的错误往往是致命的。

为了稳妥起见,卫楚决定谨慎追击,他决定先集结队伍,清点人数。

大黑铲部现在还有1千名骑兵,方进的骑兵还有500多名,加上400名黑甲骑兵和30多名护卫,一共不足2千人。

卫楚从大黑铲骑兵中调出300名精锐,再从方进的弓箭骑兵中抽调200名组成一个500人的混合特遣队,由一名曲将率领在前面追击,主力跟在特遣队后面6里。

6里的距离不近,对骑兵来说5分钟就可抵达,这样特遣队可以和主力相互呼应。

当卫楚清点人数时,李离正骑着他那匹健壮的黄鬃马心急火燎地往回跑。

当双方主力在河对岸大战时,李离的中军始终没有过河,他不是怕死,而是在等费托。他的中军设在后面山岗上,方便费托军到,他可以统领两支军和晋军作战。

李离没想到晋军在这里埋伏了主力,即使有埋伏他也不以为然。当晋军那支埋伏的骑兵一冲出来就被他的骑兵追着打,他心里就在想,我以为这支晋军与众不同,谁知天下晋军一个熊样。

这样想着,他又对问鼎中原充满了憧憬。

当双方先是胶灼,慢慢地,氐军的损失超过了晋军时,李离心中开始有了落差,但他还没有丧失胜利的信心,因为他看出,除了那400多黑甲骑兵,在吴乡出现过的晋军骑兵都投入到了战场,再加上这里的1千长槊兵,晋军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

这时,被派往寻找费托的两名斥候飞马赶到了,他们报告发现了费托的营帐,营帐内外不少晋军和氐军的尸体,有晋军伤兵正在打扫战场。

李离心里一沉,手中鹅毛扇提醒他“诸葛孔明,诸葛孔明”他粗大的手掌抓着鹅毛扇摇动着,心中大骂费托无能,脸上却漫无表情,镇定自若。

即便费托军无法赶到,他还有一支秘密武器,就是何世的1千刀兵。只要这1千刀兵抄掉这支晋军的中军,就可以将局面改变。

事实上,确实出现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两个战场胜负各不同,但敌后战场很快就要分出胜负。

只是,李离并不知道何世的情况。

不知何时这1千刀兵即将胜利的李离,却又等来一个让他真正感到晴天霹雳的消息。

一名驾驭着两匹马的传令兵气喘吁吁跑来报告,阆中城被晋军夺了。

怎么可能?你胡说。李离把鹅毛扇当作了大刀,他习惯性地用鹅毛扇指着跪在地上的传令兵。

他当年喜欢用刀逼着人说话,他认为这样才能让人说真话,久而久之他就养成了对下属任何人都抽刀相对的习惯。此时一着急,他忘记手上是鹅毛扇了,待他看清自己手上是鹅毛扇时,他又从司马林轩腰间抽出长刀指着传令兵的鼻子尖。

传令兵被吓得脸色苍白,他长途而来体力已经不支,眼前锋利的刀尖对准他的鼻子,他知道只要眼前的太尉不高兴,随意将刀尖往前一送,他的头就被穿透。

他连急带吓,说话就吞吐:“千…千真万确,来…来了3千晋军,夜…晚突…袭,邓…邓将军阵…”话没说完就昏了过去。

李离的战略一直瞄准着取汉中,经关西下洛阳,却没想到会丢了巴西郡,这样的反差让他眼前一黑,金星直冒。他拿着长刀,眼睛直勾勾看着前方,一动不动。

司马林轩上前劝道:“尉公,赶快撤,要不然就来不及了。”

林轩的话提醒了李离。他突然想到,眼前这支晋军总是有出其不意的动作,看来确实非一般的晋军可比,必须小心应付。

看来不能总想着要稳定中原这样的宏大计划,而是要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消灭这股晋军。李离飞快地接受了现实,调整了战略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