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兴晋 > 第64章 晋德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卫楚见识了鲜于信在华山的射虎,三支长箭都射在要害,他还能拉开300斤的大弓,因此权衡之下,卫楚最终决定将弓弩营交给鲜于信率领。

至于刀盾营,就由卫楚本人带了。

有了领兵官,各营人数也就容易分配了。目前有300副弓,100张弩,弓弩营的人数就定为400人分4个屯队;刘允的长槊营全是刘府的400家将,也分4个屯队;大黑铲的七尺矛盾营也是4个屯队400人;卫楚的刀盾营则是2个屯队200人;辎重营则有100名士兵。

辎重营属于中军的直属机构,长官军阶为屯长,由刘府的一名叫鱼伟的家将带领。

鱼伟23岁,长得浓眉大眼,虎背熊腰,肩宽身长,为人正直而且沉稳,一杆赤漆槊舞得呼呼生风,水泼不进。

按照1千5百余人的军队规模,辎重营士兵的合理数量应该300人,但是卫楚目前还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军队后勤是靠就地筹粮,因此并不需要太多的人。

卫楚以20名懂得医务的士兵成立了一个医疗营,营长官军阶也是屯长,由一名颇懂医术的蜀中流民担任,实际的负责人则是对医术颇精的刘霜,她又调来5名女兵加入。

还有12名士兵是卫楚特意抽调的,他们全是蜀中流民子弟中略通文墨者。卫楚要用他们成立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晋德营”。

自这支军队在秦岭的山寨中成立之日起,卫楚就有学习近代军队的建军经验,成立一个专门从事情报,宣传和维护军纪的机构,只是一直没有得到机会,而且他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借着此时对军队机构进行调整的机会,他觉得可以先进行试操作,正因为是试操作,所以规模不大。

“晋德营”这个名称,也是卫楚从秦岭一路而来一直在考虑的。他曾想过好几个名称,最终定下了“晋德营”。

当前来说,晋德营的最主要任务就是收集汉中地区晋军的情报,向周围的群众宣传定蜀军的使命和维护军纪。

根据卫楚对这支军队的观察,发现这支军队缺乏一些正规化的基本素质,这主要是由于这支军队的主要成分是蜀中的流民,还有少量土匪。刘氏姐弟对他们的训练更多是适用于山寨的游击战,还未进行正规化的教育,而且定蜀军一成立就进行了长途行军,一路上都没有来得及整改。

“晋德营”一成立,卫楚就给了这个机构第一个任务,即要这个机构解决当前最重要的问题,让士兵们从流民和土匪往正规化转变。

为此,卫楚制定了4条基本纪律:

第一:在什以上建立值日制,所有士兵有事要离开什长视线的,需要报告,经什长批准后才得以离开;

第二:吃饭按值日什长敲钟集合,只要金钟没有敲响,再饿都必须忍住;

第三:早晚点名,按时训练;

第四:爱护武器,不能将刀矛槊倒插在地上,也不能用武器搬运东西,保持武器光亮锐利。

卫楚宣布的这4条基本纪律,要求“晋德营”坚决监督落实,发现有违法纪律的,由“晋德营”监督各营长官进行打屁股和手板的当众体罚。

卫楚很清楚体罚是军阀作风,一支文明之师是不应该有体罚的,但眼下这支军队距离文明还很远,要先通过体罚将他们转变成职业军人,再逐步取消体罚,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段会让士兵们对他感激。

这就好比御人,先给一巴掌再给一个胡萝卜,效果比只给胡萝卜要好上百倍。

长远来说,卫楚是要成立两个机构,一个是晋德营,还有一个就是军校。

军校专为军队培养队率以上军官。目前军队规模太小,机构要尽量精简,但是卫楚又感受到培养自己军官的迫在眉睫,便要晋德营兼有军校的职能,因此也要学习军事知识和技能。

全军调整后,休整期间的任务自然就是各营的作战训练以及相互之间配合,进行攻防作战的演练了。

演练场是在军营营帐边,紧邻河岸的一块平地上,这是战士们用了一天时间除草夯实修建的临时操演场,足以容纳2千到3千人,4个营分布在东南西北四个角。

场上还搭了一块临时阅兵台,在阅兵台上能将各营的训练尽收眼底。

训练分两期.第一期是由各营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单独进行;第二期则是各营的配合作战训练。

卫楚负责刀盾营的训练和对晋德营进行培训。

盾有两种,即九尺大盾,这时候的9尺,相当于2米17至2米18高。还有半人长短的小盾,小盾有方有圆。刀是1米长的环首刀。

九尺大盾的作用就是作为防御时的围墙,半人小盾才用于面对面的肉搏厮杀。

刀盾营的兵器,就是环首刀和两种盾牌的组合。

生死相博的白刃实战,胜负只在眨眼之间,根本不会有影视剧里那么多花动作,更没有如演义所写能走几个以上的回合,因此对刀盾营的训练,卫楚只教给士兵们劈、砍、剁3个进攻动作和截、挑、撩3个防护动作。

他命令士兵们将这6个动作不断演练,达到6个动作随意组合,随意出招,然后再教他们将这6个动作配合小盾进行演练。

长槊营,七尺矛盾营以及弓弩营的演练也是生龙活虎,成果斐然。

长槊营的400士兵全是刘府家将,这些家将跟着刘允的父亲刘沈打了不少仗,作战经验丰富,他们手持4米多长的大槊对演,其力量和技巧都让卫楚耳目一新,尤其刘允舞起大槊时,那大槊就仿佛长在他的手上一般,随心所欲地扎、搕、挑。

刘允的槊法,乃是得自他刘家马槊的真传。

七尺矛盾营中有100名秦岭土匪和300名蜀中流民。

七尺矛有近1米7的长度,是一种对步兵的近战利器。

大黑铲以铲技融入七尺矛中,给矛术中增加了不少砍的技巧。大黑铲特别强调力量,一条金钟铲舞起来势大力猛,他对士兵进行了不少力量训练,然后再进行矛和大小盾的套路攻防,一板一眼颇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