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云等人无辎重,全是骑兵,当李盛的消息送往陈留时,赵云已从陈留酸枣北上进入东郡燕县。

经过两日急行,赵云等人渡过白马津进入魏郡,在陈留境内等着逮捕典韦的官吏,却等了个寂寞。

又过一日,赵云一行人饿了半日肚皮,终于到达邺城,苏双和一众帮佣早已等候多时,一千多万钱全部按赵云的要求换成粮食、食盐、布匹等物。

吃饱喝足后,在赵云一声令下,押运着上万石粮食,数百石食盐,以及上千匹布,迎着凛冽的寒风北上。

这个时候已经是十月底,赵云归心似箭,如果不加快脚步,一旦飞狐陉积满积雪,阻断北上道路,那么今年岁末他就回不了代郡。

到达常山真定后,接上准备多日的父亲赵慎,队伍继续急行……..

在十二月初,经过一个多月跋山涉水,赵云一行人出现在代城南门外。

这个时候的代城,周边已经堆起积雪,甄姜掀开车帘,看着银装素裹的代城,不禁感叹道:“回家的感觉真好,这里才是最美的!”

“姑娘,这里就是代城吗?”与甄姜共乘一车一个多月的典母,早已和甄姜混熟,典母看着前方高大的冰雪巨城,有些目瞪口呆,她一个村野老妇,何时见过这样的城池?

甄姜点了点头,微笑着介绍道:“老人家,这里就是代城,六百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代国的都城,以后这里就是您老的家了!”

“女陶朱姐姐!”

甄姜话语刚落,代城南门内突然涌出一群人,一马当先的乃是赵云的宝贝妹妹,不知赵雨又从哪里弄了一匹白马,身着白狐裘,脚蹬小皮靴,策马奔来,精致的脸上露出久别重逢的喜悦。

另外一辆马车里,赵慎老远就听到小女儿的声音,激动的撩开车帘,看着浑身雪白,好似冰雪公主的女儿,赵慎眼中噙着泪花,在真定他最牵挂的就是小女儿,看到赵雨平安康健,英姿飒爽,老怀已慰。

“女陶朱姐姐!你终于回来了!”

来到甄姜马车前,赵雨一勒马缰,马儿一声长嘶,迅捷的翻身下马,小跑几步上前握着甄姜冰凉的柔夷。

“咦,这老人家是谁?”

赵雨发现马车里,居然还有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妪,好奇心大作。

“老身拜见女公子!”典母连忙从车上下来,对赵雨拜倒。漫长的路途中,典母从甄姜口中,得知太守还有一位视若珍宝的妹妹,看到与赵云有几分相似的美少女,典母便猜到这一定是太守的妹妹。

“老人家,天寒地冻,莫要折煞我!”赵雨赶紧扶起身型瘦弱的典母。

“小雨,这是典壮士的母亲!”

甄姜介绍道:“典壮士已入二郎麾下,是我们白袍军的一份子了!”

说着甄姜看向另外一侧,那边赵云正和代郡一众官员寒暄,同时将身后铁塔一般的典韦介绍给众人认识,曹性、成廉赫然在列。

“吾等拜见赵翁!”

寒暄过后,赵云向代郡官员介绍自己的老父亲赵慎,一众官吏连忙到赵慎车驾前躬身施礼。

赵慎何时见过这样的阵势,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正与甄姜说话的赵雨,听到众官吏言拜见赵翁,顿时一愣,展目望去,见老父亲下车的背影,她实在没想到父亲居然来代郡了,双眸中荡起泪花,她疾步奔向赵慎,口中大喊:“阿翁~阿翁……..”

奔至赵慎马车前,赵雨喜极而泣,扑向刚刚下车的父亲。

赵慎难抑激动之情,紧紧抱着怀中爱女;而赵雨则哭成了泪人儿,离开父亲一年多,她对父亲思念久矣,今日见到父亲,压在心里的情绪彻底释放出来。

赵慎也是老泪纵横。

………….

当夜,赵云在郡守府设下筵席,为父亲赵慎接风,代城一众官吏皆入席。

酒宴结束后,赵云将城中一处宅院赠予典韦,用以安顿典韦母子,又送出两名貌美的鲜卑女子,照顾典母生活起居。

典韦连忙拒绝,言寸功未立,无颜受之。

赵云做事,豪爽霸道,根本不理会典韦,直接让人将典母送去宅院。

典韦见赵云执意如此,不敢再推辞,大拜谢恩,同时心中渴望早日立下功勋,以报赵云大恩。

三日后,一场暴雪来临,代地彻底笼罩在冰天雪地里,也就意味着代地会沉寂下来。

趁着这个时间,赵云将空中草原诸将,以及九阳关驻守的周仓召回代城。

诸将冒着风雪回到代城后,赵云在郡府摆下大宴,郑重宣布一件大事:明年开春之前迎娶甄姜。

诸将一听,连忙恭喜赵云。

接着,代城一部分官吏,便着手准备赵云与甄姜的婚事。

汉时,上流人士婚嫁仪式严格依照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是一套非常耗时,且繁琐的过程。

按理说,赵云身系两千石郡守印,甄姜又出身中山望族甄氏,婚礼流程应严格按照六礼隆重进行;可甄逸根本就不同意甄姜与赵云在一起,还为此和甄姜断绝父女关系;得不到父母同意,那么六礼中的第一个流程纳采就过不了,这就相当于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甄姜非赵云不嫁,对甄氏来说就是丑事。

纳采过不了,对两情相悦的二人来说,那就直接跳过。

问名,主要是占卜男女双方八字是否相合;还有就是了解女方家族血缘关系;按照周礼的规定,“娶妻不娶同姓”同姓就是同族,血缘关系较近;相反,不同姓就不同族,血缘关系较远。显然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族内婚配不利于后代的繁衍。

赵云家族和甄氏家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两人又非同姓,八字又是天作之合。

接着就是纳吉,经过了媒妁之言和卜筮之后,男女双方的这桩婚姻寓意着已经得到上天的许可,标志着婚姻的初定。

第四礼纳征,也叫纳币、又叫过大礼;也就是说,在嫁娶过程中,收受男方的聘礼是一个标志性的行为,婚姻是否成立,以此为分界。古人所说的女子许嫁,其实就是已受纳币之礼。

汉时,对聘礼非常重视,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聘礼多寡不仅体现男方财力以及社会地位,更是体现对女方的尊重。

赵云出身虽低,可而今毕竟是一地封疆大吏,聘礼自然不能像普通人家一般,甄姜宁愿与父决裂也要同赵云在一起,赵云自然不能让人轻看甄姜,以黄金千金,良驹百匹,绫罗绸缎百匹为聘礼。

第五礼是请期,也就是挑选成婚的好日子,这一礼表现了人们对婚礼的重视,以及对新婚之人未来的美好期待。

在代城岁末大宴之时,赵云与甄姜成婚的吉日也定了下来,在开年正月二十。

……………….

时光飞逝,一晃就到了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正月二十日,代郡太守赵云的大婚之日。

覆盖着冰雪的代城,洋溢着浓浓的喜气,大街小巷里,张灯结彩,举城同庆。

代城内,人潮涌动,百姓往来奔走,充斥着欢声笑语,赵云在代地百姓心中就是战神,只要有赵云在,他们就能过有生以来,像今年这样安宁,丰衣足食的日子。

驻扎在空中草原的九千大军,被召集至代城观礼,威武雄壮的军士伫立在街道两旁,从郡守府一直延伸至城西一座大宅门前。

这座大宅,作为迎娶甄姜的后家。

古色古香的大宅内,一众婢女侍候在侧,两名风韵犹存的妇人,正为端坐在铜镜前的甄姜梳妆,只见甄姜身穿一袭大红霓裳,双眉如岱,星眸晶莹璀璨,又含情脉脉;鼻梁挺拔如岳,温润的红唇娇艳欲滴,白皙如玉的脸颊打上淡淡的嫣红,煞是美艳,高贵而优雅。

待妆容越发精致,铜镜前的甄姜,好似想起了什么,星眸中泪珠滚落,神情伤感,她从未想过,自己出嫁这天,身边竟无一至亲相陪,暗自伤感道:母亲,您曾对姜儿说,姜儿出嫁时,您要亲手为姜儿挽发,姜儿好想您!

“新娘子,这可是您大喜的日子!”正在给甄姜挽发的妇人,发现甄姜突然滚出两行清泪,连忙提醒。

甄姜这一哭,大家都知道是因为什么,甄姜与父决裂,在代地也不再是什么秘密,试问哪个女子出嫁,不希望有至亲相陪在侧?

出嫁之时,无至亲相送,对甄姜是一生的遗憾,不过想到可以嫁给自己的爱情,她又坚强了起来,轻拭眼泪,她相信终有一日,家族一定会接受她和赵云。

六礼之中最后一礼,亲迎,也就是迎亲;赵云头戴进贤冠,身穿玄色礼袍,本就俊美的容颜,更显无双。

赵云领着锣鼓喧天的迎亲队伍来到西城大宅。

少时,美艳绝伦的甄姜在一众侍女众星拱月中,出得闺房,赵云一时间看得有些呆了,新娘子果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这个时代还没有兴起红盖头,在赵云的目光中,甄姜娇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