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方槐怀了娃娃,赵云川每天的心情都特别好。

他在翰林院的同僚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件事,瞧他整日嘴角噙着笑,走路都轻快得像要飘起来。

一日,平日里与他相熟的张进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趁着两人在庭院中散步,凑近问道:“赵兄,看你这几日满面春风,可是有什么天大的好事?”

赵云川眼中瞬间闪过一抹亮光,整个人都兴奋起来,拔高了声调说道:“张兄,实不相瞒,我马上就要有孩子了!”

从那之后,赵云川逢人便讲自己即将当爹的喜讯。

有一回,李翰林找他探讨近日朝堂上关于新政的奏疏,话还没说几句,赵云川便频频点头,回应道:“李兄所言极是,不过说到这人生大事,我马上就要当爹了,等孩子出生,我定要教他识文断字,将来也像咱们一样,在这翰林院为朝廷效力 。”

李翰林一时愣在原地,哭笑不得,只能无奈地顺着他的话,恭喜几句。

还有一次,几位同僚聚在一起讨论书画,谈及颜真卿的书法雄浑大气,笔力千钧。

赵云川也跟着附和:“确实,颜鲁公的字那是独树一帜,就如同我即将迎来新生命一般,是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你们说,等孩子出生,我先教他学颜体可好?以后说不定也能成为书法大家 。”

众人被他这突如其来的话题转换逗得哈哈大笑,纷纷调侃他已然被即将当爹的喜悦冲昏了头脑。

就连平日里最为严肃古板的王学士,在与赵云川交流学问时,也没能逃过他这个话题。

王学士刚阐述完对经史子集的独特见解,赵云川就忙不迭地接话:“王学士高见,这学问之道犹如养育孩子,是要一步步悉心教导。我这孩子还未出生,我就已经在琢磨如何培养他了,日后定要让他博古通今 。”

王学士虽依旧一脸严肃,但微微上扬的嘴角还是泄露了他觉得好笑的心情。

在翰林院的这段日子里,赵云川“马上就要当爹”的话语,成了同僚们之间最常听到,也最让人忍俊不禁的口头禅 。

不过大家还是有些惊讶,这高兴的劲头分明像是第一次当爹嘛,张进率先开口:“赵兄,你如今才有第一个孩子?”

赵云川微笑着点头:“是啊。”

这下,众人彻底炸开了锅。

李翰林满脸疑惑,忍不住说道:“我们大多十七八岁就有了第一个孩子,即便正妻没生,也会让妾室生,赵兄你这……”

赵云川坦然回应:“我没有妾室。”

这话一出,四下瞬间安静,所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

过了好一会儿,张进才结结巴巴地开口:“赵兄,如今这世道,哪个官宦人家不是三妻四妾,你怎的连个妾室都没有?”

赵云川微微一愣,旋即坦然一笑,说道:“在我心中,与夫郎情深,自结发之日起,便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诺言。我不愿因世俗的惯例,去打破这份纯粹。”

李翰林忍不住摇头道:“赵兄,你这想法虽浪漫,可也太不合时宜了。正妻多年无所出,纳个妾室延续香火,本就是人之常情,也免得旁人说三道四。”

赵云川神色坚定,摆了摆手回应:“旁人的看法我从不放在心上。夫郎与我同甘共苦,那些艰难岁月里,都是她在我身边悉心照料、出谋划策。若只因他前期未生育,我便纳妾,我良心难安。”

王羽轻咳一声,难得露出一丝赞许之色:“赵兄重情重义,倒让我等汗颜。只是这子嗣之事,关乎家族传承,往后可还得多做打算。”

赵云川拱手致谢:“多谢王兄关心,我与夫郎都期待着这个孩子的降临,未来之事,我们也会共同面对 。”

正当众人还在为赵云川的一番话感慨不已时,人群中隐隐传来几声窃窃私语。

“哼,说得那么好听,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我看他不纳妾,根本不是什么深情重义。”一个声音压得低低的,却透着一股酸溜溜的劲儿。

“就是就是,”另一个声音附和道,“听说他是入赘到方家的,哪敢随便纳妾呀,还在这里装模作样,说得冠冕堂皇。”

这话虽小,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站在一旁的张进耳朵尖,听到了这些闲言碎语,顿时怒目圆睁,转身就要去理论。

赵云川却伸手拦住了他,神色平静,轻声说道:“清者自清,不必为此动怒。”

无论再怎么解释,他就是赘婿呀!

张进一脸不忿:“赵兄,他们这般污蔑你,怎能咽下这口气?”

赵云川笑了笑,坦然道:“我与夫郎真心相爱,入赘又何妨?当初我家境贫寒,是方家不嫌我,夫郎更是对我不离不弃。我对她的情义,日月可鉴,岂会因这些流言蜚语就动摇。”

这时,一直沉默的王羽冷哼一声,目光冷冷扫向那些窃窃私语之人,说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赵兄的为人,岂是你们能随意揣测的?只看平日里赵兄对同僚的帮助,对学问的钻研,哪样不是光明磊落?在这翰林院,靠的是真才实学和品行,而非这些无端的揣测和诋毁。”

那些小声议论的人被王学士这么一怼,顿时涨红了脸,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他们也不是真的看不起赵云川,就是觉得有些酸,这赵云川才进翰林院多久,就比他们这些老资历爬得快了。

他们都是凡人,哪能一丁点的嫉妒之心都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