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汉末年,天下板荡,诸侯并起,群雄逐鹿。

洛阳之地,号称神都,雄踞中原,经济繁盛,豪商巨贾云集。

是时,洛阳实权持者,莫过于刑道荣者也。

其生而俊逸,少聪慧,善机巧之术,深谙货币之道。

刑家本为商贾之家,世代经营钱庄,刑道荣承袭其业,悉心扩之,成洛阳最大之钱庄主,人称“洛阳金主”。

其府邸位于洛阳城中心,宫阙巍峨,金碧辉煌。

府下巨库,藏金银如山似海,堆积如丘垤,盈溢无数。

刑道荣少喜习武,尤爱骑射,招揽一批神秘骑兵,皆绝世好手,射术精湛,日常习练于府前广场,威震四方,邻郡畏服之。

一日清晨,天色微明,刑道荣独坐于繁花似锦之园中,手捧未晒之茶,品茗思索钱庄事宜。

忽赵元持剑自外而入,报道:“主,今晨市中传言,徐州陶谦欲北上,与吾等商讨货币事宜,似有不轨之意。”

刑道荣微挑眉头,沉吟片刻,曰:“陶谦乃徐州大豪,其势力不小,然与我何干?莫非垂涎吾之金银耶?”

赵元答曰:“主之见识如神。陶谦既垂涎吾之财富,必图通过货币交易,控制吾等经济命脉。”

刑道荣听罢,长叹道:“此乃朝廷所管,我等民间人士,岂可私自制币。但无奈之下,亦须自保。”

遂起身步入金库,金银堆积如山,光芒照人,令人目眩。

刑道荣目光如炬,审视每一堆金银,暗想:“陶谦若真来犯,我须有所准备。”

于是命赵元密集训练骑兵,随时待命,暗中观察徐州动向。

晚风徐来,刑道荣踱步于庭院,心思纷乱,反复权衡,思虑再三,遂决定重新铸币。

彼时洛阳市面流通之币,多为朝廷颁布之五铢钱,然杂质混入,成色不足,刑道荣欲铸高纯度之币,以提其价值,稳定市场,增长财富。

然此举势必引起朝廷及其他诸侯注意,稍有不慎,或生祸患。

但刑道荣意志坚定,早已做好准备,应对一切风波。

次日,刑道荣召集家中谋士,密谈至夜深,商议铸币之事。

众人各抒己见,纷纷献策,终得一妙计。

谋士李昌献策曰:“主可于府中设一秘铸之所,选精工巧匠,以秘方铸币,币上铸铭‘洛阳之宝’,辅以主之威望,必能行之于市,广为流通。

倘若遭朝廷追究,亦可自称私人珍藏,不作买卖之用。”

刑道荣大喜,曰:“此计甚妙!传我令,速速备办此事。”

遂命赵元负责筹办秘铸之所,召集工匠,选购器械,秘而不宣。

刑道荣亲自主持铸币之事,精心设计币样,务求精美绝伦,成色纯正。

一切准备妥当,秘铸之所即刻开工,日夜铸造不辍。

与此同时,刑道荣密令赵元训练骑兵,布防四方,严防敌袭,且暗中派遣眼线,探听陶谦之动向。

刑道荣秘铸之所开工,日夜不辍。

所铸之币,币面精美,成色纯正,取名“洛阳之宝”。

此币方圆之间,尽显尊贵,熠熠生辉,较朝廷五铢钱,更胜一筹。

刑道荣将其投入市面,广为流通,迅速赢得商贾之青睐,洛阳之地,无不争相购用。

自此“洛阳之宝”行于天下,声名远扬,市面交易,多以此币为准,朝廷之五铢钱反而贬值。

一日,刑道荣召诸谋士于府中,商议货币之事。

李昌进言曰:“主之‘洛阳之宝’流通甚广,朝廷若知此事,必致祸患。为今之计,宜使商贾更依赖此币,以巩固吾之地位。”

刑道荣点首称是,问道:“然则当如何使商贾更依赖此币?”

李昌对曰:“主可于市中设立货币兑换之所,以‘洛阳之宝’兑五铢钱,并定每日兑率,使其平稳增值。久而久之,必为商贾所信任。”

刑道荣遂命赵元于市中设货币兑换之所,严格按李昌之策执行。

市中商贾,皆以五铢钱兑换“洛阳之宝”,日益增多。

刑道荣又大肆收购五铢钱,将之熔铸以补充“洛阳之宝”之库存。

此举令市中五铢钱逐渐稀缺,“洛阳之宝”更受商贾追捧,市面交易皆以其为准,洛阳之地经济愈加繁荣。

刑道荣严密监控徐州陶谦之动向,派遣眼线潜入徐州,探查其谋划。

数日后,眼线回报:“陶谦果真图谋洛阳之财富,遣使欲与主商议货币事宜。”

刑道荣沉吟良久,笑曰:“陶谦果真不轨,然我已成竹在胸,彼若敢来犯,必令其无功而返。”

翌日,陶谦遣使抵洛阳,欲与刑道荣商议货币交易之事。刑道荣设宴于府中款待,使者尽礼而迎之。

宴间,使者持陶谦之意,曰:“吾主素仰刑公威名,久闻‘洛阳之宝’广行市面,欲与公互通有无,共商货币之事,彼此互利,望刑公赐教。”

刑道荣微笑答曰:“陶公诚为天下豪杰,其言至善。然洛阳为朝廷之地,民间私铸货币非所宜也。吾之‘洛阳之宝’,仅为私人珍藏,市面流通者实为伪币。倘欲互通有无,尚须循朝廷之规。”

使者闻言,面色略显尴尬,转而问道:“既然如此,何不与吾主共议此事,使两地之商贾皆得其利?”

刑道荣佯作不知,使者辞归徐州。

刑道荣送走使者,心中暗想:“陶谦果然不轨,此行定为试探之计。彼若未能遂意,必起异心,须密切关注其动向,以防不测。”

遂召赵元命之曰:“汝速召骑兵,密集训练,严密布防,不可有丝毫懈怠。另派眼线继续探查徐州之事,务必事无巨细。”

赵元领命,即刻着手布置。

于是洛阳城内,刑道荣之骑兵日夜操练,防备森严。

而秘铸之所,亦日夜铸币不息。

“洛阳之宝”流通愈广,市面交易尽以此为准,刑道荣之财富更甚于往昔,洛阳经济繁荣无比,商贾往来不绝。

陶谦之势力,亦逐渐逼近洛阳,刑道荣知其不可小觑,暗中筹谋应对之策。

刑道荣之“洛阳之宝”日益行于市面,声势浩大,天下商贾无不争相购用,市中商贾纷纷以五铢钱兑换“洛阳之宝”,朝廷五铢钱之币值更为下跌。

刑道荣秘铸之所,日夜铸币不息,堆积如山,府中金银满盈,富甲一方,市中皆称其为“洛阳金主”。

徐州陶谦遣使归徐,心有不甘,心知刑道荣不过以辞令推托,于是召集谋士密议。

参军王林进言曰:“洛阳富庶,商贾皆以‘洛阳之宝’为通用之货,刑道荣拥巨金而握市命脉。今欲遏其势,宜先挫其威。”

陶谦问道:“若何挫之?”

王林对曰:“刑道荣富而骄,市面‘洛阳之宝’流通甚广,彼必有巨库藏金。吾等可遣细作混入洛阳城,秘探其库藏所在,待查实之后,夜半派兵袭之,尽夺其财,则洛阳商贾必大乱,刑道荣之威亦必失。”

陶谦以为然,遂派王林为使,带领一众细作,假作商贾之徒,前往洛阳城中。

细作于市中广散金钱,频频与商贾豪杰交往,颇获信任,进而打探刑道荣之府邸及其库藏所在。

王林借机拜访赵元,称欲与刑道荣商议贸易事宜。

赵元不知其计,殷勤接待,引之入府。王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暗记府中布防及库藏所在。

宴毕辞归,即刻遣人密报陶谦。

陶谦得报,大喜,召集众将,布置袭击之策。

计议定妥,遂命王林率领一队精兵,择夜潜入洛阳城中,直奔刑道荣之府邸。

此时赵元虽不知王林为细作,但防范严密,布下重兵戒备。

王林率兵潜入,刚至府前广场,即遭赵元设伏之骑兵团团围困,双方短兵相接,激战正酣。

赵元高声喝令:“汝等竟敢夜闯金主府邸,胆大包天,速速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王林知势已败,便欲突围而出,奈何四面皆是骑兵,被围得水泄不通,终被擒获。

刑道荣闻讯赶至,见王林被俘,笑曰:“汝为陶谦之细作乎?今敢夜闯我府,真乃自取灭亡也!”

王林虽被擒,仍昂首挺立,厉声答曰:“吾主陶公,欲与刑公互通有无,岂料汝欺我徐州之诚意,拒绝合作。吾来此,不过为取回吾主之尊严耳!”

刑道荣冷笑道:“尊严?汝等夜袭我府,实乃无耻之徒。来人,将此贼押入死牢,严加看管!”

王林被押入死牢,刑道荣召集诸将商议:“陶谦遣细作夜闯吾府,欲谋我之金银,此事必不能善罢。汝等以为何计?”

赵元进言曰:“主公,此次虽擒得王林,但陶谦心不死,徐州势大,不可轻敌。今宜整肃兵马,加强防备,同时派人探查陶谦下一步之动向,以防不测。”

刑道荣颔首称是,遂命赵元密集训练骑兵,严阵以待,另派眼线潜入徐州,探查陶谦动向。

于是洛阳城内戒备森严,刑道荣骑兵日夜操练,秘铸之所日夜铸币不辍。

刑道荣深知陶谦势力庞大,不可掉以轻心,遂召集谋士密谈,制定御敌之策。

谋士李昌进言曰:“陶谦既窥吾之财富,必不止步。吾等当以计迎敌,既要防范其攻袭,又要暗中削弱其实力。”

刑道荣问曰:“当如何削弱之?”

李昌对曰:“陶谦虽强,然其徐州商贾多依赖吾之‘洛阳之宝’。吾等可趁机使商贾对其失去信心,则陶谦之势自弱矣。”

于是刑道荣对商议之计欣然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