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潘凤战死之后,公孙瓒乃知势已去,心怀愤懑。

然不甘就此下场,遂闭门深居,筑高城,凿深壑,以守待援,密筹新策。

城中虽有守军,然士卒多因畏惧敌军之威,士气低沉,不足为战。

时洛阳得知其情,刑道荣遂命赵元备兵攻城,以期一举拔除其巢穴,绝此后患。

赵元受命后,尽召精锐之士,携强弩利刃,围城以待。

首日即遣弓弩手环城而布,以强弩连射城墙,箭矢纷落,犹如暴雨。

城中守军见此,惶恐不已,然亦奋力还击,惟因城内领导失势,指挥无序,士卒多畏缩不前,仅以弱火力还击,徒见毫无章法之状。

赵元见状,乃知城中已无斗志,守御之心已失,遂命工匠团队夜以继日掘地道,以暗渡陈仓之计,期能径直攻入城心,毁其根本。

工匠等依赵元之命,尽力挖掘,不敢懈怠。

日夜之间,地道竟达城下,赵元遂选精锐士卒,携带火药,由地道潜入城内。

城外亦鸣金鼓,发起总攻,分敌之心。

赵元悉心布置,内外相应,环环相扣。

天明时分,城内火光冲天,火药尽燃,爆破声响彻云霄。

原是赵元所率精锐已在城内点燃火药,炸毁城门。

城外赵元即刻率主力军直入城中,弓弩齐发,刀枪并举,势如破竹。

城中守军见城门已失,又疑有内贼相助,实为赵元之兵,顿时军心大乱,溃不成军,纷纷弃甲投降,或逃窜四散。

公孙瓒见城已破,知大势已去,乃急召亲兵数十,欲趁乱突围而出。

然赵元早有防备,已在城外设下重兵埋伏,密布罗网。

公孙瓒率兵数次冲阵,奈何敌众我寡,力尽被擒。

赵元将公孙瓒擒获后,悉心戒备,不令其逃脱,遂遣精兵押送至洛阳。

刑道荣闻其已被擒,命即刻将其引见。

刑道荣居上堂,威严凛凛,众官簇拥左右,公孙瓒则被反缚于中央,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双膝跪地,狼狈不堪。

刑道荣乃开口言曰:“公孙瓒,汝自与洛阳抗衡多年,屡次挑衅朝廷威严,今已成擒,为何尚敢抗争?速速自陈罪行,方可赎罪。”

公孙瓒虽知大势已去,然仍昂首答曰:“吾非欲逆天命,乃事有不得已。吾久居北地,见胡族屡犯边疆,遂起义兵以拒之。然因众人相劝,遂心生异念,欲自立一方,遂反洛阳。今事败成擒,罪在不赦,但愿一死以谢天下。”

刑道荣闻之,虽知其罪难逃,然亦知公孙瓒乃一时英杰,遂赐其饮水以润喉。

刑道荣继而问曰:“汝自反朝廷以来,屡战屡败,然又为何坚持不退?”

公孙瓒叹曰:“吾心向北,愿驱胡虏,护我百姓,故虽败犹战,未敢稍懈。然今败势已成,再无力回天,只愿速死,不愿受辱。”

刑道荣闻之,转顾众臣,问曰:“公孙瓒虽有罪,然亦一时豪杰,诸君以为当如何处置?”

众臣纷纷言曰:“此贼反叛朝廷,罪当诛首,且以示众,以儆效尤。”

刑道荣点首,然心中颇为不忍,遂沉吟良久,曰:“虽则公孙瓒罪在不赦,然念其心向北疆,亦有忠勇之心。吾不加深刑,然以其反叛之罪,判其流放边疆,以示朝廷威严,亦表恩宥之心。”

公孙瓒闻判流放,心知已是恩典,乃叩首谢罪,哀求曰:“小人罪在不赦,尚得免死,已属万幸。但愿临行之时,能得一见家小,以解余生之念。”

刑道荣遂命左右引其妻儿至堂上相见。

公孙瓒见妻儿面泣,不忍分离,乃抚妻儿曰:“汝等勿忧,吾今虽流放,然尚有生机。汝等当自强不息,待吾归来。”

妻儿闻之,泪如雨下。

公孙瓒终被押解出堂,赴其流放之地。

赵元遂令士卒数十,押送公孙瓒赴北疆,严加看守,不令其再有异动。

此时北疆风沙漫天,荒凉苦寒,然公孙瓒无怨无悔,心怀北地,念其未竟之志,誓欲一展身手。

赵元则率军回师洛阳,向刑道荣复命。

赵元回洛阳复命,刑道荣于堂上接见,问曰:“公孙瓒已赴北疆矣?”

赵元答曰:“已严加押送,罪人无虞。”

刑道荣颔首道:“尔之功勋卓着,围城破敌,擒获公孙瓒,实乃朝廷栋梁。”

遂即加官进爵,封赵元为镇北将军,总揽北疆军事之重。

赵元受封之后,乃起身谢恩,道:“元受将军之位,当尽忠职守,不负大人之托。”

刑道荣复言:“公孙瓒虽被流放,然其麾下旧部未尽肃清,恐或有谋乱之举。将军当速回北疆,稳固边防。”

赵元领命,遂即日回师北疆,抵达之后,设下营寨,整饬军队,并派兵巡查各处。

其时,公孙瓒之旧部,多有暗藏之者,闻知公孙瓒被擒,皆惶惶不安,或藏匿山林,或潜居塞外,不敢稍露。

赵元探知其情,遂密布耳目,渐次搜剿。

数月之间,公孙瓒旧部之乱党尽被肃清,北疆复归安宁。

然公孙瓒被流放北疆之后,心怀不甘,终日忧思其未竟之志,尝对同被流放者言:“吾虽失自由,然仍有一线生机。胡人常窥边疆,欲犯我土。吾当招揽旧部,举义而起,以报朝廷之恩,亦免此苦寒之境。”

众人闻之,纷纷附和,遂私下联络旧部及心腹之士,以图东山再起。

然赵元早有防备,密派探子监视公孙瓒之行踪。

一日,探子得知公孙瓒与其旧部密谋复起,急报赵元。

赵元闻讯,即召集将领道:“公孙瓒心怀异志,欲图复起。吾等当迅速行动,围剿其巢穴,以绝后患。”

遂亲率精锐之兵,分路合围,将公孙瓒与其部众围困其中。

公孙瓒见大势已去,遂与部下拼死抵抗,然终因寡不敌众,部众或死或降,公孙瓒被重重围困,困兽犹斗,数次突围皆不得脱,终被擒获。

赵元将其押至营中,命人严加看守,防其再有异动。

随后复命于刑道荣,详述其擒获经过,并请示下一步处置之法。

刑道荣闻公孙瓒再度被擒,怒形于色,召集文武百官共议曰:“公孙瓒身负反叛之罪,虽赦免一死,流放边疆,然竟不思悔改,再度谋逆。此贼逆天叛道,罪无可赦,当即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众官纷纷附和:“大人所言极是,公孙瓒罪当诛之,方可平息众怒。”

遂决议即刻将公孙瓒押解至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