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洛阳城内,刑道荣名声因钱庄风波一事而遽振,诸多神秘骑兵之威亦为众人传颂。

然骑兵之中,尤以赵元射术最为超群,故洛阳城中人皆称其为“洛阳之骄子”。

赵元之名,远近皆闻,其箭无虚发,百步穿杨。

诸多士子皆仰之,竞相求其教诲。

一日,刑道荣意欲振门下士气,特命赵元主持一场射术大赛,邀城中英豪共襄盛举。

赵元既为此事之主,亦为挑战者。

刑道荣悬赏重金,誓欲以此赛展示其威望与力量。

赛前,赵元静坐府中,独自磨砺箭矢,反复练习。

虽已是射术高手,然赵元不敢怠慢,深知武艺之道,唯勤能补拙。

大赛之日,天朗气清,人潮汇聚于城西之大场,观者如云。

四方英豪亦已聚首。

赵元身着战袍,手持长弓,步入赛场,气宇轩昂,士气尽展。

刑道荣坐于高台,目光如炬,期待此赛。

赵元首登场,三箭连发,皆中红心,引得观众一片喝彩,声如潮涌。

其后,挑战者纷纷上前,各展所长,箭术各异,场面热闹非凡。

然无人能及赵元之精准,众皆折服。

正当赛事进入妙点,忽有一骑速驰而来,报曰:“北境有变,公孙瓒遣使挑战!”

众人闻言惊骇不已,刑道荣面色一沉,即令使者上前。

使者手持战书,高声宣读,言曰:“公孙瓒愿与洛阳共比武艺,以定雄雌!”

众人更惊,纷纷议论,或惧公孙瓒之威,或信赵元之勇。

赵元闻言,挥手受书,慷慨言曰:“主公,容臣一往,定当使公孙瓒知我洛阳之强。”

刑道荣闻之颇感欣慰,点头应允。赵元忠诚勇毅,深得刑道荣之信赖。

次日,赵元率骑兵北上,途中不忘磨砺武艺。

士卒见其心志坚毅,无不钦佩。

赵元至约定之地,见公孙瓒已布阵待战,然不慌不忙,挽弓搭箭,一箭射中公孙瓒旗下目标,震惊四方。

公孙瓒见此,面色大变,知洛阳之强不可小觑,遂命停战,两军各退。

赵元还洛阳,刑道荣深喜之,诸将亦赞其勇,射术之名更震中原。

赵元归洛阳,刑道荣深嘉其忠勇,褒之曰:“吾军赖赵元将军射术,震慑北境,今四方贤俊皆仰我洛阳之威。”

自此,赵元之声名愈加远播,洛阳城中士民交口称誉,推其为“射术第一人”。

赵元深知名重责大,虽受赞美而不自矜,反更为勤勉,日夜精研射术,习以为常。

一日,刑道荣置酒于府中,召集门下诸将及洛阳城中贤士共饮,赵元亦受邀赴宴。

宴席之间,刑道荣兴致高昂,言道:“赵将军射术超群,洛阳无人能及。今日诸君同聚,当为赵元将军一庆。”

众皆称赞附和,或献美酒,或赠珍馐。

刑道荣饮酒数巡,忽有意欲观赵元射艺,遂曰:“赵将军何不于此展其技,以飨诸君?”

赵元闻命,即刻应诺,命人取来长弓与箭矢,站于庭中,目视高台之上刑道荣处,以一箭穿过垂帘,直中铜盘中央之红心,满座惊叹不已。

刑道荣欣喜,欲再试之,乃命下人将盘悬于高台梁上,距地十丈。

赵元见此,仍不惧慑,再次搭箭射之,竟又中红心。

众人齐声称贺,声震庭院。

此时,席间一名偏将起身,慷慨陈词曰:“赵将军射术确实超群,然某久仰其名,亦愿一试。”

刑道荣问其姓名,答曰:“某乃王齐。”

刑道荣笑言:“王将军欲试者,莫非愿与赵元比射?”

王齐拱手道:“正是。”

遂取弓矢立于庭中,以三箭射于远处靶心,然三箭皆差之分毫,未中红心。

王齐面色稍变,拱手道:“赵将军之技,某甘拜下风。”

赵元闻之,亦拱手回礼。

刑道荣见二人心气相投,遂曰:“二位将军皆我洛阳精英,应共辅大业,不可相争。”

言毕,命二人把盏共饮。

赵元、王齐对酌几杯,酒兴正酣。

此时忽有兵卒来报,言北境公孙瓒再起兵马,遣人前来挑衅。

刑道荣闻之即令赵元、王齐两人整兵备马,率骑兵前往迎战。

赵元、王齐各领一队,齐赴北境,与公孙瓒之军相遇于山谷之间。

赵元挥军进击,箭如雨下,士气昂扬。公孙瓒军不敌,节节败退。

王齐亦趁势追击,两军合力击退公孙瓒之军。

赵元更以一箭射落公孙瓒旗帜,震惊敌军。

公孙瓒见此,知不可力敌,遂急撤兵。

赵元、王齐胜归,刑道荣大悦,设宴款待,封王齐为副将,赐赵元金帛以奖之。

赵元感激不已,发誓将竭尽忠诚,报答刑道荣之恩。

赵元得封赏后,益发勤于武事。

其与王齐共镇北境,日夜操练兵马,勇士相得,精锐齐出。

北境之军闻洛阳兵将威猛,无不股栗。

刑道荣召赵元还洛,谓曰:“北境久无战事,公孙瓒败逃,余孽尚未平定。此役我等虽胜,然公孙瓒狼子野心,恐不久复起,当慎守之。”

赵元拜命而退,心知刑道荣忧公孙瓒东山再起,遂日夜思虑,欲保境安民,必斩草除根。

其时,北境突有风声,言公孙瓒于塞外聚众招兵,勾结匈奴,意图卷土重来。

刑道荣闻讯,勃然大怒,召集诸将谋议对策。

王齐言:“主公,匈奴狡黠,与公孙瓒勾结,必为祸患。赵将军与我共率一军北上,出其不意,歼灭之。”

刑道荣颔首曰:“妙计。即命二位将军率军出征,吾当坐镇洛阳,为诸位后援。”

赵元、王齐受命,即日点兵出征。两军合力北上,沿途招募义士,兵强马壮。

至塞外,一路追剿,将公孙瓒军逐至大漠。

公孙瓒见势不妙,遂与匈奴合兵共守。

赵元观其阵势,对王齐言:“匈奴擅长骑射,宜分而击之。”

王齐问策,赵元谓曰:“匈奴习于夜袭,我等可布疑兵于营外,引其入伏。”

遂令部将布阵于营外,虚设旗帜,营中只留少许士卒。

当夜,匈奴果来袭,见洛阳军势单薄,遂不疑有诈,骤然冲入。

忽闻一声号角,四面伏兵齐出,匈奴军惊慌失措,纷纷溃逃。

王齐引军追击,大破匈奴军,斩其酋长。

赵元率军直指公孙瓒本阵,以长弓搭箭,连射三箭,皆中红心,射落公孙瓒旗下目标。

公孙瓒见势不支,遂与残军逃往漠北。

赵元、王齐得胜而归,刑道荣设宴庆贺,封赵元为“平北将军”,王齐为“左副将”,赐以金帛万两,官奴五百。

赵元归府,思公孙瓒余党未灭,欲与王齐再议北境防务。

次日,至王齐府中,见其正聚众饮宴,歌舞喧嚣。

赵元暗忖:“王将军既封赏有加,当思国事,今乃如此。”

乃辞而去。

数日后,王齐宴罢,赵元往见,言曰:“王将军,北境之务不可懈怠,须勤加防范。”

王齐酒意正酣,笑曰:“公孙瓒已败,匈奴不敢再犯,何需劳心?”

赵元正色道:“北境之事,不可掉以轻心。愿王将军共策守备,以保我洛阳之安。”

王齐闻之,面色微变,然强自镇定,曰:“赵将军所言甚是,某当谨守。”

遂令左右退去,与赵元密议北境防务。

两人商议良久,王齐渐露疲态,赵元亦辞而去。

翌日,王齐传令诸将,命各部严守边境,并加强巡逻。

赵元亦率军操练,日夜不懈。

正当洛阳军稳守边境之际,忽有一骑驰入城中,报曰:“匈奴与公孙瓒合兵复来犯!”

众将闻讯皆惊,刑道荣即召诸将入议。

赵元言:“匈奴悍勇,公孙瓒狡诈,当先发制人,迎击于北境。”

王齐亦附和,遂定议两军再度合力,北上迎敌。

赵元率铁卫五百为先锋,王齐领骑兵三千为后援,一路追击至漠南大草原。

匈奴与公孙瓒合兵二万,坚守于高地之上,赵元见势不惧。

遂对王齐言:“匈奴长于骑射,战阵不可力敌。我等可以诱敌之计,将其引下山来。”

王齐问计,赵元曰:“我军分两路而进,左路先行,虚设旗帜,引其下山,我率铁卫伏于谷中。”

计定后,王齐率军向左翼佯攻,匈奴军见状果然中计,追击而下。

赵元命铁卫伏于谷底,待匈奴军将至,忽然杀出,将其一举分割包围。

匈奴军首尾难顾,惊慌失措。

王齐趁势率军反击,与赵元内外夹击,匈奴军大败。

公孙瓒见势不妙,率亲兵试图突围,赵元见其旗下白马甚显眼,遂挽弓搭箭,一箭射中其骑乘之马。

公孙瓒摔落马下,仓皇逃窜。

王齐率军追击,将其擒获,斩首于阵前。

匈奴军闻其酋长被擒,士气崩溃,纷纷溃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