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神州大地,傲来国。

花果山外几十里处。

经过几次尝试,顾怀民终于敢本尊进入这片天地。

不怪他如此小心。

谁让蓝星上的故事太过深入人心呢。

本尊进入神州后。

打听到了现今所处的时间节点。

正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唐三藏还未西行之时。

再经过多方打听。

了解到几十年前傲来国方向有巨响,伴随一道金光直冲天际。

他顿时明白此时正是大圣出世。

尚未拜师之时。

一个十分胆大的念头滋生出来。

何不跟着大圣一起拜入方寸山呢?

于是。

胆大包天的顾怀民就一直守在花果山外面。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日复一日的等待着那只撑着竹筏出海的猴子。

蓝星那边。

他将牛二留在了蓝星坐镇。

这样即使八极世界降临了有一尊仙级的妖怪在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牛二对此非常满意。

不但白酒管够,每月还有工资。

它觉得自己的妖生已经圆满了。

具体的出海时间顾怀民并不是十分清楚。

又不敢进入花果山直接询问。

鬼知道现在头顶有多少神佛在关注着这里。

在山外守着,没有影响到猴王的思维判断。

勉强还能算过关。

若是让猴王提前或者延后生出出海拜师学艺的心思。

顾怀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直接打死。

当然,这些只是他的个人猜想,是真是假也无从去验证。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

悠悠数载岁月已经过去了。

忽有一日。

顾怀民远远地看到一个枯松编成的木筏。

一只漂亮的猴子用力的撑开,借着东南风飘飘荡荡的往那边去了。

终于等到了!

顾怀民心中振奋,但他并未动身。

反而任由大圣独自撑着木筏远去。

只因大圣初次出海去到的是南蟾部洲地界。

然而他在南蟾部洲晃荡了八九年。

最终结果也是一无所获。

《西游记》中有载:“在市尘中,学人礼,学人话”、“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馀。”

(第一回,开篇就能看到)

大圣来这儿可不是为了游山玩水。

他是奔着拜师学艺去的,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师父。

按理说偌大个南蟾部洲。

就没有大能,中能、小能总该有几个吧。

然后结果是大圣一个都没遇到。

再退一步讲,若是仙家讲究仙缘,遇不到也就罢了。

那佛呢?

峨眉山的普贤菩萨、五台山的文殊菩萨、普陀山的观音菩萨。

各位菩萨道场的建立,无不说明佛教势力已经衍生到了南蟾部洲。

《西游记》中大圣最后成了斗战胜佛。

且不谈阴谋诡计、圣人布局之类的说法。

大圣与佛都是有共性的。

为何此时佛教不收下大圣呢?

总不能是嫌弃现在的大圣没有修为在身吧!

至于妖。

大圣乃天生大妖。

偌大个南蟾部洲难不成连一只妖王也没了?

顾怀民仔细一想。

好吧,好像确实都没了,差不多都死绝了。

剩下的也只是大猫小猫两三只。

至于原因?

《西游记》中有载:

“我当年威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奈何我南赡部洲并北俱芦洲之地,妖魔剪伐,邪鬼潜踪。”

(第六十六回,孙悟空施展面子果实,可以没请动祖师,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原因自然是北俱芦洲、南瞻部洲的妖怪,基本被九天荡魔祖师他老人家给杀完了啊!

大圣压根就找不到妖族拜师。

他在南蟾部洲晃荡了九年,才再次做了木筏漂过西海,来到了西牛贺洲。

也正是在这里遇到了菩提祖师。

若说没有大能布局,顾怀民是不大相信的。

一个没有修为在身的猴子,独自漂洋过海。

先到南蟾部洲,在人类世界中晃荡了八九年。

还又做了个木筏去到西牛贺洲。

海上的天气本就诡异莫测。

即便天生石猴有些神通,但这接二连三的巧合就不好解释了。

顾怀民最终还是决定跟上去看看。

不为其他,走一遍大圣求师学艺的路。

也算是圆了儿时的一桩心愿。

驾起云头,慢悠悠的跟上了小木筏。

一只小猴子,面对大海时显得十分渺小。

一个大一点的浪头就有可能将他裹进深海。

但不愧是灵明石猴。

识天时、知地利的天赋被他运用的淋漓尽致。

才经历过几次风浪。

就能轻松驾驭海面上汹涌澎湃的波涛。

东胜神洲距离南蟾部洲何等遥远。

顾怀民腾云驾雾也不能短时间内就到达。

偏偏这猴子顺风顺水便到了。

当然,其中多少的艰辛与危险他都是看在眼里。

他不忿的是这只猴子的天赋实在是太恐怖了。

几乎所有东西,一看、一学便会。

而且还能举一反三。

难怪在南蟾部洲游荡九年拜师未果后。

他还能自己编织竹筏前往西牛贺洲。

这等天赋叫他实在是羡慕不来。

看着大圣手拿竹篙一点一点试着水深。

俨然一副入海多年的渔人模样。

许久。

他终于试到了浅水,兴奋的直接丢了木筏,跳上了岸。

上岸后学人、扮人、吓人之类的举动暂且不谈。

顾怀民跟在后面看着。

不禁哑然失笑。

猴子本就生性好动。

又遇到如此多的新鲜事物,不免心生好奇。

自然是要玩闹一番。

好在他还记得自己此行是为了拜师学艺、求得长生不老之术的。

串长城,游小县,入深山...

年复一年过去。

不知不觉,顾怀民已经在此度过了三年时间。

自大圣进入南蟾部洲后。

他便落入城中,扮做一个游方道人。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

大圣竟然要拜自己为师。

顾怀民哑然失笑,他可不敢误人子弟。

急忙连连摆手,说自己也是个求仙之人。

也不知道大圣是怎么想的。

竟然提出二人结伴而行,一同求仙。

还有这等好事儿?

顾怀民当然求之不得。

就这样,一人一猴儿一起踏上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的寻仙之路。

可惜几年下来。

二人遇上的不是骗子,就是修为低位之人。

顾怀民身具法力,大圣有九窍玲珑心。

自然是一眼就能看穿。

如此又是三年过去。

一人一猴儿行至西洋大海。

“俺想海外必有神仙,不如咱俩结个筏,往大海西边去看看。”

大圣眺望了会儿一望无际的大海,忽然出声说道。

这可把顾怀民吓了一跳。

“时机未到。”他只能如此说道。

“何时是时机?”大圣追问。

“三年之后。”顾怀民说道。

“那便三年以后出发!”

大圣神情坚毅,顾怀民心里也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