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 > 第129章 和外公谈实习感受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9章 和外公谈实习感受上

“勇娃,在医院实习半年了感觉怎么样?”

正月初二,韦勇去外公家拜年,吃过午饭,爷孙两人边喝茶边闲聊,祝民安老医生便问起了韦勇实习的见闻和感受。

“外公,说实话我在云潭市中医院实习这半年,最大的感受同时也是最困惑的就是现在的中医现状令人深为堪忧。”韦勇蹙眉说道。

祝民安和蔼的笑容:“哦,中医现状,看来勇娃你有自己的直观感受了,说来外公听听。”

“外公,现在的中医院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医院了。虽然挂的牌子是中医院,但是在这些“中医医院”中,查病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测与化验;断病主要靠化验单数据来断定;处方主要按西医思想与理论来开方看病;抓药也是中药西药并用;验证疗效也是依靠西医仪器来查验医治效果。现在中医院里,大多数中医医生已经不会用“望、闻、问、切”来给患者辨证施治了。”

祝民安静静地听着韦勇讲话,抬手示意他继续。

“外公,以我实习的云潭市中医院为例,现在中医院里的医师身份很尴尬。名为中医,却不能掌握中医理论和技术,而西医水平又无法和专业的西医医师相比,导致现在的中医医院沦为奇葩的“二流西医院”了。

我的一个带教老师,他是云潭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毕业于省中医学院,已经在云潭市中医院工作二十多年了。他毫不忌讳直截了当地告诫我们这些中医学校的实习生,让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地去多学点西医知识,不然将来无论是去医院上班,还是自己开诊所,不懂西医,是很难开展工作的。

他还说,现在已有不少中医院校,学生约1\/3的时间学习西医,理化常识与西医理论丰厚,但中医理论和基本练习严重缺乏。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占了1\/4。向来被中医所注重的中医经典学习课程不断被删减,甚至成为选修课。中医教育中掺杂“顺理成章”的西医学诠释内容越来越多,许多学生基本看不懂中医古籍。中医科学院的一位教授介绍,由于课程设置和考试联系,他的21个研究生的外文和计算机水平都很高,但却读不懂《本草纲目》的《序》。在临床技术培养上,学生要做许多动物试验,但对中医的望、闻、问、切等临床功夫却练习缺乏。中医大学毕业后,大多数学生不大会用中医理念看病,大多转行西医,或名为中医实以西医为主。中医药学研究生,大都不是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医治水平上进步,而是依照西医的教育形式和规范,提出硕士做到细胞水平、博士做到分子水平才能毕业。不少中医硕士、博士并不会用中医理论与技术看病。

外公,你知道吗,还有更搞笑的是中医的医疗事故竟然要由西医来判定。由于中、西医归于不同的系统,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产生分歧,导致中医们在诊治时畏手畏脚,不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