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九单元《经络学》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周一上午,江南省中医药学校中医学专业九三0一班教室里,闫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课。

中专第一学年临床课开的不多,全是中医学基础课,闫老师的中医基础理论课是同学们的最爱。闫老师对国内中医学院一些知名教授的学术思想都甚为了解,对历史上各大医学流派也颇为通晓。讲起课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什么医案经典,什么医家野史,信手拈来,听之让人如醉如痴。韦勇很喜欢听闫老师讲课,虽然中医基础理论他已经自学了多年,但每次听闫老师讲课都会有新的收获。

“闫老师,我们天天学理论,什么时候才能去临床呀,我想早点实践,早点去治病救人才好。”一个同学举手说道。

同学们差不多都是抱着能赶快开方治病的心态在学习,恨不得马上就毕业去治病救人才好。

对于学生们的这种心态,闫老师是非常了解的,他给同学们讲古今名医的成才之路,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闫老师停下讲课,语重心长地说道:“同学们,中医之路,急不得也急不来。中医是一门系统的学科,中医学起来,是全科,从内到外,从唯物到唯心,从医到道,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时代发展到今天,还得学得西医知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需要全部都学,需要终生学习。那些妄想三年两载就能出师行医的想法,在中医是行不通的。不是说中医越老越吃香越老越可靠,这不是绝对的,但是这恰恰也从一个侧面应证了中医是一门长久实践经验积累、总结和提升的学科。

同学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比如我们中医骨伤学,这个最典型的就是正骨。以后你们在从医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的,有些问题,一个正骨就好了,其他治疗方法,用处不大。

再比如经络穴位,这个最典型的就是针灸。但是针灸也不是人人都适合采用的,更不是什么病都能用针灸来治的。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病人的体质不一样,病因病情不一样,治疗方法就不一样。有些人和病症非常适合扎针,吃药不行,扎针效果就特别好。而有些人和病症就不适合扎针,反而吃药效果好。这个就要区别对待,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基本都知道。

还有就是用药了,这个最常见,占中医比例最多,知识理论也最复杂,所以高手也少。中医用药的学习难度在于,要背诵的知识实在太多了。既要记住五花八门的中药名称,还要了解它们的性味归经,如何使用,剂量多少,以及配伍禁忌等等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基础医学,研究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我读大学时的中医学老师,是个老教授,也曾在基层中医院工作过多年,他当年能背诵五百首中医经方,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非常深厚和扎实,几十年下来才成为一代名医和专家。

所以,同学们呐,中医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成的,需要能长年坐冷板凳的功夫和精神。你们既然选择了学中医,那就要戒急戒躁,沉下心来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将来你们才有可能成为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