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兰水县城兰关镇临着兰水河的四总老街上有一家豆腐作坊,是一对老夫妻经营的三十几年的老作坊了。掌柜的是一位姓郭的老翁,自打抗战结束那年,郭掌柜便带着老婆孩子流落到了兰水县,在四总老街李公庙斜对面赁了间铺屋开起了豆腐作坊。夫妻俩起早贪黑,用传统手工艺打制豆腐、制作香干和豆皮,不掺假不偷工减料,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辛苦经营几年郭记豆腐作坊渐渐小有名气,生意也越来越好。解放战争时期,江南省和平解放前夕,房东老爷一家卷铺盖随国民党去了当湾,把城里的房屋和乡下的田地都低价贱卖,郭掌柜因而得以买下了这栋上下两层砖木结构的铺屋,从此便落户兰水定居至今。

解放后郭记豆腐作坊虽然因为政治的原因停开了一段时间,但从改革开放那年起,郭掌柜老俩口又重新把豆腐作坊开了起来。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老两口均已年过古稀,身体每况愈下,越来越力不从心。郭掌柜的几个儿女都是在公家有体面工作的人,自然没有一个愿意来接手豆腐作坊的,老两口不想看着自己辛苦一生打下的豆腐作坊关张,一直还在咬牙坚持着干,一边也在托人物色愿意来干活和接手豆腐作坊的人。可俗话说得好“人世间有三苦,撑船打铁做豆腐”,所以一时半会之间要想找到一个愿意吃苦起早贪黑打豆腐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郭掌柜的二女婿冯再秋是兰水县烟草公司的职工,自从上个月烟草公司在兰水县经济开发区的新办公楼工地开建后,他被领导安排到工地负责项目的监督和协调工作,由此而认识了新来烟草公司工地上干活的傅铁牛。挑沙工的活不稳定,已经一段时间无沙可挑的傅铁牛上个月经人介绍来到县烟草公司工地干苦力。傅铁牛很珍惜这份工作,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工地的,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工地的,久而久之,傅铁牛的吃苦耐劳和积极肯干引起了冯再秋的注意。尤其是在聊天中当他得知韦青山和他一样都是双江村人的时候,想到老岳父正在寻找豆腐作坊的接班人,何不把韦青山介绍过去呢。于是他便把这事和傅铁牛说了,希望傅铁牛考虑一下,毕竟打豆腐再累也没有工地干苦力累,况且打豆腐也比工地干活挣得多。

傅铁牛当晚便和堂客胡爱竹说了这事,夫妻俩一合计,觉得这是件好事也是个机会,应该要抓住。于是第二天一上工傅铁牛便和冯再秋说了他愿意去豆腐作坊干活,当天下工后冯再秋便带傅铁牛去郭记豆腐作坊见了郭掌柜,一番交谈和试工后,老两口很满意,约定明天起傅铁牛便正式过来干活,等熟悉了打豆腐的全套工艺后便由他来接手经营豆腐作坊,每年只须象征性地交一点很低的房租。

第二天早上三点钟起,傅铁牛便开始了打豆腐的新生涯。谁知这一打,便是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