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九天问心 > 第38章 张树森论经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天后,张树森拨通了孙风扬的电话。

孙风扬这几天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他找不到张树森,只能等电话。为了不错过电话,他干脆住在了办公室。因此当傍晚他办公室电话响起的时候,他几乎是一把抓起。 他现在太需要钱了。

其实在张树森走后的第二天他就通过关系找到了市长龚学仁。

国有企业改制本身是个烫手的山芋,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引起企业职工聚众闹事。所以,当听说云州市制药厂一百多号工人的工资有着落了,龚市长十分高兴。

这个包袱他老早就主张甩掉了,在市委开会的时候提了很多次,市委常委会也一致同意可以立即改制,但是每次都因为无人愿意接手而作罢。

再没人接手,后面要不了几个月这个企业就不得不关门倒闭,到时候怎么安置这百把口人是个问题,是个会影响他头顶乌纱帽的大问题。尤其当龚学仁听说这次的投资方有省城霍家背书后,更加放心了,马上答应周六就在市委办公室举行签约仪式。

周六一大早,霍正英就和张树森早早起来练功。练完功后简单洗漱,张树森就要带着霍正英去市委办公室。

“你就这样去?” 霍正英问道。

“是啊,不然还能怎么样?” 张树森疑惑的问道。

“你是去签约,不是去比武的,怎么也要人模狗样吧。” 霍正英嘁了一声。

“走,跟师姐去,师姐帮你打扮打扮,怎么也要像个人样!” 说罢不容分说,带上张树森直奔市里的大商场而去。

好在张树森身材不错,尤其在练武之后,身形简直比太阳神阿波罗也不遑多让,不一会儿就挑好了一身西装穿上。

到底是来自大城市的姑娘,眼光就是不错,张树森这样看起来确实有一点商人的模样,除了脸上略显稚嫩了些。

张树森和霍正英开着车到达市政府的时候,市长龚学仁和云州市制药厂的厂长孙风扬已经给在办公室等候多时了。

看到张树森,龚学仁有点不敢相信,要出资参股制药厂的竟然是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这让他有点犯疑虑起来。在他的想法里,既然要控股制药厂,肯定已经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商人,起码也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但是,就目前这个人来说,估计还是个学生,难道是哪个富二代?股份只是代持而已?

这样的场合张树森前世经历过太多,所以,此刻的张树森一点也不怯懦,而是大大方方的伸出手和孙风扬龚学仁他们握了握。简单的寒暄过后,众人分宾主在会议室落坐。

霍正英其实是不希望张树森去趟这浑水的,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她觉得张树森不但武功高强,对她的指导丝毫不藏私,而且为人也特别的大气沉稳,根本不像一个17的小青年。

在她的认知里,要负担起这偏僻小城制药厂一百多号工人的生活是个天大的火坑,她必须要阻止。但是如何阻止呢,这让她着实犯难。

“张先生,不知道现在做什么行业?” 坐下来后龚学仁笑眯眯的问道。

张树森看了看龚学仁,这个人他前世多少知道一些,在云州担任市长的时间并不久,也就是在年底就会调走到省委组织部担任组织部长。不过此人倒是一个实干家,也非常希望能把云州治理好。

遗憾的是在云州担任市长的时间太短,否则云州后来也不至于一直Gdp在苏省吊车尾。

“龚市长,非常高兴能够认识您。您来之后,云州的各项改革改制措施都在雷厉风行地推动中。没有您在前面推着走,我们这些想为云州实业做点事的人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可惜啊,您在云州不会干太久。我预判您很快会调到省城了。这是云州一大损失啊。” 张树森并没有直接回答龚学仁的问题,他总不能告诉他自己还是个学生吧。

不过当张树森话说出口的时候,龚学仁心里一惊。因为他运作调到省里这个事也才刚刚开始一个月时间,总算是有点眉目,他,这个小伙子,怎么会知道?

这让龚学仁不禁谨慎起来,没有成的事他可不能走漏了风声。于是打了个哈哈道:“张先生这是在算命吗?”

张树森微微一笑,“就当是算的吧,据我所推,龚市长将来会加入省委组织部。这以后可要为云州派些好的人才来啊。”

龚学仁噌的一下站了起来,把旁边的孙风扬吓了一跳。

只见龚学仁紧紧盯着张树森的眼睛,企图能看到点什么。但是只见张树森仍然一脸淡然,面色平静。

龚学仁再也不敢轻视眼前的年轻人,再次握住张树森的手,“幸会啊幸会,张先生。”

坐下来后龚学仁扶了扶镜框问道:“张先生,不知道你入股云州制药厂有什么规划?”

张树森看了一眼龚学仁又看了看孙风扬,说道:“龚市长,您觉得我们云州要想在苏省这些城市中脱颖而出靠什么?”

龚学仁想了想说道:“当然是旅游业。我们这里是海滨城市,有山有水,旅游业才是应该重点发展的。”

“龚市长,我和您的观点略有不同。我们云州人民的特点是能吃苦耐劳,而且地理位置紧靠东海,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具有天然的优势。我认为我们要做三大产业,一个是建筑施工,最近几年房地产会迎来大发展,而我们云州本身就是建筑之乡,有大批懂建筑会建设的劳动人民,这个团队可以组织起来,将来有大用途。第二个就是医药行业。医药需要投入,需要创新,更需要模仿。如果我们前期开发能力还不够,或者资金不充裕,我们可以先模仿起来,有了资金再加大投入到研发中去。 我相信以云州人民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制药行业说不定会成为云州的支柱性产业。”

“对对对,这就是我的思路。” 孙风扬听到这里激动的说道。

前世的时候,制药行业最后也确实成了云州的支柱性产业,为其Gdp作出非常大的贡献。

“这第三个产业就是外贸行业。前年苏联解体之后,中美关系出现了缓和,后面会迎来一段时间的平稳时期,欧美国家需要大量的服装鞋帽袜子等日用品,只有改革开放的中国有这个实力为他们提供质量好价格优的产品,因此,我们的外贸行业将获得急剧发展。出口创汇将来会是热门词汇,我们云州也要抓住这个机遇,多鼓励发展这样的外贸企业,鼓励他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张树森继续说道。

龚学仁听到这里眼里是越来越亮,仿佛有人在他的心里打开了一扇窗,就那么一瞬间,却让外面的光照进了此前并不明朗的心房。他有点不想离开云州了,他想在此大展拳脚。此刻的张树森在他眼中,简直就是个搞经济的专家,一下子为他拨云见日了。此刻,他完全相信张树森有能力也有实力入股云州制药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