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九天问心 > 第35章 云州市制药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车子在张树森的指引下缓缓停在一个公司门口。霍正英抬头一看,是一家非常破败的小工厂—云州市制药厂。

云州是苏北的一个地级市,占地面积不小,但是经济非常不发达。 这个地方原来属于鲁地所有,后来划归苏省,但是因为地理位置远离省会的缘故,一直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全省倒数的行列。

这个小厂感觉快要倒闭了,这也是当年众多国有企业的典型,产品滞销,人员臃肿,企业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九十年代初好多国有企业都在改制,有的转让给私人所有,有的承包给个体经营,政府急于希望这些企业能够焕发第二春,以养活几十上百号员工。

而张树森看中的这家公司将来正是要稳坐国内制药企业头把交椅的仁瑞制药集团的前身,此时如果有机会入股或者接手的话,将来获得的财富将是不可限量,那可是几千亿的市值。

张树森前世的时候,大学本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到这家企业做医药代表,虽然只干了一年的时间,但是也算见证了这家企业的飞速发展。

当时张树森被分配在山东临沂市场,一个人单枪匹马干得热火朝天,在觥筹交错迎来送往间拿下不少客户。

遗憾的是邱月的病情改变了这一切。为了给邱月看病张树森不断从市场上抽取垫付的资金,直到资金被抽干,业绩逐渐下滑,最后没办法只能灰溜溜辞职离开这家公司到上海发展。那是张树森一段痛苦的职业经历。

张树森在门口按了好几声喇叭才从门卫室颤颤巍巍出来一位老人。

老人一看是辆小轿车,以为是市政府的官员过来考察,赶紧迈着小碎步跑了过来。

张树森摇下车窗说道:“我们过来找你们厂长有事要谈。”老门卫没敢多问,直接亲自一路小跑带着张树森直奔厂长办公室而去。

一栋单独的三层小楼,厂长办公室就在三楼最东面朝南的房间。

张树森和霍正英进去的时候里面正烟雾缭绕,熏得霍正英禁不住捂住鼻子退了出来。张树森一眼就看到了云州市制药厂的厂长孙风扬。

这个人他前世在电视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此时虽然年轻很多,但是模样大差不差。此时只见他双眼通红,满脸憔悴,显然已经好几天没有休息好了。

见到有人进来,孙风扬的眼神从手上的单子上抬起来,看是两个不认识的年轻人,很是疑惑。

“孙厂长吗,我是张树森,这是来自省城霍家的霍正英,我们想和你聊聊。” 张树森一点也不胆怯,开门见山的问道。

为了争取孙风扬的信任,他不得不搬出霍家。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谁让现在他看起来还是个小青年呢。

“你们有事吗?” 孙风扬仍然疑惑地问道。

“是这样的,我们听说云州市制药厂在进行改制,全厂100多号人的开支非常巨大,我们想着看看能不能在资金上帮助一下,参与企业改制。”

孙风扬听到“资金”两个字发红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他确实太需要钱了,现在正在改制的关键时期,他有想法把这个企业的经营权全部拿过来,但是政府又要求全厂100多口人的工资每个月一分都不能少,这让他非常为难。

这毕竟是多年亏损的企业,原来就是因为发不上工资而进行改制,现在让他接手之后就能发上工资,真是比登天还难。他一个国营企业的厂长,一个月的收入不到一千块,虽然比普通老百姓多很多,但是要用积蓄给全厂工人发工资,那无异于杀了他。现在听到有人能解决资金问题,这无异于打瞌睡有人给递了个枕头。

霍正英有点搞不明白张树森的想法。她本以为张树森会带她去云州市着名的风景区转转,不曾想却来到这么个破厂。

看这个厂的造型,离关门仿佛也不远了。不知道他怎么想的,竟然要提供资金支持,这是嫌钱多没地方花吗?到底还是年轻啊,有俩钱就不知道东西南北了。

张树森可管不了霍正英的想法。他认定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这件事越早越好,否则等孙风扬找到新资金进来,自己一点机会都没有。

此时就听见孙风扬开口道:“对不起,请问您贵姓?”

张树森看了孙风扬一眼,“我姓张,叫张树森,这位是省城霍家的霍正英。”

“哪个霍家?” 孙风扬本能的问道。

“二把手,霍元杰。”霍正英不耐烦的说道。她对张树森搬出霍家有点理解但是却也不高兴,因为她并不想掺和这个事。

孙风扬一听说省城霍家,呼的站了起来,一把握住了张树森的手,“幸会幸会。”

张树森示意他坐下,不要激动。“你认为这个厂走入正轨还需要多少资金?” 张树森不想浪费时间,直接问道。

“我们厂现在每个月工资就要发5万左右,再加上我准备花4万块钱去买一款药物进行改进,估计第一个月就要10万块的开支,但是真正产生效益我预估要半年到十个月之间。” 孙风扬如实说道。

张树森此时并不客气,“我提出个方案你看下,我准备每个月出10万块注资你们制药厂,连续注资十个月也就是100万元。但是我要求企业立即进行股份制改造,改造后我个人占股60%,你个人技术加管理占股20%,其它股票作为将来的激励股暂时不予分配。”

霍正英听完张树森的描述嘴巴张得能放下一个鸡蛋。 这是疯了吧,有100万干啥不好啊?

张树森转向霍正英,“师姐,你要不要投一点,也占点股份?”

“我才不要,疯了才会这么干。” 霍正英头摇得像拨浪鼓。

这可是100万元啊,孙风扬此时心里已经乐开了花。有了这些钱,他多年的理想就能实现了。他明白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

“张先生此话当真?” 孙风扬激动的问道。

张树森看了一眼孙风扬,“那是自然,不过签约时我要求云州市龚市长能够亲自出面主持签约仪式,并在股份制改造的协议书上盖上政府的印章,也就是说我这个投资必须在政府的背书下进行。以后的股份比例变动必须经过本人的同意。”

孙风扬惊讶道:“没想到张先生这么年轻办事竟然这么周全老辣。我也是在您说了之后才想到的,确实需要市政府出面主持。这股改后的公司名字您看?”

“就叫仁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吧。” 张树森说道。

只见孙风扬一拍大腿,“哎呀,张先生,今天我真是遇到知音了,这个名字就是我要起的名字啊。我们真是有缘分。”

张树森心里乐了,可不是有缘分吗,这就是你起的名字啊,只不过我帮你说出来了而已。

二人就股改协议的具体细节再推敲了一番,张树森记下了孙风扬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并约定三天后张树森打电话过来确定签约的具体时间。

“唉,没有手机真是不方便啊。”张树森心里想道。此时在深圳等南方地区刚刚流行大哥大,还没有普及到北方来。虽然联系上麻烦一些,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张树森可没有造手机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