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少帝 > 第51章 李儒的五大阔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儒被刘辩的话给问懵了!。

“不……不……微臣不是那个意思!”。

看着结结巴巴的李儒,刘辩也不打算再逗他了,于是便直言道:

“李儒!我今天请你前来也没别的事,就是想跟你聊聊天!”。

说着,刘辩就走到了一张条案前坐了下来,而王越,黄忠,徐晃几人,则是站立与其身后,那架势,就好像坐在地上的李儒是个犯人一样。

可是没有刘辩的发话,李儒也不敢动弹啊!他是看出来了,这大皇子是邪门的很呐!。

“不知大皇子想找微臣聊什么?天文地理学,古往今来事,微臣都略微知道一些!”。

“好!那便聊一聊这古往今来事吧!孤且问你!我大汉王朝为何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刘辩此话一出,李儒顿时面色一怔,这大皇子怎么问我如此问题,我该怎么回答?实话实说还是装傻充愣。

最后李儒选择了后者,只听李儒一本正经的说道:

“殿下!我大汉王朝如今四海升平,国泰民安,能走到这一步,都是托了陛下跟殿下的鸿福啊!”。

刘辩一听李儒这话,当即对身后的贾诩说道:

“掌嘴!”。

“诺!”。

只见贾诩二话没说,上去就给了李儒两个大嘴巴子!。

“啪!啪!”。

“啊!啊!”。

待的贾诩打完,刘辩才继续问道:

“李儒!我大汉王朝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两个巴掌下去,李儒再也不敢满嘴跑火车了,这眼前的殿下爷,不好糊弄啊!但是真让他说实话吗?那可就有点大逆不道了啊!这不是寻死之举吗?。

不过看今天这架势,他若不说个一二三出来,恐怕也是别想走出去了,既然横竖都是个死,那便说吧!也许说了还有一线生机,万一皇子殿下看中了我的才能呢?。

想到这里后,李儒理了理思路,便开始了他的高谈阔论。

只见他豁然起身道:

“回殿下!大汉王朝走到今天这一步,在臣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外戚,宦官专权。自我朝开国以来,未经百年,外戚和宦官便开始交替把控朝政,特别是近百年以来,我大汉皇帝大多是幼年即位。

皇帝幼年继位,掌控不了朝政,便导致皇帝身边的宦官和外戚开始相互残杀,交替掌控朝政。

朝政的常年混乱,导致地方官员腐败,豪强,世族逐渐膨胀,形成地方势力。

第二,官员的腐化,虽然官员的腐化从高祖汉武时期就有了,但是随着王朝的走向,朝政的混乱,官员变得更加腐朽,官员为了攀升,开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导致百姓难以生存下去。

第三,土地兼并严重。由于常年的朝政混乱,官员腐败,世家大族开始利用各种手段,大肆兼并百姓手中的土地。

百姓手中的土地被世家大族兼并后,百姓为了活下去,不得不租种世家大族的土地,

就这样,百姓不仅要交税给朝廷,还要交租给世家,导致贫富悬殊,百姓生活困苦,所以才会时不时的发生民变,造反!。

第四,皇权与世家大族之间的斗争。这事得归咎于光武帝身上,自光武帝起家,就是依靠的南阳士族。

光武大帝中兴大汉后,给予了这些门阀士族太好的待遇,以至于这些门阀士族坐大,做强,形成了门阀制度,也就是世家大族!他们在大汉十三州,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而年幼的皇帝,终会有长大的一天,终会有亲临朝政的一天,于是皇帝开始从外戚,宦官手中夺回朝廷控制权,从世家大族手中夺回地方控制权,党锢之祸便是皇权与世族博弈的结果。

然后朝政又是一顿混乱,更可悲的是,我朝历来的皇帝都并不长寿,平均算下来不超过27岁,这就导致了,朝廷政权还没完全夺回来,皇帝就没了。

紧接着继位的幼帝,不是被宦官抱着坐上龙椅,便是被外戚抱着坐上龙椅,当今陛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这是一个死循环,几百年来一直如此!。

第五,外族入侵。随着我朝统治疆域的不断扩大,外族入侵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威胁。

如开国之后,我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以及鲜卑族,高句丽等族的战争。以前还好,可是近百十年来,我朝对外族的战争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特别是鲜卑首领檀石槐活着的时候,每年都要入侵我大汉北疆好几次,而我大汉根本抵抗不了。好在前面檀石槐已经死了,可我大汉又能撑到什么时候呢?”。

李儒说完这番高谈阔论后,整个人都快口吐白沫了,可他还是朝着刘辩行了一礼道:

“殿下!臣要说的话说完了!要杀要剐,任凭殿下处置!”。

说完,李儒便跪伏到了刘辩的身前,等待着刘辩的处置!。

其实说到最后,李儒也想明白了,前阵子皇子刘协刚死,如今陛下的子嗣,就只剩下眼前的一个大皇子刘辩了。

不出意外,将来皇位必定会传入他的手中,若是此刻他大展才能,引起了刘辩的重视,说不定能跟随在刘辩身边,这未尝不是一桩美事,所以李儒才说的那么卖力!。

而李儒的这番话一出,顿时震撼了暗室内的所有人,这其中数刘辩跟贾诩最为震撼,望向李儒的眼光都变了。

刘辩的想法是,幸好抓了过来,果然是条大鱼!。

而贾诩的想法是,刚才的那两个大嘴巴子抽重了,以后这关系还咋处!。

李儒的这番话若是传出去,绝对是必死无疑的,不仅皇帝不容他,就连宦官,外戚,世家大族也不会容他。

可以说刘辩的一句问话,就堵死了李儒的所有退路,诛了他的心,让他只有一条路可选,那就是上刘辩的贼船!。

看着跪在眼前的李儒,刘辩的嘴角不由自主的微微上扬了,然后只见他慢慢起身,来到了李儒身前。

弯腰,双手将其扶起后,便笑着对其说道:

“文优果然大才!看的透彻!以后为孤做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