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87,半年爆赚200亿美金 > 第183章 招揽浸润光刻机之父林苯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3章 招揽浸润光刻机之父林苯坚

“陈浩,你真的当选了1987年《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邱淑侦指着手中《时代周刊》的封面,十分兴奋地对陈浩说道。

只见《时代周刊》的封面,是一张陈浩的特写照片!

这张特写照片,正是之前《时代周刊》的一名摄影师拍摄的!

“呵呵!”

“有点意思!”

陈浩呵呵一笑。

他没有想到自己居然真的被当选为1987年《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

他并不知道,原本1987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应该是苏联现任的领导人戈尔岜乔夫!

可是,由于他的重生,使得他取代了戈尔岜乔夫,成为了1987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陈浩!”

“你太厉害了!”

“你居然真的成为1987年《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

邱淑侦十分兴奋地看着陈浩。

能够当选《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基本上都是世界名人。

尤其是这一次的候选人当中,还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苏联现任的领导人戈尔岜乔夫!

陈浩居然能够击败戈尔岜乔夫,成为1987年《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

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只是一个虚名而已!”

“不必太在意!”

陈浩淡淡地回应了一句。

随后,他启动车子,离开了纽约市区,朝着阿蒙克市行驶而去!

Ibm的总部位于阿蒙克市!

陈浩想要招揽的林苯坚,现在就在Ibm公司担任研发经理!

陈浩之所以想要招揽林苯坚,是因为林苯坚在光刻机的领域上,有着巨大的贡献!

“陈浩!”

“你这次前往Ibm公司做什么?”

“难道你想要收购Ibm公司?”

邱淑侦十分好奇地看着陈浩。

“呵呵!”

“Ibm公司市值太高了,我哪里有那么多的钱收购啊!”

“而且,Ibm公司现在发展得特别好!”

“不容易收购!”

陈浩呵呵一笑道。

“那你为什么要去Ibm公司?”

邱淑侦一脸疑惑地看着陈浩。

“因为Ibm公司中,有一个我想要招揽的人才!”

“他的名字叫做林苯坚!”

陈浩说出了他的目的。

“林苯坚?”

“这个人是谁啊?”

“你为什么要招揽他?”

邱淑侦一脸的好奇。

“林苯坚是一个十分厉害的高科技人才!”

“他是我们华夏宝岛人!”

“他在1963年,获得了宝岛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学士!”

“1970年,他获得了鹰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博士!”

“博士毕业以后,他进入了Ibm公司工作!”

“从普通的研究员干起,一直干到现在的研发经理!”

“自从他当上研发经理以后,他带着研发团队发明出许多世界第一的专利!”

陈浩将林苯坚的基本情况说了出来。

如果没有他的出现,林苯坚将会在2000年,加入宝岛的宝积电,成为宝积电的技术骨干,是宝积电‘研发六骑士’之一!

林苯坚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浸润式微影技术’,成为‘浸润光刻机之父’!

其实,光刻机巨头ASmL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光刻机巨头,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林苯坚发明的‘浸润式微影技术’!

依照摩尔定律,每经过18至24个月的时间,在成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便会翻倍,性能亦会实现飞跃式的提升。

然而,这一规律在20世纪90年代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时,尽管樱花国和鹰国的光刻机企业众多,但它们却共同陷入了一片困境。

原因就在于光刻机的光源波长始终无法突破193nm的瓶颈,无法再进一步缩短。

在半导体制造的领域里,光源波长的缩短直接关联着芯片制程的先进性。

樱花国的呢康公司主张采用157纳米F2激光技术,而由鹰国主导的EUV联盟则力推使用极紫外光技术,其光源波长仅十几纳米。

然而,当时的技术瓶颈使得这两种先进方案都难以实现。

因此,全球半导体行业在这一时期仿佛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林苯坚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在宝积电工作的他,脑海中灵光乍现,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林苯坚建议,在镜头与硅片之间引入一层水,让光线经过水的折射,将波长降至132纳米。

如此,投射到硅片的图案分辨率将更为清晰,晶片的密度也可更上一层楼。

他通过不懈努力和反复实验,证明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于是,满怀信心的林苯坚带着这个方案走向了樱花国和鹰国知名半导体公司的洽谈桌。

然而,对于林苯坚提出的颠覆性方案,樱花国和鹰国的光刻机巨头企业却持谨慎态度。

他们认为在镜头与硅片间加水会产生气泡并带来污染风险,这可能会破坏芯片生产中严苛的无尘环境,大大降低产品的良品率。

在他们看来,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光源技术、降低光源波长才是正道。

面对拒绝,林苯坚像一位执着的工匠,不断雕琢改良自己的方案,一次又一次地亲自上门,展示他的技术实力。

然而,这些努力并未赢得樱花国和鹰国知名半导体公司的青睐。

面对这样的困境,林本坚不得不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他瞄准了当时尚未崭露头角的ASmL公司。

那时的ASmL公司规模很小,就像一间小型作坊,整个公司仅有几十名员工。

在规模和影响力上,ASmL远远无法与呢康、佳螚等光刻机巨头相提并论。

然而,正是这家看似不起眼的公司,却独具慧眼地认可了林本坚的方案。

他们看到了林本坚的潜力,决定投入资金支持他的研究。

林本坚不负众望,在ASmL公司的鼎力支持下,仅耗时一年,便成功研发出了浸润式光刻机,其精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32nm!

这一成就如同夜空中璀璨的烟花,瞬间点亮了ASmL的前程。

一夜之间,ASmL从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一跃成为行业的翘楚,打破了呢康、佳螚的垄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