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冤种长姐重生后,创飞全府白眼狼 > 第168章 笑太早,火烧到自己身上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8章 笑太早,火烧到自己身上了

“我是冤枉的,不是我,父皇明察啊!”

李湛拼命想挣脱押解他的士兵,挣扎着想进去向皇帝求情。

一席红衣锦服的秦灼冷着一张脸,像是铁面无私的判官:“带走!”

李湛被压得弯了腰,他恨啊:“秦灼你个蠢货,真正的凶手你不去抓,陷害我算什么本事?”

秦灼倾身弯腰,目光冷邪,戾气横行:“六殿下前天知道太子出事的时候笑得可真大声,现在怎么不笑了?”

望着李湛愤怒的目光,秦灼又道:“我知道不是你,可证据全都指向你,与其在这里无能狂怒,不如想想到底是谁把这罪名栽赃给你的。”

“你想隔岸观火、幸灾乐祸,可现在要是找不到真凶,你就是那个替罪羊!”

一听说太子遇刺要死了,这位六皇子可是笑得合不拢嘴,可惜,笑太早,火烧到自己身上了。

活该!

李湛被拉走了,这一次倒是没有大叫,显然他也终于意识到求情没用,他得自救。

要是不能证明自己清白,他真的就完了。

“公子,是昭王。”

秦灼抬头看去,远处的宫道上,昭王坐着轮椅被人推着缓缓过去,那是东宫的方向。

昭王也注意到了秦灼,不过只是回头遥遥看了一眼,很快消失在转角处。

秦灼微微眯眼,杀意浮现,但很快又被敛了去。

他知道这刺客是昭王的手笔,可没有证据。

昭王经营多年,势力渗透各家,他用埋在韩家的内奸来参与刺杀,将这事儿嫁祸给李湛,自己完全抽身。

要不是之前沈宁把昭王点了出来,恐怕他还注意不到他。

昭王想让太子和六皇子相争,他好渔翁得利,算盘是打得挺响的,但可惜了。

他可以借着昭王的陷害弄跨六皇子,同样也能反手送昭王下地狱。

一人躬身过来,靠近秦灼之后才小声道:“主子,沈姑娘醒了。”

秦灼紧绷的神情骤然缓和:“知道了。”

他倒是想立刻回去看她,这一次她吃苦了,都怪李衍那个蠢货,好好的非要去山庄,结果被人劫杀还连累沈宁。

心里一边想着沈宁,一边用来骂李衍,但他两边都没去,转头看向身后的帝寝殿,眸中的光芒缓缓沉寂,直指深谙如渊。

他已经不能等下去了,此刻该有决断。

----

沈宁小憩一下之后再次醒来,知道了自己实在秦灼的房间,而秦灼至今还在宫里没有回来,但她现在最关心的不是这些。

流萤和玉竹找来秦府的时候秦灼已经带着人出去了,两人辛苦一路虽然没派上用场,但好歹安稳回来了。

可莫临和剩下的几个护卫就没那么好运气,四个家丁都死了,而莫临下落不明。

沈宁觉得他多半是落千面鬼狐手里了,毕竟那千面鬼狐以桃姬的身份出入沈家多次,认得莫临,为此留他一命也不无可能。

但落桃姬手里等同落入昭王手里。

“我要回沈家。”

沈宁要走,绿梅和紫嫣自然阻拦:“姑娘你才醒来,身体还虚弱着呢,太医说了要卧床休养,不能乱动。”

沈宁哪儿还顾得上什么修养啊。

“我回沈家修养也是一样的,我身边的家丁都死了,莫临失踪,我总得回去安排事情。”

绿梅和紫嫣相视一眼:“不行,你不能回去,公子把你带过来,就是为了让你安心养伤不给别人打扰你。”

紫嫣想了想道:“姑娘回去也得躺着,只能口头吩咐其他人,不如这样,我把流萤和玉竹喊来,姑娘有什么事情就吩咐她们,还有杜姑娘和长乐郡主,这两人你也可以见一见。”

沈宁思考了一下,同意这样的安排。

她不是非得给自己找罪受,但死人这么大的事情,必须她拿主意安排。

绿梅亲自去通知,不到一个时辰就把四人都带来了。

终于见到沈宁,四人又是心疼又是庆幸,不敢哭,都憋着,安慰她。

流萤将死去家丁的事情都告诉了沈宁,她已经给了一笔银子安抚了,剩下的看沈宁怎么做。

沈宁把自己想好的安排告诉流萤,让她和玉竹一起去执行,不但安抚这些人,沈家还得招新的护卫。

商铺的事情也暂时让流萤看着,幸亏祝锋带来的货品她已经盘算完了,不然流萤怕是忙不过来。

至于莫临那里......沈宁暂时还真没办法,这事儿还是得让秦灼帮忙。

“告诉雪儿,我一定会把她哥哥带回来。”

沈宁到底还是精神不济,说了一会儿话就疲惫得不行,四人见状就都离开了。

绿梅和紫嫣不是第一次照顾沈宁了,而且来的路上看到的岗哨证明这里的安全性,四人倒是不担心沈宁在这里过不好。

--

沈宁还早操心怎么救莫临回来,却不想当天晚上就发生了大事儿。

皇帝中毒吐血,朝野震动。

太子和皇帝先后出事儿,这明显是风暴到来了啊。

皇帝连吐两次血,身体极速衰弱,太医知道是中毒,可这奇毒根本没人认识,一群人绞尽脑汁,也只是暂时缓解皇帝的痛苦。

一连三天,太子的病情渐渐稳定了,但皇帝却一步步走向鬼门关。

这时边关突然传来战报,西凉和北狄同时出兵攻打燕国边境,已经攻下了两座城池,文武百官一时间都慌了神。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太子和皇帝都倒下了,这时候根本没人能主持大局啊。

然后有人把昭王推了出来。

昭王是唯一一个封了王的皇子,也是众皇子之长,这时候就该他挑大梁。

本来有人还因昭王瘸腿有意见,可看昭王很果决的处理了政事,反对的声音就小了。

昭王虽然说服了文武百官,但调动兵马还得要皇帝用印,所以他得去征求皇帝的同意。

昭王坐在轮椅上,面对自己父亲一派谦和恭敬,看着毫无攻击性。

他像皇帝阐明利害关系,出兵势在必行。

然而不论他说得多真诚多有用,此刻皇帝眼里看到的就是昭王要拿他的虎符和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