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 > 第710章 年尾最大的热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从回到刺史府,顾南夕一下子退化成婴儿。

头发不用自己梳,有绿梅。

衣服不用自己穿,有绿梅。

吃的饭一下子由水煮泡面进化成五星大餐,因为有绿梅!

万事不用自己操心,有绿梅!

至于公务,有绿梅,啊,不对,有一大群已经培养出来的手下!

当园丁那么多年,顾南夕终于能享受到小树苗长大的福了。

冬日的阳光,带着点温度,但绿梅不让顾南夕在院子里坐着:“扁鹊安才给您把过脉,说您身体有些亏空,得好生将养着。咱们云州的风,还是冷硬的,吹着让人头疼。”

绿梅催顾南夕回屋:“您房间的窗户全换上了玻璃,锃光瓦亮,搁屋里头看风景也是一样的。”

嘿嘿,顾南夕纯粹是生物钟作祟,从内心深处而言,她只想窝在炕上,于是半推半就地进了房。

窗户确实换上了玻璃,但不是一整块,而是用木框分隔成八块,想来还是技术水平不过关,做不了那么大的玻璃。

方隐年真是个大宝贝,干一行成一行。这才多长时间,玻璃务的进展就这般大!可以找个时间,专门去一趟玻璃务,该奖赏的要奖赏!

绿梅给顾南夕的身后放了一个大靠枕,走到门口,对着门口的小厮嘱咐了几句,又回来给顾南夕按腿。

顾南夕舒服的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这都是自己曾经过过的好日子!

“绿梅,没有你,我该怎么办哟!”

绿梅轻哼:“莫要哄我,如果您真的那么舍不得我,上战场怎么不带着我?”

说完,绿梅叹口气:“是我没用,上战场,帮不上主子啥忙,反而会拖后腿。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点伺候人的事。”

“这个是属一属二的大能耐!被绿梅你这么一伺候,我浑身又充满干劲!唉,原本还想着,等二郎和姝瑶成亲,我就让你去他们府上帮衬一段时间。现在我反悔了。总不能为了他们日子好过,就让我这个当娘的日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吧?让他们自己磨合去吧!”

绿梅抿嘴直乐,动作越发轻柔。

“绿梅,最近有什么热闹可看?或者话本子也成。”

人一放松下来就想整点八卦。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不被人背后说?不八卦,那还叫生活吗?

恰在这时,小厮把最新一期的《云州周报》给拿了过来。

绿梅洗洗手,便给顾南夕念起报纸:“早就吩咐人去给您取《云州周报》。咱们云州目前最大的热闹就是《云州周报》。嘿嘿,我原以为只有三姑六婆爱争些口舌,没想到,文人们吵起架来更有意思。”

“哦?具体说说。”顾南夕眼睛一亮。

有文钰在,《云州周报》出不了大乱子。顾南夕吃八卦,吃得很安心。

绿梅脸蛋红扑扑的,眨巴眼睛道:“这还要从八仙楼说起。八仙楼里来了一群外地的士子,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言辞十分放肆。出格的言论被夏掌柜听了去,双方便起了争执。夏掌柜那日,大败而归,次日,便呼朋唤友,想去找回场子。”

“找回没?”

“算找回,也没算找回。起初,夏掌柜还是没说过那群士子。后来夏小郎君来了,舌战群雄。就在他即将力压众人之际,冒出来一个书生,想要调解此事。”

顾南夕瘪嘴:“这不是拉偏架吗?早不出来晚不出来,夏小郎君占尽上风了,他却出来了。”

绿梅:“可不就是!文钰姑娘一看,这不是欺负咱们云州的娃娃吗?于是文钰姑娘提出,在《云州周报》比一场。”

“嗯,文钰做的好。他们写文章,肯定是三思后才下笔。这次他们若输了,再也找不出借口来。”

绿梅咧嘴乐:“文钰姑娘也没想到,这事会如此风靡云州!印刷厂都在三班倒,加印《云州周报》!商人们在印刷厂外,排着队要买。”

顾南夕越发感兴趣,用手支着下巴:“绿梅,快说说!”

绿梅没卖关子:“最开始,是一个叫南永亮的在吹,古代文景之治有多好,君王应当学习汉文帝无为而治。”

顾南夕挑眉,这南永亮有点问题啊。

绿梅:“该说不说,南永亮还是有点才华的,一口大白话,把文景之治描绘得天上有,地下无。同一期的《云州周报》,夏小郎君吃了点没经验的亏,在那儿列举云州的发展。”

一个写的跟话本子似的,时代又久远,百姓们分不清真假,便真当历史上曾经有过那么一个时代。

君主圣明,吏治清明,百姓们安居乐业,人人有其田,人人有居所,没有兵荒战乱,没有天灾,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

夏乐知则诚实得多,在书院夫子们的帮助下,在那列数据。例如人口增长了多少,新开了多少荒地,云州新政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等等。

这些数据很真实,也很客观,改革的一些举措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果,表现在数据上,就不那么好看。

本来就比较枯燥且专业的内容,又没有一年翻几十倍那种亮瞎人眼的政绩,百姓们自然不大乐意看。

绿梅眼睛亮晶晶的:“百川书院的夫子们一看,南永亮不讲道德啊!说好的辩论,百川书院在讲事实摆道理,南永亮这厮却在画大饼!夫子们干脆挽起袖子,亲自下场!”

百川书院的夫子们,基本上人人身上都扛着一个职务,平日里不是忙着处理公务,就是在学校教学生,一个个忙的脚打后脑勺,基本上不参与这种没有意义的争论。

能把百川书院的夫子们逼下场,也是一种能耐。

“嘿嘿,这不,《云州周报》加刊了!”

文钰的态度就摆在那,吵!尽管吵!不要担心没版面,特殊时期,周报可变日报,实在不行,日报可变半日报!

平日里,老百姓们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吵架。

可这种吵架,哪有看高高在上的文化人吵架那么有趣?

一些上了岁数,只能干点家务活的老头老太太们,便端着一碗热水,聚堆听孙子孙女念报纸。

听了三五遍,也不嫌腻歪。

就连草原各部都知道了这事,探着脖子凑热闹呢!

总之,热度就这么炒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