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荣耀大秦 > 第441章 任嚣又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第一缕朝阳撒入谷内,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的黄品便睁开了眼睛。

脑中下意识再次浮现出昨夜的种种,那股带着复杂的亢奋再次包裹全身。

黄品猛得起身穿上鞋子走到大帐的门口,望向外边的朝阳。

“不是已经想得通透,还起来这么早做什么。”

白玉虽然已经显怀,整个人的气质看起来都变得有些慵懒。

可长久待在军中养成的警惕性,让她稍稍有些动静便醒了过来。

半睁着眼眸看了一眼顺着后帐帐帘撒进来的晨光,再次闭上眼睛道:“心头再没了石头压着,更该好好歇息才是。

岭南的种种谋划全靠你撑着,别累坏了身子。”

“这样大的事,怎么也要缓上几日,不用担心我。”

应了一声,活动了几下身体,黄品走到案几后坐了下来,再次拿起太仓发过来的行文。

政哥堪比疯狂的操作与安排,除了不必再担心与阳滋扯到一起的事情。

岭南方方面面也得到了极大的倾斜。

之前上计提出要增加岭南的米粮与丝缯不但全都同意,甚至还翻了三倍。

太仓下来的行文也与以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回执,更像是附带着运抵时间的清单列表。

第一批米粮与丝缯,将在半个月后就能顺水抵达贺水大营。

随后同样以半个月为间隔,分八次全都运过来。

将意外产生的延时算进去,估计五个月左右就全都到位。

如果按价值来算,相当于把国债的半成给送了过来。

有了这些,不大规模调兵的情况下,至少能苟住两年。

若是攻打红河三角洲,能够支撑至少五次。

要是把阳滋与白玉的赏赐再算进去,岭南的财政完全是一夜暴富。

可以说这是黄品穿越大秦以来,对公上最为富裕的一次。

不过心中的那股压力,却并没有减少多少。

虽说政哥大手一挥给了这笔资金过来是为了大投入大回报。

但由于明年的大变局,将不用在意岭南对大秦的反哺能做到什么样。

可接下来要面对的丝毫不比应对这个状况差到哪去,甚至是更为严峻。

所以接下来岭南依旧不能有任何放松,该怎么干还得怎么干。

不过有了这些调拨,确实能让岭南的布局运转的更为顺畅,先期不必全都依赖岭南自身的产出而获利。

不管与闽中郡接洽的如何,南海郡的新黔首都如同吃了定心丸,二次西进没有任何问题。

夺下红河三角洲后,就算是雒人开发的并不到位,也有足够的后勤保证而从容的进行垦田。

最主要的是,一直为农业与经济让路的练兵也终于可以进行。

白芒岭的瓯人所立的两千屯军,眼下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却是干的挖煤采石的活。

虽说不是白干,除了军禄还有额外的工钱可拿。

可毕竟这两千人是个标杆。

一直干这样的活,怎么吸引其他的瓯人加入。

毕竟再怎么得工钱也没军功得的赏赐多,身份上也没法得到提升。

只有先把这两千人练上,才会有更多的瓯人相信大秦是真心接纳他们,也愿意加入到屯军当中。

而且算一算时间,拱扬锵再有一个月左右就能回来。

那些跟着一起过来的首领若是见了这两千族人的新面貌,也更好说服。

琢磨到这,黄品将太仓的行文放下,拿起工室的账册。

一个月的大干快干,冶铁的规模与产量都比最初的时候翻了一倍。

每天的铁料能得两千斤左右,大小农具铸造了有两万件左右。

如果放在后世,这个规模也就是个小作坊。

但相较于大秦,尤其南部地区,这个产量已经相当不错了。

是时候将农具减半,开始锻打直刀与甲胄以及箭簇等军事装备,为以后的变局进行准备。

“又有了新打算?”

从后帐走出来的白玉看见黄品盯着案几上的账册一动不动。

先是轻声询问了一句,随后挨着黄品坐下,抿抿嘴笑道:“手头欠缺惯了,冷不防给调拨了这么多,是不是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了。”

“这世上就没有不会花钱的人。”

将账册合上,黄品扶着白玉坐到了木榻上,继续道:“钱少有钱少的花法,钱多有钱多的花法。

陛下既然给调拨了这么多过来,农具上就不必全力铸造。

山上下来的那两千新屯军,也可以开始操练了。

柘蜜更是可以去更远些的郡地去收购。”

白玉军吏出身,对农具与柘糖并不在意,顺着帐门望了一眼远处的山峦,轻蹙着眉头道:“你真打算放着屯军不用去用用瓯人?”

黄品用力点点头,“再有两月就要二次西进。

南越人也好,瓯人也罢,都比屯军更适应那边的气候。

而且也比屯军更为了解雒人。

另外,我对瓯人也极为看好,他们比南越人少了狡猾,又比雒人少了些野蛮。

不比老秦人差,甚至是更为吃苦耐劳。

这两千人若是西进当中能获取功勋,后续会让更多的瓯人投军。”

见白玉的脸上露出不服气的样子,黄品摆摆手,“第一次南征时,瓯人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勇武。

没必要对此不服气。

再者,屯军也不是不用,只不过是用处上不大一样。

他们只要能与归附的瓯人相处融洽,且能把大秦的习俗所传扬。

所得功勋丝毫不亚于开疆扩土,或是战阵上打了大胜仗。”

白玉摇摇头,“不与你争到底是谁强谁弱。

可听你话中的意思是老屯军将变为屯田军,甚至是直接归为黔首。

嘴上说他们有功勋,可如何去凭功,又如何去赏赐。

若是这上出了差错,很容易让人觉得你是在厚此薄彼,且只顾着外人。”

黄品对白玉的担心早就琢磨过,不急不缓道:“二次南征结束了近五年。

年岁最小的屯卒也快到了而立之年。

对于年长的屯卒而言,能多得些良田,安稳的过上日子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赏赐。

五十往上的将彻底卸甲,且免赋税十年。

四十往上的酌情改为屯田军,半公半私。

四十往下的继续为屯军主力。

而且接下来的军功,在岭南是获取不了太多的。”

起身走到舆图前,黄品抬手点在上边,先看了看帐外,压低声音道:“中原一旦有变,岭南隔着九原与河西十万八千里。

根本没处去借外力不说,想要北上也要家里安稳才行。

而那些老屯军,就是岭南的镇石。

不然……”

黄品没解释完,黄文海快步走了进来,打断道:“公子,任将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