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铭点点头,笑问道,“嗯,不错,那你觉得如何才能把这些富户的钱掏出来呢?”

“这个.....”

张文眉头紧锁,这一时间,他还真有点想不明白。

但很快他好似抓到了什么。

“陛下,我知道了,不是富户不想花银子。

而是此前根本没有值得他们花销的地方,宅子他们有了田产他们也不缺。

吃喝不愁,更有下人伺候,也就负担这些开销足以。

如此自然就不想花银子了。”

不错,说到这里,张文算是说到了重点。

这会张文也算是想通了。

的确,富户士绅们不是不肯花钱,而是没必要了。

对平头老百姓而言,哪怕他们有钱了,他们依旧有许多没有体验过的,他们后续依旧会有许多地方需要花钱。

但富户不同,他们田有,房子有,甚至有好多套房子。

并且以往他们那些良田每年还能带给他们惊人的财富。

甚至每年佣人以及吃穿住行的开销还远远抵不过每年粮食的收益。

一来二去,钱反而越来越多,没地儿用自然只能找个地方存着。

“陛下,微臣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是想要让这些富户乡绅购置您这宅子?”

“不错。”

“可是陛下,这些富户乡绅他们并不缺啊!”

这是张文最费解的。

宅子是富户最不缺的,哪怕他们甩卖了一些,手里依旧有好几套宅子。

赵铭也不急着解释,而是起身背着双手朝书房走去。

“且随我来吧。”

两人进入书房,也不等落座,赵铭指了指墙壁上挂着的大乾地图。

没错,现在赵铭这书房,已经没了柳文和当初的任何文人风雅。

不仅正中间摆放着一张之前的模型桌,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大乾地图。

唔....这幅大乾地图还是最新制造的,就是将安平县和浮山县两份地图结合起来重新绘制到一张纸上。

“这里是那些大户人家住的地方,而这里你知道是哪里吧?”

\"回陛下,此乃以前进城务工那些乡野之人聚集的窝棚区。\"

“那些富户想要甩卖的房产就是这两者接壤所在吧?”

“是陛下!”

张文点点头,事情的确如此,以前那些富户也无所谓,反正他们也不住那里。

那些宅子他们都是用于出租,而眼下房价下跌,那些靠近窝棚区的宅子就沦为率先抛售的目标。

“朕率先要推倒重建的就是这一大片区域,不仅囊括那些宅子,还囊括这些窝棚区。”

“陛下,那这些窝棚区的百姓....”

“让他们搬了每人按情况补偿一些钱财。”

“是陛下,只是陛下,微臣还是想不通,怎么让那些富户主动掏银子重新购置宅子?”

“放心,此事先这么做,之后你就知道了。”

赵铭决定卖个关子。

次日,一大早——

谭莽是窝棚区的一名住户,早在五年前他就从乡下进城投奔亲戚。

结果刚进城,亲戚就死了。

据说是给东家换瓦片的时候摔死了,东家不仅不赔钱,还说晦气甚至索要钱财。

好在对方也就说说,只是谭莽投奔亲戚之事算是泡汤了。

本想跟着亲戚一起干,离开村子的时候他还放出了豪言壮志,说什么一定要娶一个城里媳妇回来,以后就留在县城里不回去了,还要把老娘接回来。

现在大话都说出去了,他又好面子,无奈只能寻了个零工干着。

每日苦哈哈的累死累活赚不到几文钱,只能勉强不饿死。

好在窝棚区这边,每月租金只要十文钱,咬咬牙就这么过了三年。

只是后来村子里有人带话,说是他老娘病了。

请了个假,急匆匆回去,好在老娘只是老毛病犯了。

可老家田也没了,留着老娘在村子里又没个人照应,属实不行。

无奈只能将老娘接过来,只是又是过了两年,不仅工钱没挣到多少,挣到的全都给老娘治病去了。

三十有二,事到如今却一事无成,每每想到,谭莽都是一脸的迷茫。

就他家这条件,别说是成亲,买条母猪回来都买不起。

好在就在两个多月前,这儿当家做主的那什么大乾皇帝陛下突然颁布新政。

谭莽的日子一下子变好了。

先是他发现东家不仅不再克扣他工钱,还将原有的工钱往上提了不少。

甚至能在管饭的同时,每月还能有百文钱。

饶是如此,他还发现一起上工的老伙计,依旧有一些不干了的。

据说是去城外修房子去了,每月听说干得好就有五百文,甚至一些表现优异的还能挣到一两银子。

这消息自然是让谭莽羡慕不已,本来也是打算去的。

只是一来他不熟悉那些泥瓦匠活计,二来是这里的东家也开始涨工资。

每月已经有三四百文,想着又是在城内,离家近还能照看老母亲。

他咬咬牙还是决定继续留在老东家这儿。

但家里却有了一些变化。

首先就是家里没多少装饰品,除了老爹的灵位之外,就是一块长生牌。

上面歪歪扭扭的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大乾皇帝陛下万岁’。

字很难看,但这牌位的木料明明还很新,但是中间部分竟然已经有一些熏黄的迹象。

很显然,这牌位估计是天天在祭拜,甚至偶尔还会来生一根。

就好似生怕赵铭少抽了似的。

其实类似的长生牌在整个窝棚区十分常见,几乎家家户户都立着这样一个牌位。

也全都是自家书写的,因为大家现在都是经常去上张院长的夜课,多少是认识几个字。

关键大家上课都会第一时间询问,陛下的长生牌位怎么写。

往往遇到这种情况,张洞玄总会热情的教导。

“娘,我去上工了,您有事就招呼隔壁的张大婶去东家那边叫我,我马上就回来。”

谭莽肩头搭了一根毛巾,提着工具就准备往外走。

老娘身体不好,时常会犯病,好在附近左邻右舍都是穷苦人,大家都会相互照应一二。

“好好好!唉,对了别忘了给陛下上柱香,咱们可要感恩陛下的恩德啊!

咱们老谭家虽然穷,但不忘恩,陛下的好,咱们不仅自己要记住,子孙后代都得记住,知道没?”

“娘,我知道的,刚刚我就上过香了。好了娘我出去了。”

“好,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