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房车之恋欧洲之旅 > 第2章 圣地漫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圣彼得广场的对称设计,以及四周环绕的巨大柱廊,让两人感到仿佛被温柔的双臂紧紧拥抱。广场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和游客们穿梭其间,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各种表情——敬畏、好奇、虔诚……

圣彼得广场(St. peter's Square)位于梵蒂冈城的心脏地带,是连接圣彼得大教堂与外界的宏伟入口。这个广场不仅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宗教聚集地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艺术象征,由着名的意大利建筑师贝尼尼在17世纪设计。

广场的设计非常独特,中心立有一个古埃及方尖碑,四周被一个巨大的柱廊环绕,形状像两臂张开拥抱来访者。这个柱廊由四排巨大的多立克柱子组成,共有284根,顶部装饰着140尊圣徒的雕像。柱廊的设计寓意着天主教会拥抱全世界的信徒。

广场上的方尖碑原本位于埃及,后被罗马帝国皇帝卡利古拉运到罗马,最终在1586年被教宗西斯都五世移至当前位置,作为基督教征服异教的象征。方尖碑的两侧还各有一个喷泉,与方尖碑一起构成广场的中心点。

在圣彼得广场上,程澈和悠悠慢慢走近了屹立于广场中心的梵蒂冈方尖碑。阳光透过蓝天,将光芒洒在这块古老的石碑上,使其看起来更加庄严神圣。方尖碑不仅是广场的地理中心,也似乎是这个宗教圣地的精神支柱。

悠悠抬头望向方尖碑,不禁感到了一种渺小。

\"看起来好高啊,\" 悠悠不自觉地说出了心中的感受,她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方尖碑的顶端,随着视线的不断上移,心中竟然悄悄升起了一丝恐高的感觉。尽管她的双脚稳稳地站在圣彼得广场的地面上,但那种仿佛自己正站在高空中,仰望着下方的微妙感觉,让她不由得轻轻颤抖了一下。

\"这么高的东西,从下往上看,感觉真的有点…吓人。\" 悠悠轻声地向程澈透露着自己的感受,同时试图通过调整呼吸来平复那突然升起的轻微恐惧感。

程澈转头看向悠悠,轻笑着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她的手,给予她安慰和支持。\"别担心,我们脚踏实地,\" 他温柔地说,\"但是,这也让我们更能体会到这座方尖碑的非凡之处,不是吗?它不仅在物理上高耸入云,也在精神上给予我们许多思考。\"

悠悠听着程澈的话,心中的那份微妙的恐惧感慢慢地平息了下来。她再次抬头望向方尖碑,这一次,她试图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欣赏它。她想象着那些古埃及的工匠如何精心雕刻这座碑,以及它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旅程,最终站立在这里,成为连接天地的象征。

梵蒂冈方尖碑(Vatican obelisk)位于意大利罗马梵蒂冈城的圣彼得广场中央,是一座古埃及方尖碑。这座方尖碑原本立于埃及亚历山大港附近的希里阿波利斯,后在公元37年被罗马帝国皇帝卡利古拉运到罗马,作为尼禄马戏团的一部分。1586年,教宗西斯都五世下令将其移至当前位置,作为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的中心。

梵蒂冈方尖碑高约25.5米(不包括基座和十字架),如果计算基座和顶部的十字架,总高度约为40米。它是罗马现存的少数没有铭文的古埃及方尖碑之一,也是梵蒂冈城的显着标志,代表着教宗的权威和基督教对异教的胜利。此外,它也是世界上唯一由一位教宗(西斯都五世)亲自监督移位的古埃及方尖碑,象征着宗教和历史的交融。

程澈和悠悠站在其脚下,望着这块从古埃及远道而来的巨石,心中充满了对它过往历史的好奇与敬畏。

方尖碑的故事始于遥远的古埃及,当时它被竖立在太阳神庙的辉煌之中,作为对太阳神的崇拜与敬仰。数个世纪过去,它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替,直至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的皇帝卡利古拉将其运往罗马,成为尼禄马戏团的标志。

程澈说着:\"这块方尖碑穿越了整个地中海,从古埃及的沙漠,经过波涛汹涌的海洋,最终来到了罗马。它的旅程本身就像是一部史诗。\"

悠悠的目光在方尖碑光滑的表面上游移,试图从这片冷硬的石面上,读出那段跨越时空的旅行故事。

直到1586年,这座方尖碑经历了它最为重要的转折——教宗西斯都五世下令将其从尼禄马戏团的原址移至圣彼得广场的当前位置。这一决定不仅是对方尖碑物理位置的改变,更象征着从异教文化到基督教文化的转化与继承。

悠悠接着话:\"昨天在我查资料的时候看到资料说,移动这块巨大的方尖碑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据说,为了确保它的安全转移,西斯都五世下令罗马市民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沉默,以免任何噪音干扰工程师的指挥。\"

\"虽然这个国家很小,却拥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故事诶。”

悠悠的声音变得有些沉思:\"恩,尽管梵蒂冈是一个主权国家,它的国境线却不是通过高墙或者铁丝网来保护的。相反,这里的边界,更多的是由信仰和尊重所维护。\"

程澈好奇地看着她,他们慢慢走过一处小径,两旁是修剪整齐的绿篱,偶尔可以看到一块块标示着国界的小石碑。这些石碑简单低调,如果不是仔细寻找,很容易就会忽略它们的存在。

\"梵蒂冈的守护者,是一支名为瑞士卫队的小军队。\" 悠悠继续说,\"他们身穿色彩鲜艳的制服,负责守卫教宗和梵蒂冈的安全。但你知道吗?瑞士卫队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象征,更是梵蒂冈文化和传统的一部分。\"

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处可以清晰看到瑞士卫队的岗哨。站在那里的卫士,身姿挺拔,面容严肃,彩色的制服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鲜明。程澈不禁为这种严肃中带有一份历史沉淀的美感所吸引。

\"而且,\" 悠悠低声补充,\"梵蒂冈虽小,却拥有自己的邮政系统、广播电台,甚至有自己的银行和药房。这些都是国家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梵蒂冈独特的文化符号。\"

程澈听后,感叹道:\"原来,梵蒂冈保护自己的方式,我想这种保护方式,比任何高墙都要强大,因为它触及的是人心。\"

他们走过瑞士卫队(Swiss Guard)的岗哨,他们又好奇着为什么是瑞士卫队?原来瑞士卫队作为梵蒂冈的岗哨,其存在有着悠久且独特的历史背景。这支精英部队成立于1506年,由教宗朱利叶斯二世创立,目的是提供给教宗和梵蒂冈城国安全保护。之所以选择瑞士人,是因为当时瑞士雇佣兵以其忠诚、勇猛和军事技能而闻名于欧洲。

瑞士卫队的成员必须是天主教徒的瑞士公民,他们除了要承担保卫教宗和梵蒂冈城国的任务外,还要进行礼仪性的护卫和参与重要的宗教和国家活动。这支部队不仅是世界上最小国家的正规军,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军队之一。

瑞士卫队的制服非常独特,色彩鲜艳,设计上结合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元素,据说这些设计由米开朗基罗本人提出,尽管这一点有一定的争议。不管怎样,这些制服成为了梵蒂冈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片被精神和文化守护的土地上,程澈和悠悠深刻体会到了国家不仅是地理上的界限,更是心灵上的家园。

接着他们将走进那座象征着天主教精神中心的宏伟建筑:圣彼得大教堂,探索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教堂,感受其独特的宗教艺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