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梁臣美景夜公子 > 第209章 弹劾与诡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微臣,御史台御史杨兴文有本启奏。”

“杨爱卿,有事奏来。”

赵钦在龙椅上坐正了一些。

“微臣弹劾宁北军将军太子少傅秦牧玄,贪赃枉法收受巨额贿赂,包庇蓄养朝廷重犯,结交藩王,私造兵器,勾结江湖门派。等五条大罪。”

“哦~~~”

杨御史一语惊人,朝会瞬间炸锅了。

文武百官都在小声议论,不时的有人张望,被弹劾的秦牧玄是否有来上朝,站何位置?

很快就找到了武官班列最末尾的那个高出众人一头的现眼包。

五条大罪,随便挑出一条来也够让这秦将军罢官去职的,数罪并罚抄家杀头也足矣。

无数目光纷纷聚集而来,秦牧玄自然是岿然不动,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忠臣做派。

这不是几日来给府宅开水陆法会的秦将军吗!这才风光几天,看来这凶宅果真够凶,妄戒大师的法会也压不住这灾厄,以后那宅子估计白送也没人敢住了。

众人皆暗自惋惜,多好的翩翩少年郎,人品相貌俱佳,本还想着能和他攀个关系呢,幸亏没那么做,搞不好会被牵连的。

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就是听到消息就可以上奏,无须证据,说白了就是可以乱咬人。但那只针对小官小吏,对于秦将军这种军中高级将领,还是立有大功的军中新贵则不同。众官知道,杨御史如此参奏秦将军,那是往死里得罪这将军,没有真凭实据的话,除非他脑子抽抽了,怎敢如此。

众官不禁又看向了龙椅上那位,御史是可以乱咬人,但一旦咬错人,下场也会很凄惨的。没有足够分量的人撑腰或者天子私下授意,御史也是不敢以如此大罪参奏朝廷重臣,难道说是陛下......也想整治秦将军?

赵钦面无表情,冷道:“秦将军,来了吗?”

“陛下,微臣在。”

秦牧玄手抱玉圭缓步走出班列。

“秦将军,杨御史弹劾你的罪状,你可认?可有话说?”

“陛下,微臣可否问杨大人几句话。”

“准。”

赵钦一挥手,身体前倾,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杨大人,你说本将贪赃枉法可有实证?”

秦牧玄向杨御史一拱手问道。

“当然有,先说贪赃,秦将军一到京城便接受镇北侯府一万两纹银,举办水陆法会公然接受贿赂,总计数额巨大。这些都是有具体记录在的,一查便知。再说枉法,同样是秦将军一到京城还没入城就在城郊月华楼持武力抢劫兵部武选司郎中陆大人独子纹银一万两,且第二日又公然在兵部衙门前闹事,借机敲诈陆大人五千两银子。此事人证颇多。本官参秦将军贪赃枉法有错吗?”

“陛下,这是微臣搜集的人证口供,皆有人证按压手印,还有兵部武选司郎中陆大人的参奏文书,请陛下参阅。”

杨御史从袖带里掏出一沓文书来,面向皇帝,双手呈上。

赵钦看了一眼内侍官,那内侍官小跑着下了御阶,从杨御史手中接过文书,又迅速跑回御阶,双手将文书呈与赵钦面前。

赵钦接过文书,快速翻阅了一遍,果真张张都有签字画押。

赵钦把文书往旁边一丢,面带愠怒地说:“秦将军,有凭有据,你还有何说法?”

秦牧玄面容镇定,此刻正睨向杨御史,稳声说:“法会上微臣是收了银子,可那都是众官恭贺微臣乔迁之喜的啊,算不得受贿吧。

“镇北侯府给的一万两也是借与微臣的,微臣刚到京城人生地不熟,作为微臣的上官司徒大将军借给微臣些银两以供使用不过分吧。

“再说那月华楼之事,是那陆衙内欺辱微臣娘子在先,微臣教训一下合情合理,在微臣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下,陆衙内浪子回头痛改前非,并给予微臣一万两以示酬谢。至于陆大人的那五千两,则是陆大人感激微臣帮他教育逆子,最终使得逆子成才的酬谢。杨御史,陆衙内最近在京城的表现,京城百姓可都有目共睹的,是不是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了。”

“靠~~”此时百官皆在心里大声喊出了这个字。

这秦将军质疑受贿还情有可原,毕竟连皇帝陛下也给银子,虽说多了一些,但那是百官默契,没人提,也不敢提。

后面质疑枉法就纯属胡说八道了,你秦将军武力过人谁人不知,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拉倒吧,恐怕陆衙内当时不掏银子都没命回家了;那陆大人的五千两教育逆子酬金就更扯淡了,这事当日很多人都曾在兵部衙门口见到,还不是借兵部无能之事要挟陆大人,搞不好还是用陆衙内的性命来威胁陆大人也说不定。难怪那京城一霸陆白脸最近会如此老实。

这秦将军年纪轻轻就如此伶牙俐齿,如此.....不要面皮,哎~~真是....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秦牧玄向龙椅上的赵钦躬身道:“陛下,陆大人为官清廉,一定是别有用心之人威胁陆大人参奏本官,请陛下明察。”

末了还怒视一眼杨御史,暗示他就是别有用心之人。

那杨御史也是不慌,好像早就预料到秦牧玄会如此诡辩。

“秦将军,乔迁贺礼不算受贿不假,几十两,百十两的可以理解,谁家乔迁礼有上万两的。”

众官纷纷抿紧了唇不做声了,这个杨御史好胆色,这是要连陛下一起捎进来的节奏啊。有胆!祝你好运。

坐在龙椅上的赵钦回身坐直,手指扣紧,脸色不佳,只是忍着不便发作罢了。

“冀王,恭王,肃王都给秦将军封了超过万两纹银,这还是贺礼吗?这不是公然贿赂是什么,这不是结交藩王是什么?秦将军,八月十三夜将军与冀王殿下在栖凤楼密谈两炷香时间,这事儿该如何解释?”

“看来杨大人当晚也去栖凤楼玩啦。”秦牧玄啧啧感叹道,“杨大人,你年纪也不小了吧,还真是宝刀未老啊。”

秦牧玄似乎抓住杨御史话里的某个重点反唇相讥,下边一众官员鼓腮忍住眉眼间的笑意。

“秦将军,这里是朝堂,注意体统,老夫在问你话,别故意转移话题。”

杨御史吹胡子瞪眼,老脸有些微红,也不知是气的还是心里有鬼。

“敢问杨御史,咱梁国律法中是否规定乔迁礼具体的数额?”

“这.....”

杨御史一时语塞,律法还真没这种规定。

“至于本将和冀王殿下谈些什么,实不相瞒,本将最近手头拮据,只是想着同冀王做点生意,做点生意不违反朝廷规矩吧?至于是什么生意嘛,相信大家不久便会知晓。生意契约就在本将家中,如有必要可供翻阅。哦,对了。与冀王当日谈生意的草约也在,可一并翻阅无妨。”

“你......强词夺理。”

秦牧玄忽而扬声道:“试问朝堂诸公哪位家中没有在外做点生意的?”

“我......”

他语未出,秦牧玄旋即又沉声道:“大人,别告诉本将,你只靠朝廷俸禄过活。”

“你....胡搅蛮缠。”

杨御史被秦牧玄一阵抢白,老脸一阵红一阵白,他的头略微后仰而后拜向赵钦,哑声道:

“陛下,这秦牧玄手下有两个亲兵,一个叫胡彦生,一个叫胡彦有,二人乃是朝廷多年通缉的重犯,夜影司指挥使曹大人在查抄前随州太守陈贯一家时,发现了陈太守指使这二人犯下多桩重案的证据。现如今这两人就躲在开元楼里,陛下可派人前去抓捕一问便知。

“这秦牧玄在与北凉一战中还私造了各种兵器,其中不乏威力强大的攻城利器,皆有据可查。而且在随州城时秦牧玄还私下勾结江湖门派,虽说太清剑门为朝廷认可的门派,但身为朝廷将军,私下勾结并且加入江湖门派,也属国朝之大忌。还请陛下明察啊!”

杨御史孤注一掷,一口气爆出了其他几条罪状,企图一击打垮秦牧玄。

殿内肃静无声,百官的灼灼目光再次投向秦牧玄,想看看他还能怎样诡辩过去。

秦牧玄挑了挑眉,神色依旧平静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