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 第355章 马家庄宣纸一家独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5章 马家庄宣纸一家独大

御史台。

陈大强和魏大鼻等人,全都挤在御史大夫的办公大堂。

他们每人手上都拎着一小袋银子,里面装着的数量不等,多的有8贯,少的也有1贯。

王剪身子靠在长椅上,笑眯眯地说道:“宣纸被劫这个案件,你们破的非常漂亮,就连陛下都夸赞你们了。”

“都是王大人领导有方。”

这帮人连忙拍王剪的马屁。

王剪笑着说道:“你们的才能陛下和百官都看在眼里,继续加油保持。”

“是,大人!”

众人再次齐声回答。

这帮人确实有能耐。

在刑部、蒲州刺史等多方,查询多日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

没想到他们这帮新赴任的御史,在短短几天内就破了这个大案。

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这几个书商以往的犯罪经历,全都扒出来了。

当李世民听到他们破案的手段时,脸上也是露出震惊的表情。

虽然无耻了一些,但是效果极佳。

同时李世民对王剪也进行了一番夸赞,说他看人的眼光准。

原本朝中一些大臣还在背后非议王剪,说他以权谋私的人,全都闭嘴了。

战斗力这么强的御史,他们当了这么多年的官,也是头一次见。

上朝的时候,不再有人敢主动招惹王剪,就连长孙无忌和侯君集都低调了。

王剪本上就是一只猛虎,现在手下又多了一帮饿狼。

得罪王剪,如果被这帮御史台的人查,那结果可就难以预料了。

长安城的几个大书商,以及蒲州的一众山贼被灭掉后,除了朝廷引发不小震动,民间更是引起巨大的波澜。

接下来几天,整个长安城瞬间引起了舆论狂潮。

无数酒肆茶馆,都在议论这件大事。

“你们听说了吗,陆长庚、殷巢、麻蔺子这个大书商,全都因事被杀头了!”

“听说了,我早上还特意去看,陆家、殷家和麻家商铺,全都关门了。”

“朝廷做的对,把这几个人处理了,为民除一大害。”

不管有没有被这几个大书商欺压过,听到这个消息的百姓都会骂他们几句,每个人都是一副深恶痛绝的表情。

在很多人心里,这些人就是靠欺压百姓,为富不仁才发家的。

现在他们落得如此凄惨下场,百姓们谁不幸灾乐祸。

这几个大书商被灭掉以后,整个长安城就只有马家庄宣纸铺一家店。

一时间,读书人全都涌去购买纸张。

从山贼手中拿回来的400余车宣纸,扣除朝廷定下来的200车,其余200多车宣纸在短短两天内,卖的一干二净。

县公府邸。

王剪对马大蛮交待道:“大蛮,这几天我准备在长安建造造纸厂,你回去马家庄以后跟三爷他们说,在明年3月,派200对夫妻来长安。”

“你下一次运送纸张过来的时候,把长寿伯带过来,造纸厂还是交给他安排建造。”

原本王剪想让他们在今年内过来,可按照现在的建造进度,今年内是没办法建造好造纸厂。

而且造纸厂和普通作坊不一样,它的功能区大小比例,要求极高。

马大蛮脸色严肃说道:“老爷放心,我记下了。”

接下来几天,王剪经常带人在长安城内到处溜达,在挑选造纸厂的位置。

造纸厂需要水源,以及需要远离百姓居住的房舍。

最后王剪在长安城郊外,买了上百亩荒地。

这片地属于碎石滩,而且荒草丛生,不适合栽种。

但是用来建造造纸厂却极为合适。

因为旁边有一条大河,这个位置处于长安城的下游,不影响百姓饮用水。

九月下旬。

马大蛮等人再次拉了420车宣纸来长安,而且他还把马长寿带了过来。

“长寿伯,几个月不见,变得富态了不少了。”王剪微笑着说道。

现在的马长寿,跟去年一个干瘦中年人,完全不是一个样。

整个人肥了一圈,而且身上穿着都是名贵布料做的儒袍。

马长寿态度和以前一样回道:“老爷,你说的没错,马家庄天天在大鱼大肉,大家都胖了。”

“我这还算好,三爷、福伯和陈工他们,全都胖了一大圈。”

心中没有忧愁,吃得好睡得香,想不胖都难。

寒暄几句,王剪直入话题:“长寿伯,叫你过来,是想让你指挥造纸厂的建造。”

“布置和大小,就按照现在马家庄的造纸厂来吧。”

顿了顿,王剪想到建造造纸厂所需要的砖头,于是继续说道。

“砖头我来想办法,其他的都交给你了。”

“建造需要的银子,你去找马家庄宣纸铺拿,我会提前跟他们打好招呼。”

马长寿点了点头:“老爷放心,建造造纸厂这一块,我的经验无比的丰富。”

“长寿伯的技艺,我自然一百个放心。”

王剪笑着说道。

马家庄宣纸,质量好价格低,而且没有了竞争对手,在在长安城一家独大。

现在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王剪对建造造纸厂,非常着急。

安顿好马长寿以后,王剪直接去印刷作坊找将作少监何伦妥,以及印刷作坊主事王天二。

“王兄。”

“老爷。”

何伦妥和王天二看到王剪走过来,两人连忙迎上来,并亲切地打着招呼。

王剪朝他们摆了摆手,直接说明来意。

“红砖生产,现在每天有剩余吗?”

“有,因为开的烧砖窑比较多,每天都剩余不少砖头。”

何伦妥作为将作少监,负责的是建造相关事宜,因此烧砖窑也是他来负责。

王剪点了点头,并没有马上回答。

他眯着眼看了一眼正在建造印刷作坊的工地,又看到一旁的空地上,堆满了小山一样高的红砖。

按照他们这个建造进度,每天消耗的砖头数量,确实比不上烧制的速度。

于是王剪对何伦妥说道:“何兄,马家庄要在长安郊外建造一个造纸厂,需要用到不少用砖,就从朝廷这里买吧。”

长安城不是马家庄,不能随意开烧砖窑。

红砖的价格不贵,直接买现成的性价比最高。

听到王剪的小要求,何伦妥不假思索就答应下来。

“王剪,你需要多少红砖,我给你提供多少!”

“好,何兄爽快。”

王剪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带着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