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张月票、推荐票,虽然这玩意对扑街书没啥用!主要看看还有那些书友在一直追。
——
准备了两天后,朱由检带着内阁阁臣和六部尚书,在京东车站,坐着轨道车赶到通州去开会。
会场是通州府衙的大堂,对于一个县级衙门来说,一下子涌入这么多军政首脑人物,大堂显得有些局促了。
等众人在大堂临时摆的小板凳上坐定后,朱由检开口说道:“此次会议的内容,想必大家应该有所耳闻。朕就直接说事了,首先说说为何将大会的地点选在通州而非京师。选择在通州开此次会议,一是这里相对靠近前线,二是朕要想大家传递一个理念,时代不同了,咱们治国的思维也要不同了,要摆脱以前那种安坐京师四平八稳的办事风格,诸位要习惯于动、习惯于变化。”
你不是直接要说事吗?怎么开篇就说了一堆废话,直接说事不行吗?底下有人不由默默地吐槽起来。
“好咱们开始进入正题,密云厂务区的战事,虽然已经结束,但其影响不容轻视。朕认为此战是我大明少有的军民协同作战的典范,尽管在过程中很多表现不够完美,但从结果来看,依然是一场完胜。通过此战,我们能看到军民协作是能取得意向不到战果的。当老百姓和军人站到一起的时候, 我们打赢战争的可能性就大为增加, 是也不是?”
皇帝都这么问了,难道咱能说不是吗?参会人员异口同声的答复到:“是!”
“军民相容、军民一体是朕对以后大明的期许, 军离不开民、民亦离不开军,大明的军队是全天下大明子民的军队,大明的军人也必须出于全天下子民。以前大明军民两张皮的事,从今日起要彻底改观!朕不想再听到什么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以及什么读书人才是好男儿的屁话。”
目光如炬的扫视了一眼参会的众人后, 朱由检继续说道:“这几句话,朕认为是打断了吾汉民的脊梁骨。民富国强、兵精民丰、崇文重武,这几样一个都不能少,朕都要!武不强何以立国?文不盛何以治国?百姓人人不当兵?谁为国家流血牺牲?拳头和真理一样重要, 你没有拳头谁能安心听你的真理?当年蒙元、金辽屠虏我汉民的时候?人家能听我们讲道理?还不是太祖带着强兵恢复中华后, 道理才有人听?”
崇文重武、拳头和真理一样重要?皇帝这番话说的还真是挺霸气。弄的参会的不少文臣都有些神情激动,更不要说参会的这些武将了。
参会的周延儒老眼睁的斗大,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英主在讲这番话。十几年了, 经过了这么多变故,皇上终于成长成了一位有思想、有格局的成熟帝王,大明中兴看来是真有期望了。
“下边朕说说军民一体、军民融合的具体措施。军事大学自今日以后,与其它的几个大学一样招收生员,军校生一半来源于军伍,一半来源为生员。为了解决有可能出现报名人员不足的困境,前五年军事大学招生有优先权,凡是被军校选中的的生员, 需应招入学, 拒绝入学者取消任何入仕和当教师的资格。”
什么?还有强征入军的要求?这不是胡来吗?生源可是国朝的宝贝啊。底下的不少文臣正要出言表示异议。
朱由检摆了摆手继续说道:“第二、全天下百姓的子弟皆有入伍参军的义务,凡是拒绝入伍的子弟取消一应国朝福利待遇。第三、国朝兵制自今年起实行复员制度, 所为复员是指凡参军满五年, 即可根据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由兵复民。复民之兵,国朝按起军中资历安排相应民职。普通士卒优先考虑在各级衙门当普通吏员, 以及在各官办、宫办场所当职员。军官复员, 则对应相应品级安置在官衙机构为官。尉级对应从八品到七品, 校级对应六品到四品皆为正品, 将级原则上不复员,但特殊情况下亦可武职转文。”
讲完这话后, 朱由检有意停顿了一会,让大家消化一下后再说。
参会的将领们对复员制虽然听的稍微有些糊涂, 但并没有什么大的震动,不当兵了转成文职似乎也不错?皇帝当初就给他们说过,要让他们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现在看来是要兑现承诺了。话说回来、将级军官不复员,也就是说复员制似乎与他们这些高级将领没啥关系。
文官们就不一样了,刚开始听到说军事大学有优先录生源的资格,他们都快炸了。但有了复员制后,似乎这事可以商量一下。参军确实有生命危险,可从军校结业后生员们大小也是个军官, 危险系数相对低了不少,另外军官升职快, 这是谁都知道的情况,所以说这事有利有弊并不是完全无法接受。
“陛下、军事大学优先录用学员,怕是会将国朝的优良士子全招进去, 老臣担忧其它职差无好苗子可用啊。”周延儒第一个站出来说出了他的小担忧。
他这是担忧没好苗子可用吗?他这是担心军校招生不讲理,将他们的子弟全给招进去。
“太师也莫要太过担忧,虽然军校有优先录用权, 但不是随便用的,首先是在主动报名的人招不够的情况下才会行使这个权利,其次是被其它大学已经录取的生员可享有一次拒招权。实话说,军校一年招的学员总数并不会太多,不会抢多少生员过去的。”实际上刚开始朱由检不想让军校去抢人,人招不够,就多分些名额给军中,但话必须得这么说。等他们体会到军校的好之后,还怕招不够人?
“陛下、复员军官若是太多的话,没有职品安置怕是不好?毕竟其它大学的生员朝廷也要安置职位的,高品官员的职差同样很紧张。”周延儒又说了一个小担忧。
“军官也没多到烂大街!你们文臣别以为人家军官有多想要复员!国朝将来平天下后,有大把职差空缺, 朕还怕多数军官不乐意去干这些差事哪。每年复员的军官并不多, 哪怕是有百万兵, 一年下来也最多有个一两千人而已, 莫要太过担忧这事。朕制定复员制度, 主要是让普通士卒复民后有个着落, 同时也是为解决民间势力人家把持吏额的顽疾。从过军的人,为国出过力也受过国恩,还能流派,是最合适当吏为国效力的群体。现下军中文教盛行,他们为吏干差不会耽误事,这样一来还提高了为吏的门槛,免得一些不为国效力的人沾朝廷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