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见时辰已到,便拍下案板,随后一阵“威---武---威----武——”的声音响起,整个大堂立即一片安静。
这次堂上坐着的有县丞,主簿,还有负责记录案件的文书。
至于张师爷则坐在一个角落,安静地观察四周,顺便在孙山遇到困难的时候出谋划策。
因为堂审土匪,在小小的沅陆县算得上一件大事,县里的不少所谓知名人物也到来。
孙山看了一个大概,看到那天迎官礼中有不少人也来看戏。
至于孙家护卫更是占据有利的位置,看孙山如何升堂。
孙草根和孙黑炭还帮忙维持秩序,好让吃瓜群众不要越界,免得冲击到孙山。
孙大力和孙定南则眼观四方耳听八方,看谁都像可疑人物,要是有人浑水摸鱼冲了进来,对孙知县图谋不轨,两人就立即护驾。
虽然两人也不知道谁会对孙山行刺,但神经病时常有,有些人的行为不能用常理解释。
桂哥儿则躲在公堂后面准备茶水,万一孙山审案审着审着口渴,找水喝怎么办?
他家山哥可一刻都离不开自己呢。
孙山看着乌压压的吃瓜群众,说不紧张是假的,但紧张也要硬着头皮上。
想当初殿试,走进皇宫都没那么紧张。
面对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孙山的手不由地抖了抖。
艾玛,人生第一次,难免不着调,希望等会能正常发挥。
审案要有原告和被告,可这次审的土匪比较特殊,被告好找。
原告就是孙山,王季钧,以及见土匪就遁的大小魏镖师。
孙山大声地说:“将土匪拿上来。”
这话一出,衙役先将三个奄奄一息的土匪捉了上来,并且三个土匪还带上重重的脚链。
一看这装扮,就是重刑犯。
孙山嘴角抽了抽,土匪不要说站起来,跪也跪不了,软瘫瘫地瘫坐在地上,眼睛泛白地看着孙山。
那恶毒的眼神跟孙山的过山峰眼睛有的一比。
孙山丝毫不畏惧,要比恶毒,谁怕谁。
三个活着的土匪捉了上来后,衙役又把死掉的土匪抬了上来,并且一排一排地整齐排列,看起来怪渗人的。
土匪尸体这么一排上来,吃瓜群众“哇——哇——”地大叫一声,立即往后面弹出几米的距离。
一线吃瓜群众往后退,后面的吃瓜群众反应不过来,所以现场出现一片混乱。
不少蛙叫声,尖叫声响起来。
“谁,谁踩我——”
“谁,谁摸了我的屁股——”
“哪个混蛋,把我的发型打乱——”
声音一阵接一阵,整个公堂像极了菜市场,吵闹声,叫骂声,打骂声不绝于耳。
的亏孙山禁张儿童青少年禁入,要不然看到那么多尸体,说不定今晚回去做噩梦。
一阵一阵的吵骂声把孙山吵得头疼,如果能选择,孙山肯定把这些吃瓜群众叉出去。
但为了立威,为了让百姓们知道自己的英勇剿匪,只好忍忍忍!
孙山拿起惊堂木一拍下去,结果吃瓜群众依旧在吵闹。
有些想跑路,但因为太想吃瓜,只好捂住眼睛透露一条缝隙继续吃瓜。
有些则对土匪尸体发出阵阵惊呼,还得出结论这些土匪死得好惨烈,脑瓜子都变形了。
有些则感叹知县大人不愧是知县大人,十几个土匪竟然杀光光,小小的身板,大大的力量啊,也不知道知县大人是不是吃了大力丸。
有些则讨论起来幸好还在初春,天气还冷,所以尸体只发出隐隐的臭味,要是大夏天,早就钻出尸虫来了。
不少吃瓜群众中有妇人,看到一地尸体,惊叫连连,等再注视到孙山后,更是连连拍胸膛。
连连发出声音:想不到啊,想不到啊,想不到年纪轻轻的孙知县竟然如此“心狠手辣”。
这么凶残的土匪也能对付。
艾玛,实在太可怕了。
孙山又连续拍了好几下惊堂木,加上又衙役和孙黑炭等人的呵斥,吃瓜群众才彻底安静下来。
孙山想着第一次升堂,就原谅这些吵闹的群众。
要是下次再升堂,还那么吵,直接让衙役叉出去。
传完被告,就传原告。
于是孙山又喊道:“把王季钧,魏大忠,魏小敏,汪贵传进来。”
很快,孙山喊的四个人就被传进来。
其中王季钧,和汪管家是被抬了进来,大小魏镖师则自己走了进来。
四个所谓的“原告”传了进来后,吃瓜群众又发出一阵一阵地尖叫声。
不过沅陆的百姓只认识王季钧,所以朝着王少爷吃瓜。
百姓甲兴奋地说:“看看,我都说王小四被土匪打断腿了,看到没,我可没说谎。”
百姓乙眼里流露出幸灾乐祸,笑呵呵地说:“这王小四也够倒霉,竟然遇到土匪,呵呵,土匪可不管你姓王,还是姓张,见到肥羊就宰了。”
百姓丙指了指王季钧的腿,语气略有点遗憾地说:“怎么只伤到小腿,手脚,头啊那些没伤到的?这不应该啊,土匪那么凶残,怎么不再砍几刀的?”
这话被王家人听到,气得吐血,恨不得把吃瓜群众丙抹脖子。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是嫌少爷伤得还不够重吗?
他们家的少爷差点就要变成瘸子了。
如果百姓丙知道王家人的想法。
肯定会回应:没错,就是嫌弃王小四伤得不够轻。自己倒是跟王小四没仇,单纯仇富而已。
呵呵,有钱人倒霉,他就开心。
百姓丁指了指坐在高堂的孙山,低声地说:“这个王小四运气好啊,竟然运到咱们的县太爷,艾玛,的亏有县太爷,才保住性命。前两天,我见到王夫人到沅陆寺祈福,我看就是为王小四祈的。”
吃瓜群众对王季钧议论纷纷,而此时此刻的王季钧想死的心都有。
想不到堂堂沅陆县第一公子,竟然以这样狼狈不堪的方式出现在公堂上,一世英名就这样没了。
王季钧是抗拒上公堂的,只不过孙山给他传递口信后,不得不上。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听到“孙知县”三个字后,就会情不自禁地颤抖,一听到孙知县的命令后,情不自禁地执行。
整个脑瓜子想的是违抗孙知县的命令后的悲催后果。
这不,孙山一让他上来做原告,再不情愿,也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