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我的父亲是司令 > 第392章 堰沟,艰难险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闲聊了一会。

李丰和阎军的谦和让李队长渐渐放松警惕。

再加上有林忠在一旁暖场,现场气氛非常融洽。

李丰看着已经水库底部已经有了一些水,水库的主体结构已经出来了。

“李队长,今年开春栽秧的时候,这水库可以用吗?”李丰期待地询问道。

老李闻言面露苦涩。

“李组长,别说今年了,明年想用水库的水都得抓点紧!”

“还要这么久?”李丰惊疑道。

老李无奈地点点头。

“跟我来!”

一行人跟着老李来到水库底下。

老李指着水库出水口,无奈地解释道。

“你们看,现在水库的主体是出来了,但出水口这些还没弄,水库漏不漏水也不知道,最主要的是,我们还没弄堰沟!”

李丰闻言一愣。

“堰沟?”

林忠连忙帮着解释。

“就是送水的沟渠!”

李丰恍然大悟,梁峰却提出疑问。

“你们为什么不用水管啊?那个多方便!”

李丰闻言不满地看向梁峰。

“要是能用人家不知道用吗?”

梁峰立马尴尬畏惧地低下头。

老李急忙笑着打圆场。

“李组长,这位同志不知道农村的情况,也很正常。”

老李说完看向梁峰。

“我们这很穷,买不起水管子,而且也买不到能供应整个生产队的水管子,水管子也用不了多久,胶的容易坏,铁的买不起也容易生锈,所以只能用土办法,挖个堰沟!”

梁峰尴尬地点点头。

李丰凝重地看向老李。

“李队长,那堰沟要修多久,修多长啊!”

李队长沉思了一下。

“应该有个两公里多,修的话,就我们这三十多个人,修六七个月应该就修好了!”

“这么久啊?”李丰惊讶道。

他们刚刚来的时候,就在路边看到了一些沟渠。

宽度恰好只有半米左右,高度也是如此。整个堰沟呈现出一种规则而简洁的形态,仿佛是经过精心设计一般。

令人惊讶的是,堰沟的底部和四周竟然都被石板紧紧卡住,形成了一个坚固而稳定的结构。

这些石板显然经过了精细的加工和安置,彼此之间紧密相连,没有丝毫缝隙。可以想象,这样的构造能够确保堰沟在使用过程中长期保持良好状态,经久耐用。

即使考虑到对石料的开采、运输以及后续的加工处理等环节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

也绝对不可能需要如此之长的时间才能修好堰沟啊!

难道说,其中是否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李队长闻言连连苦笑。

转过身,指着远处陡峭山峰上的巨石苦涩道。

“李组长,如果是平地,我们抓点紧,一个月修个两公里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你看,那边那一块石头,我们的堰沟要打在那石头上,那块石头就有一百多米,就石头上这段堰沟就要用小半年。”

李丰听到这话后脸上露出惊愕之色。

他毫不犹豫地爬上水库堤坝,瞪大眼睛仔细观察起周围的地形地势来。

只见这个水库位于两座山之间,地理位置相对较高。

而那两座山脉则如同两只巨大的手臂一般将整个水库紧紧环抱其中,左右两侧的山脉上都分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头。

再看右侧那条山脉,也就是计划修建堰沟的所在之处,那里的石头相比之下要稍小一些。

站在坝顶向前望去,可以看到水库的正前方是一片广阔的洼地,其地势明显比更远处的农田还要低出不少。

如果选择从中间通过,那么水流势必会全部灌入这片洼地里。

再看看左侧,那边的石头个头实在太大,而中间地带的地势又太过低洼。

如此一番综合考量之后……

堰沟只能走右边。

从大石头上凿,竟成了最好的选择了。

李丰几人都面色凝重。

缓缓看向老李,敬佩中带着一丝同情。

“李队长,你们这条件太差了!种点粮食太不容易了!”

“就是苦日子过惯了,以前栽完秧,老天爷不下雨,我们就只能在前面这些水坑里,一桶一桶往田里挑,这些年我早就挑烦了,所以在我还能干的动的时候,下定决心修这个水库!”

“我们受了一辈子,不能让我们的娃儿也受苦啊!”老李感触颇深。

李丰满眼敬佩,看着远处巍峨的巨石满脸凝重。

“李队长,你们的决心让我敬佩,但我想问,那石头上的堰沟怎么修啊,硬生生凿出来吗?”

李队长闻言淡然一笑。

“对,我们把绳子绑在身上,另外一头拴在悬崖顶上的树上,用錾子把石头上凿出一些空洞,插入木头,就是一条路了,站在木头上就能凿堰沟了!”

李丰面色紧绷,按照他的估算,那条堰沟离地面至少五十多米,这要是掉下去了,人还能活?

“李队长,这太危险了吧!”李丰担忧道。

李队长笑着摆摆手。

“不危险不危险,我试过滴,稳当得很,就是有点晃习惯就好了!”

李丰心中满是复杂,这么危险的工程,要是让他批他绝对不会同意的。

可眼前这些人,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他们修堰沟的决心谁也想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