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第191章 毕玉林(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明朝那个繁花似锦的苏州城,有一位名叫毕玉林的绝代名妓,她的出现就像一抹幽静的江南烟雨,裹挟着清寒的艳光与神秘。她就像是流水深处的秘密,既有让人遥不可及的冷漠,又流露出几许典雅超俗的倜傥之态。才华与美色齐飞,宛如一轴隽永细腻的画卷,引人驻足,心驰神往。

毕玉林的歌喉犹如山涧清泉,她的吟咏弹唱,总能将人们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境地。她的琴音细腻,宛若雨后荷叶上的露珠滑落,发出轻快的回响。每次拨动琴弦,她的情绪就如同春风掠过湖面,在听者的心田泛起层层涟漪。

尽管毕玉林在风月场中备受瞩目,她却始终保持自己的原则,坚守着卖艺不卖身的底线。她的高洁与冷艳,就像是一朵在淤泥中盛开的莲花,虽然身处污浊,却仍旧保持着自己的纯洁与高贵。那些达官贵人,虽然为她的美貌与才华所倾倒,却也只能在她的冷漠与高傲面前败下阵来。

有一次,一位远道而来的显赫权贵,为博佳人一笑,不惜一掷千金,特意请来苏州城内最着名的戏班子,为她献上了一场精妙绝伦的戏曲盛宴。然而,面对这样的奢华排场,毕玉林只是微微含笑,未曾流露过多激动。她这份矜持与自持,反倒更加让那位权贵为她痴狂不已。

在苏州城外不远的吴江县,孙友富的府邸巍然耸立,门前两座石狮子庄严威武,彰显着主人的尊贵与财富。府内更是金碧辉煌,每一砖每一瓦都透着一种奢靡之气。然而,身为城中首屈一指的富商,孙友富却并不满足于现状。他经营粮食生意,凭借精明的头脑和诚信经营,让自家的粮食买卖日渐壮大,终成一方豪贾。

这一天,孙友富决定前往苏州收购粮食,以扩大自己的生意版图。他站在府门口,身着华贵的锦袍,腰间的玉佩熠熠生辉,显得气度非凡。他回头望向妻子程氏,眼中流露出几分柔情,但更多的是坚定与果决。他知道,这次苏州之行,将是他事业更上一层楼的关键一步。他轻轻捧起程氏柔嫩的手,眼中满是柔情,低声地说道:“娘子,此次苏州之行,我必定会尽快处理完事务,速速归来。你在家要好好保重自己,以及孩子们,我无时不刻不在想念你们。”话语间,满是牵挂与不舍。

程氏偎依在孙友富坚实的胸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而幸福的笑容。她抬头凝望着孙友富深邃的眼眸,轻声细语道:“夫君,你尽管放心前行。我会用心照顾好孩子们,你也要保重身体,期盼你早日归来。”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孙友富的深情厚意。

孙友富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又仔细交代了府里的下人们几句,便带着忠诚的仆人阿福踏上了前往苏州的路途。一路上,孙友富心情舒畅,对于前方的旅程充满了期待。他脑海中不断涌现出苏州的如画美景,诱人的美食,以及那传闻中的美女。尤其是那苏州的美女,他早有所耳闻,心中早已燃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探寻欲望。

当他们漫步经过苏州的一家客栈时,孙友富感到一股倦意袭来,于是决定在这个宁静的客栈里停歇一晚。他们精心挑选了一家环境宜人、干净整洁的客栈,并选择了一间宽敞舒适的包间入住。

进入房间后,孙友富迫不及待地拉着阿福品尝了一顿丰盛美味的晚餐。酒足饭饱之后,两人满足地躺在柔软的床铺上,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夜幕渐渐深沉,四周一片静谧无声。正当孙友富沉醉在美梦之中时,忽然间,一阵悠扬动听、婉转细腻的古琴声如同一股清泉般流淌进他的耳朵,轻轻唤醒了他。他慢慢睁开迷蒙的双眼,用力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然后伸展开双臂,大大地打了个哈欠,这才不紧不慢地下楼去一探究竟。

来到楼下,眼前的景象让孙友富不禁为之惊叹。整个客栈里灯火辉煌,亮如白昼;宾客们喧闹嘈杂,人声鼎沸。在拥挤的人群中间,有位年轻貌美的女子端坐其中,正全神贯注地弹奏着一架古朴典雅的古琴。她轻拨琴弦,手指灵活自如,动作优雅大方。那美妙动听的琴声宛如潺潺流动的溪水一般,悠扬悦耳,令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在场之人无一不被这动人心弦的旋律所吸引,纷纷驻足聆听,并投以赞赏的目光。

孙友富见到此景,顿时眼睛一亮,心中暗自感叹道:“久闻此人琴艺高超,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其相貌更是清丽脱俗,犹如仙女下凡一般,较我从前所见之女子皆更为出众。”此刻,他内心深处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迫切地想要凑近一些,以便能够近距离地领略这位女子的绝世容颜和超凡琴技。

主意已定,孙友富快步走向柜台,对客栈伙计高声喊道:“小二,快替我安排一个离那位弹琴女子稍近些的座位!”言语之间难掩兴奋之情。

伙计打量了一眼孙友富,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凑近孙友富耳边,小声说道:“这位爷,您可真是好眼力。不过小的得提醒您一句,这弹琴的女子虽然美貌动人,但性格却十分清冷孤傲,不好接近。如果您真的想欣赏美女和琴音,小的建议您去苏州城的醉红楼看看,那里有个叫毕玉林的女子,不仅美貌更胜一筹,而且琴技也是一绝。”

孙友富闻言,心中更加按捺不住好奇。他掏出一锭银子递给伙计,笑道:“小二,你说得这么神秘,我怎能不去见识一番呢?带我去醉红楼吧,钱不是问题。”那伙计眼睛顿时一亮,仿佛见到了满天的星星,顿时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连连点头表示同意。他一边走一边还谄媚地对孙友富和阿福说:“两位爷,咱们这就去醉红楼,那里的姑娘个个都是貌美如花,保证让孙爷您满意。”

阿福听闻此言,双眉紧蹙如峰峦聚首,忧心忡忡间不由自主扯动孙友富衣角,压低嗓音道:“老爷啊!您当真欲往那等去处?倘若稍有差池,恐招惹无端是非。”孙友富闻罢,轻描淡写地挥挥手,嘴角泛起一抹自得笑容:“阿福呀!汝委实过于谨小慎微矣。余孙友富堂堂七尺男儿,何惧此等琐事?再者言,吾仅作旁观者,赏鉴佳人美貌而已,并无越矩之行。”阿福眼见劝诫无果,唯有轻叹一声,默默祈祷万勿横生枝节。

未几,三人行至醉红楼前,但见楼阁内华灯璀璨胜似白昼,丝竹管弦之音伴着阵阵笑语喧哗交织于耳,好不热闹非凡。孙友富目睹此景,喜不自禁,迫不及待迈入楼中。

阿福亦步亦趋跟随着主人,一双眼睛滴溜溜乱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仿佛稍有不慎就会错过什么重要线索一般。两人一路穿过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大厅,终于来到一间装饰高雅精致的房间里。

孙友富刚刚坐下,屁股还没坐稳当呢,就迫不及待地叫过老鸨子,直截了当地询问有关毕玉林的情况。这老鸨子久经沙场,什么样的客人都见过,自然而然也就练成了一套看人脸色行事、随机应变的本领。

老鸨只用眼睛这么轻轻一扫,就知道眼前这个孙爷肯定不是一般人物,而是个财大气粗的有钱主儿。所以她马上满脸堆笑,极尽谄媚地回答说:“哎哟喂,孙爷呀,您真是好眼力啊!我们这里的毕玉林小姐那可绝对称得上是顶尖级别的大美女哟!不仅长得如花似玉、国色天香,而且还能弹琴作画、吟诗作对,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可以说是既有美貌又有才华,简直就是完美无缺啊!不过呢,想要见到如此这般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恐怕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哦~”

孙友富听到这里,心头愈发痒痒难熬起来。他二话不说,用力一拍桌子,豪情万丈地大声喊道:“钱?那根本不是事儿!只要能让本大爷见到毕玉林,哪怕砸下再多的银子我也不在乎!”说这话时,他脸上满是自信与豪爽,仿佛世间已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追求美的脚步。

老鸨一听这话,眼睛里顿时放射出一道贪婪的光。她迫不及待地伸出手,迅速接过孙友富递来的那一沓厚厚的银票,然后开始一张一张地仔细点数起来。每数一张,她脸上的笑容就会变得越发灿烂,仿佛这些银票已经变成了她腰包里实实在在的财富。

数完之后,老鸨满意地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银票揣进怀里,同时满脸堆笑、恭恭敬敬地对孙友富说道:“孙爷您先稍坐片刻,小的这就马上去请毕玉林姑娘过来陪您。”

话声方歇,老鸨便扭着丰腴的腰肢,脚步轻快地离开了雅间。须臾之间,但闻一阵悦耳的脚步声渐行渐近,随后房门轻启,一位身披一袭艳丽红裙的佳人款款步入房中。此女不是别人,正是毕玉林。但见她身姿婀娜,仪态万千,每行一步,裙摆似随风飘拂般微微颤动,宛如一朵盛开正艳、娇俏可人的牡丹。再观其容貌,经悉心妆点愈发美艳勾人,特别是那对水汪汪的大眼与弯弯的柳眉,一颦一笑皆透出一股说不出的魅惑韵味。

她款步轻移,身姿婀娜地走到孙友富面前,娇柔地俯身一拜,朱唇轻启,嗓音婉转娇媚地道:“小女子拜见孙爷。”孙友富的视线轻轻掠过毕玉林那宛如弱柳扶风般的倩影,刹那间,他只觉得仿佛有一道和煦的春风拂过自己这颗早已干涸许久的心,让他那沉寂已久的心灵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他有些慌乱地急忙起身,快步走向毕玉林,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小心翼翼地握住她的纤纤玉手,柔声说道:“姑娘快快请起,莫要行此大礼,这边请坐。”说完,他亲自引着毕玉林来到自己身边坐下,动作轻柔得如同生怕碰坏一件稀世珍宝一般,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亲切和随和。

阿福静静地站在一旁,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忧虑就像一圈圈不断扩大的涟漪一样,越来越深。他太了解孙友富的个性了,这位主子平日里虽然看似放荡不羁,但实际上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来都是势在必得,甚至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眼看着自家主子和那位陌生的美丽女子如此亲密无间,阿福不禁暗暗为孙友富捏了一把汗,担心他会因为这个女人而陷入某种意想不到的困境之中。然而,作为一个忠诚的仆人,阿福知道自己此时此刻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持沉默,默默地守护在主人身边,以防万一。

夜凉如水,月华似银。孙友富与毕玉林隔着一张古色古香的圆桌相对而坐,宛如两颗璀璨星辰在浩瀚夜空下交相辉映。他们之间的对话犹如一首优美的诗篇,充满着诗意和画意。

孙友富率先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敢问姑娘芳龄几何?籍贯何处?”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期待。

毕玉林微微一笑,回答道:“小女子年方二八,乃江南水乡之人。”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天籁之音。

孙友富点点头,接着说道:“古人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今日得见姑娘,才知此言不虚。不知姑娘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可有涉猎?”

毕玉林轻启朱唇:“略通一二。”言语间流露出一种谦逊和自信。

于是,两人开始谈论起文学艺术来。孙友富口若悬河,引用了许多经典名句和典故,展现出他渊博的学识;而毕玉林则思维敏捷,巧妙地回应着孙友富的问题,不时发表一些独特的见解,令孙友富刮目相看。

随着时间的流逝,夜幕渐渐深沉,但两人的兴致却越来越高。他们的话题从诗词歌赋延伸到人生哲学,从琴棋书画谈到世间百态。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颗珍珠,串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

孙友富感慨地讲述起自己的经商经历和财富积累之道,眼中闪烁着自豪与坚定;而毕玉林则动情地分享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内心深处的感悟。他们的对话就像两股清泉在山间流淌交汇,融合成一股温暖而有力的洪流。

在这静谧的夜晚里,孙友富和毕玉林的心灵似乎也逐渐靠近。他们彼此倾听、理解、共鸣,仿佛找到了知音一般。孙友富不禁被毕玉林的魅力深深吸引——她不仅容貌姣好,才华横溢,更有着一颗善良温柔的心。这种种优点使得孙友富对她的感情日益加深。

此刻,在孙友富的心中,一个美好的愿景悄然浮现:他渴望能与毕玉林携手走过漫长岁月,共同品味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甚至,他产生了休妻再娶的念头……

然而,现实的束缚让他不敢轻易迈出那一步。他已有贤良淑德的妻子与可爱的孩子,身份与地位也不允许他做出轻率的决定。但他不愿放弃对毕玉林的感情,于是开始筹谋将她纳入自己的生活中。

孙友富开始频繁地造访醉红楼,每次都带着丰厚的礼物与银票。他向毕玉林许下承诺,只要她愿意跟随他,他将为她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让她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他甚至誓言会对她比对妻子还要好。

然而,毕玉林并非贪图富贵之人。她坚守自己的原则,只愿做卖艺不卖身的清信人。面对孙友富的诱惑,她始终保持着清醒与坚定。她知道,真正的幸福并非金钱所能衡量,而是需要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她毅然决然地对孙友富坦言,她绝不可能成为他的妾室,更不愿介入他的家庭纷扰。她期盼着孙友富能明白她的决心,不再对她纠缠不休。

可是,孙友富对毕玉林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始终坚信,只要自己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就一定能够打动她那颗冷漠的心。因此,他并没有因为毕玉林的拒绝而退缩,反而愈发执着地追求着她,甚至不惜采用一些卑劣的手段来威逼利诱。

他恶狠狠地警告毕玉林,如果她还是不肯跟从自己,那么他将会让她在整个苏州城都无法生存下去。听到这些话,毕玉林感到无比恐惧。她非常清楚,凭借自己一个柔弱女子的力量,根本不可能与这样有权有势的富商相抗争。所以,她只能提心吊胆地躲避着孙友富,尽可能少在醉红楼抛头露面。有时候,她还会借口生病,委婉地回绝所有人的邀约。

眼看着毕玉林的态度如此决绝,孙友富的内心充满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挫败感和失落感。他觉得自己已经为她做了很多事情,但却丝毫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或回应,这种感觉令他十分沮丧。渐渐地,他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难道自己真的没有魅力吗?甚至,他开始对整个人生都产生了怀疑,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所在。

然而,正当孙友富深陷于迷茫与痛苦之时,一道惊人的消息宛如闪电般划破长空,传入他耳际——他那日夜思念丈夫、牵肠挂肚的妻子程氏竟因忧虑成疾而卧床不起!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当头棒喝,让孙友富如梦初醒,顷刻间便从浑浑噩噩中回过神来。

他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以来只顾着追寻毕玉林的脚步,却全然忘却了身后那个默默支持他、深爱着他的女人;他一心只想着满足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却未曾顾及过她内心深处的感受与需求。此刻的孙友富懊悔不已,自责之情涌上心头。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定决心,马不停蹄地踏上归途,心急如焚地赶回松州城看望生命垂危的妻子。一路上,他的心情愈发沉重且错综复杂。一方面,他忧心忡忡,生怕妻子病入膏肓;另一方面,又对自己过去种种荒唐行径深感内疚与悔恨。

他不断审视自我,深刻反省曾经犯下的过错,并逐渐明白过来:为了追逐所谓的真爱,自己不惜舍弃温馨和睦的家庭以及妻子对他坚定不移的信任,实在是得不偿失啊!如今想来,真是追悔莫及……

当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魂牵梦绕的吴江县时,心情异常沉重。尤其是当他看到面色苍白、奄奄一息地躺在病榻之上的妻子时,内心更是充满了无尽的自责和悔恨之情。

他步履蹒跚地走到床前,缓缓蹲下身子,然后紧紧握住妻子那双柔弱无力的手,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眼眶,并伴随着低沉而又沙哑的哽咽声说道:“夫人啊,都是我的错!我真不该在外头风流快活、拈花惹草,完全忽视了你以及咱们孩子们的感受……从今往后,我一定痛改前非,倾尽余生所有去弥补之前对你们造成的伤害,请相信我吧!”

程氏默默凝视着眼前这个满脸悔恨之意且真诚无比的男人——她的丈夫孙友富,心中原有的那些哀怨情仇也逐渐烟消云散了。因为她心里非常清楚,丈夫的本性其实并不坏,只是由于经受不住外界灯红酒绿的种种诱惑才误入歧途罢了。于是,她微微抬起手来,轻柔地抚摸着孙友富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庞,嘴角泛起一丝淡淡的笑容安慰道:“夫君啊,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你能够诚心诚意地悔过自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我们大家仍然还是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呐……”

此时此刻,在这座繁华热闹、灯火辉煌交相辉映的松州城内,经历过这场惊涛骇浪之后,孙友富的命运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改变。就在那个夜深人静、月明星稀之夜,孙友富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那扇精雕细琢的窗边,出神地眺望着远方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心中犹如波涛汹涌般久久不能平静。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毕玉林当时的冷酷无情,同时也想起了自己过往那段放浪形骸、浑浑噩噩的岁月,忍不住连连摇头叹气起来。

曾经,我被那看似遥不可及、虚幻无常的荣华富贵所迷惑,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忽略了对家庭和事业应尽的责任。孙友富低声呢喃着这些话语,脸上流露出深深的懊悔之情。从那天开始,孙友富似乎彻底脱胎换骨变成了另一个人。

他不再沉迷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家族生意的打理之中。每天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的时候,他就已经起床,亲自前往各个店铺视察,与伙计们共同探讨经营策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毅和执着的光芒,似乎下定决心要把曾经虚度的光阴全部弥补回来。

不仅如此,对待家人方面,孙友富变得愈发体贴入微。他经常陪伴妻子在美丽的花园中漫步,耐心倾听她讲述家长里短,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于自己的子女,他更是关怀有加,不辞辛劳地亲自教授他们读书写字,并将家族产业的经验智慧传授给他们。他常常告诫孩子们:“家庭如同人生的基石,唯有基石牢固,我们方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如今的孙友富深知,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功名利禄,而是源于温馨和睦的家庭以及蓬勃发展的事业。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改变,也为家人树立了一个值得敬仰的榜样。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孙友富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带领全家迈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孙友富的生意如滚雪球般越做越大,其声名亦愈发响亮。他以诚实守信、勤奋拼搏之姿,终成松州城中极具威望之巨贾。但凡有人谈起孙友富,无不对其功业和品德赞誉有加。然彼时尚在醉红楼讨生活的毕玉林,闻得孙友富今非昔比之变化后,内心不禁涌起欣慰与慨叹交织之情潮。她深知,昔日所坚守者并未有误,且暗自庆幸未沦为孙友富之小妾。至此,她彻悟每人皆有权抉择自身命运之路径,而属于她的道路便是于此醉红楼内,追寻心之所向之生活。

值某日风和日丽、春阳暖照之际,孙友富行至醉红楼附近,忽生一念,遂步入其中。孰料竟在此处邂逅毕玉林,二人相视而笑,往昔嫌隙似随这一笑释然无痕。

“毕姑娘,多年未见,你依旧如此美丽动人。”孙友富笑着说道。

毕玉林轻轻一笑,回应道:“孙公子过奖了。倒是孙公子如今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真是让人羡慕。”

两人坐下品茶,聊起了过往的种种。孙友富向毕玉林讲述了自己的转变与成长,而毕玉林也分享了自己在醉红楼的生活与感悟。两人虽然经历不同,但都在各自的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

从那日起,孙友富与毕玉林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们时常相约品茶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与心情。而醉红楼也成为了他们友谊的见证之地,见证了两人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知己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