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哦,那可真是好事啊!”秦淮茹的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你可得好好干,争取以后每次都有这么好的机会。”

何雨棚点点头,心里暖暖的。这大杂院里,虽然住着不少人,但像秦淮茹这样关心他的邻居不多。她的笑容让何雨棚感到一丝安心。

“何雨棚,报社这次让你写什么?”这时,阎埠贵也凑了过来,满脸好奇。

“要我写一篇关于四九城生活的报道,说是要反映我们这里的真实生活。”何雨棚认真的回答道。

“那你可是有得忙了,咱这大杂院里,每天发生的事儿可不少。”阎埠贵哈哈一笑,“不过这也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这里的日子。”

“是啊,我打算先从咱们院里的生活开始写起。”何雨棚一边思考,一边说着,目光在院子里来回扫视。

这时,易中海从院子的另一头走过来,听到几人的对话,也加入了进来。“何雨棚,写东西可得讲究真实和生动,你要多听听大家的故事,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谢谢易大爷,我一定会的。”何雨棚点头致谢,心里对这位年长的邻居充满了敬意。

“那我们就不打扰你了,你好好干。”秦淮茹见何雨棚满脸认真,便抱着棒梗离开了,阎埠贵和易中海也纷纷离去,留下何雨棚一人站在院子中央,思绪万千。

何雨棚回到自己那间小小的屋子里,打开窗户,让清晨的阳光透进来。他拿起笔记本,开始规划起这篇报道的内容。写作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何雨棚心中有着一股坚定的信念。他知道,要写出一篇好的报道,必须深入生活,了解每一个人的故事。

何雨棚决定从大杂院里的几个典型人物入手。首先,他想到的是刘海中。这位老邻居虽然性格古怪,但却是院子里最有故事的人之一。何雨棚敲了敲刘海中的门,听到里面传来低沉的声音:“谁啊?”

“是我,何雨棚。刘叔,我有点事儿想跟您聊聊。”何雨棚的声音带着一丝期待。

门开了,刘海中探出头来,看到是何雨棚,眉头微微舒展了一些。“进来吧,什么事儿?”

何雨棚进了屋,看着这间布置简单但干净整洁的小屋,心里对刘海中多了几分敬意。“刘叔,我接到了报社的任务,要写一篇关于我们四九城生活的报道,想听听您的故事。”

刘海中点点头,慢慢地坐下来,给何雨棚倒了一杯茶。“写报道啊,好事。我的故事嘛,其实也没啥特别的,不过既然你要写,我就跟你说说吧。”

何雨棚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刘海中的话。刘海中喝了一口茶,缓缓开口:“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部队里当过兵,那是个热血的时代。后来回到四九城,找了份工作,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也过得安稳。”

刘海中的话勾起了何雨棚的好奇心,他追问道:“那刘叔,您觉得我们这个大杂院里,最特别的是什么?”

“最特别的啊,”刘海中沉吟了一会儿,“应该是这里的邻里关系吧。虽然我们经常吵吵闹闹,但在关键时候,大家还是会互相帮助。就像前几天,贾东何雨棚家里出了点事,大家都伸出援手,帮了不少忙。”

何雨棚点头,心里默默记下这些细节。接下来几天,何雨棚拜访了大杂院里的几位邻居,每个人的故事都丰富多彩,充满了生活的味道。秦淮茹、阎埠贵、易中海、刘海中、贾东何雨棚……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在何雨棚的笔下慢慢鲜活起来。

在采访的过程中,何雨棚和邻居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大家渐渐习惯了这个年轻人拿着笔记本到处跑的身影,偶尔还会主动告诉他一些有趣的事情。

一天傍晚,何雨棚正准备回家写作,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吵闹声。他走出屋子,看到阎埠贵和刘光福正在争吵,周围聚集了一些邻居。何雨棚赶紧走过去,试图了解情况。

“怎么了,阎叔,光福哥?”何雨棚站在两人中间,试图劝和。

“这小子欠了我钱,老是不还,我这次是来讨债的。”阎埠贵气呼呼地说。

“我哪有欠你钱,你这分明是诬赖!”刘光福不甘示弱,声音也提高了几分。

何雨棚看着两人的争吵,心里有些为难。他知道这种纠纷在大杂院里时有发生,但作为一个外人,他也不便插手太多。

这时,聋老太太从屋里走出来,虽然年纪大了,但她的眼神依然锐利。她一看到这种情景,立刻拍了拍手,大声说道:“都给我安静点!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

老太太的话音刚落,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大家都知道,这位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但在院子里颇有威望,没人敢轻易招惹。

“阎埠贵,有什么话好好说,别动不动就吵吵闹闹的。”老太太瞪了阎埠贵一眼。

阎埠贵低下头,声音也小了几分:“我就是要他还钱。”

“光福,你说清楚,是不是欠了钱?”老太太又转向刘光福。

刘光福犹豫了一下,低声说:“老太太,我是借了他的钱,但我一直没能还上。这次他来找我要,我也没办法。”

“既然是借了钱,那就得还。你们两个坐下来好好谈谈,看怎么解决。”老太太的声音虽然严厉,但充满了公正。

何雨棚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不禁感叹,这位老太太真是不简单。她的一句话,就化解了这场即将爆发的冲突。

经过一番调解,阎埠贵和刘光福终于达成了共识,约定了还钱的时间和方式。院子里重新恢复了宁静,大家也都散去了。

何雨棚回到屋里,打开笔记本,开始记录刚才发生的事情。他知道,这种邻里之间的纷争和调解,也是四九城生活的一部分,值得写进报道里。

夜深了,何雨棚依然在灯下奋笔疾书。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和这里人们的热爱。他知道,这篇报道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记录和传递这片土地上的温情和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何雨棚的报道逐渐成型。他的文章里充满了对四九城生活的细致描绘,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人情味。

终于,何雨棚完成了报道。他带着稿子来到报社,心情既紧张又兴奋。编辑看过他的稿子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写得很好,真实生动,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我们决定发表你的这篇报道。”

何雨棚听到这话,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知道,这是

何雨棚的稿子在四九城掀起了一阵火爆,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

七十年代的四九城,一场秋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味。何雨棚走在街头,心里翻腾着对接下来日子的憧憬和担忧。他的报道《四九城的日与夜》在报纸上刊登后,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纷纷议论纷纷。他所记录的那些邻里之间的小事和纷争,成了街头巷尾的话题。

“何雨棚,你现在可是大名人啦!”秦淮茹站在门口,笑着招呼道,“你那篇文章,我都看了,好几次呢!”

何雨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淮茹姐,您就别取笑我了。我只是把大家的生活写出来而已。”

“那可不一样,”秦淮茹抱着小儿子,眼神中满是欣赏,“你写得真好,把我们的日子写得这么生动,还让那么多人看到了。”

“谢谢您的夸奖,”何雨棚心里暖洋洋的,“不过,我也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何雨棚啊,你那篇报道真是写到大家心坎里了。”阎埠贵走过来,拍拍何雨棚的肩膀,“现在大家都说你是咱们大杂院的‘笔杆子’。”

何雨棚笑了笑,“阎叔,您也别捧我了。我还是那句话,只是把真实的生活写出来。”

“这可不简单,”易中海从旁边走过来,点头称赞,“真实的生活最难写,但也是最动人。”

何雨棚感激地看着这些关心他的邻居,心里充满了动力。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就在这时,贾东何雨棚匆匆跑过来,神情有些焦急。“何雨棚,你快去看看,刘光天和刘光福又吵起来了!”

何雨棚闻言,立刻跟着贾东何雨棚跑向院子的另一头。只见刘光天和刘光福正激烈争吵,围观的邻居们面色凝重。

“怎么回事?”何雨棚大声问道,试图平息争吵。

“这小子又偷我家的东西!”刘光天怒气冲冲地指着刘光福。

“我没有!你别乱说!”刘光福也不甘示弱,争辩道。

何雨棚看了看两人,眉头紧锁。“大家先冷静一下,有话好好说。”

刘光天冷哼一声,“冷静?你说得倒轻松!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