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讲的内容都能听得懂吗?还习惯吗?”宋夫人关切地问道。
江篱也朝着两人看了过去。
江柏树和铁牛都放下吃的,乖巧地回话。
“夫人,夫子讲得很详细,我们两都能听得懂,不懂的,下了课后,向夫子请教,夫子也同我们详尽地再讲解了一遍。”
看着两人坦坦荡荡的,没有藏着掖着。
见两人没有不适应的,宋夫人就放心了。
中秋节念书的几人就休息了两天,第三天就回到学堂。
在学堂基本上都是邬家的子弟,还有几个宋家的远方亲戚。
突然来了两个姓江的,刚开始的时候挺好奇的。
就是小孩也是会开眼色的,一开始看江柏树他们不是宋家本家人,还带了点轻视。
等到见到江柏树和铁牛两人竟然是直接住在了宋家的,顿时便友好了起来。
很快江柏树和铁牛就都知道了他们的身份。
不过江柏树和铁牛初来乍到,能成这一群孩子里头的孩子王,主要还是因为江柏树和铁牛两人功课做得好,经常受到夫子夸张。
并且,这族学是办在宋家,宋兆成还是会抽点时间过去看看的。
未来儿媳妇一家就住在家里,宋兆成自然是要关心一下。
这一关心,便发现了江柏树和铁牛两人念书的天赋在一众孩子里头是拔尖的。
这倒是让宋兆成感到惊奇。
有了宋兆成这个大家长的关心,族里的孩子年纪虽小,但是从小在这种会看人眼色的环境中长大,自然不会跟江柏树和铁牛对着干。
两个小孩又是讲理的,所以两人在族学里倒是跟大家处得挺好的。
江有礼那里就有些受挫了,在这里的学生跟人精似的,不像在村学,那些小孩不懂什么尔虞我诈,更多偏向拳头。
江有礼这么一个大人,小孩们自然不会去挑衅江有礼。
但是来到了宋府,这里的孩子生长环境不一样,也学了大人的那一套,见江有礼这么大年纪了还来跟他们一起念书,对江有礼的看不起很是直白。
不过好在江有礼这个人也是脸皮厚的,对此并不在意,只是有些想念云州城俞家村的那些小孩了。
江柏树和铁牛自然是有帮着自己爹的,但是人的偏见不是轻易能干预的。
情况虽然好一些,但是要想不被人看不起,还得靠江有礼自己努力。
几人在族学的情况整体看起来还可以,细节方面江蓠他们并不清楚。
倒是发现江有礼看起来比在俞家村的时候用功了不少。
由于在中秋宴会上遭遇了刺杀,宋夫人原本打算带着江蓠和赵氏出去游玩的计划也暂时取消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京城里一下子局势有些紧张了起来。
主要是太子外出竟然也遇到了两拨刺客。
整个京城都在搜查刺客。
受此影响,好些店里的生意都冷淡了不少。
不过在这个时候,段元洲和段庆洲兄弟俩竟然上京城来了。
江蓠也是在家里跟赵氏做着针线活,收到了邹掌柜递来的口信才知道的。
在家里待了一个月,江蓠做针线活的手艺还是长进了一些的。
江蓠问了赵氏,“娘,段元洲他们来京城了,您要不要跟我一起去见见?”
赵氏有些犹豫,跟段元洲倒是也熟悉了,每次他到家里都是婶子前婶子后的喊人。
但是赵氏又有些顾虑,再不懂人情世故也知道,自己女儿有婚约在身,总是跟外面的男子打交道也不太好。
这么想着,赵氏又觉得自己还是跟着一起去好一些。
于是答应了下来。
住在别人家,要出去,宋夫人又在家里,自然是要交代一声的。
得知江蓠要去火锅店,宋夫人顿时起了兴致。
“说起来,也许久没有吃过火锅了,自从上次你在的时候吃过,之后府里也没再做过。”
宋夫人眼睛看着江蓠说道。
就差直接说出来了。
江蓠哭笑不得道:“不知道您方不方便跟我们一同前往?”
江蓠邀请道。
宋夫人当即站了起来,“那你们稍等一下,我去换一身衣服。”
花了一刻钟的时间,宋夫人才收拾妥当。
她取掉了一些首饰,毕竟跟江蓠他们一起出去,不适合太张扬。
到了火锅店,直接被伙计带到了包厢。
段元洲和段庆洲兄弟俩听到敲门声,就停止了谈话。
江蓠推门而入,“段兄,段大哥!”
江蓠喊的分别是段元洲和段庆洲。
两人原本靠着椅子,十分闲散地坐着,朝着江蓠颔首,示意她坐下。
随后才看到江蓠身后还带着两个妇人。
“江婶子!”
段元洲先站了起来,朝着赵氏打招呼,随后有些迷茫地看向宋夫人。
段庆洲不认识赵氏,但是从段元洲的称呼便知道她是谁了。
倒是宋夫人,段庆洲也站了起来,缓缓朝她行了一礼。
“宋夫人!”
“你认识我?”
毕竟是深闺妇人,宋夫人的丈夫虽然是首辅,但是也是鲜少出现在公众场合,见到的人也多是一些权贵人家的主母千金小姐。
所以对于段庆洲一眼认出自己,宋夫人不免有些诧异。
段庆洲笑了笑,“几年前来过一次京城,有幸见过您一次。”
宋夫人心里狐疑,但还是点了点头,示意大家坐下。
段元洲替段庆洲向宋夫人介绍了一下他大哥,宋夫人颔首。
时隔一年过来,江蓠发现火锅店也改进了不少。
因为这里竟然用上了旋转火锅,江蓠也是坐下才发现的,每个人跟前都有一个小火锅,倒是菜是放在圆桌上的,并且还加装了一个转盘,可以自由旋转。
江蓠笑了笑。
宋夫人和赵氏自然也留意到了。
“怎么样?阿篱,有没有发现这火锅店有不少改动呀?”
段元洲有些嘚瑟地看向江蓠。
江蓠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指定不是你的主意吧?”
江蓠语气笃定地说道。
段元洲憨笑了一下,“确实不是我的主意,姚掌柜写信给我,说是一个匠人给他的提议,我看火锅店的盈利不错,便同意了让他试试。”
没想到效果还挺好的,楼下大厅的都是四方桌,不算很大,但是楼上的包厢,一桌就是十来个人,要吃火锅就有点麻烦了。
现在这样子倒是方便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