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亮对此吃惊不已,因为像刘三顺父亲这样的情况一般是活不过三天的,即使活过了也是苟延残喘,根本不可能自愈到比之前还好的样子。

特例让顾亮不得不重视起来,他开始打听刘三顺这三天都做了什么,吃了什么,才能有如此效果。

在得知在这三天时间里,刘三顺他爹除了吃了几顿面条外,就再没有吃过其他食物,也没有做过异于平常的事情后,顾亮陷入了思考,难道这事真的只是特例吗?

顾亮自然不可能将刘三顺他爹的病情好转归结到那几顿面条上。虽然面条是面粉做的,面粉是由麦子磨成的,麦子确实有养心、益肾的功效,也有些药方会用麦子入药。但麦子入药用的也是浮麦,即空心能浮在水面上的麦子,与实麦无关,更与磨成面粉制作出的面条无关,面条治病自然是不可能的事。

是什么呢?不死心的顾亮选择留下来观察刘三顺他爹,看究竟是什么塑造了如此奇迹。

顾亮这一观察不要紧,没想到他竟真的观察出了刘三顺他爹好转的‘秘密’。

顾亮令人给刘三顺带过来的面粉并不多,到顾亮再回来时那些面粉都化作了面条进了刘三顺他爹那思乡的肚子,再无一点剩下。没了面粉,刘三顺也不好继续麻烦顾亮让他再弄一些进来,毕竟面粉在福州也是稀罕物,他只能让他爹继续吃隔离区病人都在吃的杂粮粥。

虽然掺了一些豆子的杂粮粥始终没有白花花的面条吃起来带劲,但刘三顺他爹却解锁了一项新吃法。

顾亮在吩咐人拿一些面粉给刘三顺时,特地按照刘三顺要求,提醒了那人多拿一些蒜进来。不过顾亮也没想到,自己吩咐那人也是实诚,顾亮让他多拿一些,他就傻傻的拿了三串大蒜来,弄得刘三顺吃了几天都还剩下两大串。

生食大蒜对于南方人来说是件不能接受的事情,生蒜辛辣,吃完嘴又臭,南方一般不会直接吃它。但对于刘三顺和他爹这对北方人来说,吃面就蒜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即使没面,吃凉拌菜也能来上两口。正巧刘三顺他爹身体好一些后觉得杂粮粥没味道,便拿着剩下来的大蒜就粥当着顾亮面吃了。

顾亮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当他看见刘三顺他爹一口粥一口蒜的吃法时,脑子瞬间像被闪电击中一般,一个新奇的想法如流星般划过他的脑海。

\"大蒜!是大蒜!\"顾亮激动地喊道,声音都有些发颤。

刘三顺和他爹被顾亮突如其来的反应吓了一跳,茫然地看着他。顾亮却顾不上解释,强掩心中的激动,当即便回了住处,令人搜集了一大堆大蒜回来。

《别录》记载大蒜可以\"散痈肿蠿疮,除风邪,杀毒气\"。《唐本草》记载大蒜可以\"下气消谷,除风破冷\"。《本草拾遗》记载大蒜可\"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痃癖,伏邪恶;宣通温补,无以加之;疗疮癣\"………不止这些医书药典记载了大蒜的药用,还有许多其他的医书药典也都对大蒜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记载,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大蒜在医药领域的重要地位。

更关键是除了这些作用外,古代良医还发现了大蒜治寒疟、治疟病、治脏毒的作用,并且在《本事方》、《昔济方》对其如何使用做了详细记载。

古代医书对大蒜的记载并不是空穴来风,现代研究已经证明,大蒜具有抗病菌抗病毒的作用,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及血液、消化均有利好,泄泻,痢疾,疟疾,痈疽肿毒等多种疾病均能医治。

一本本古方良籍在顾亮脑海中闪现,一条条大蒜的药用知识在顾亮眼前浮现,弄得他是愈发的激动,似乎他将要弄出一个旷世名方。他也没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蒜头,一个被所有人、不管是郎中还是寻常百姓都忽视的东西,似乎将要改写这么多人的结局,改变他们的命运。

顾亮不敢仅凭这一个例子就妄下论断,他决定做个试验。他找来几个症状相似、病情程度相近的疠疾患者,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按照常规的治疗方法,提供杂粮粥和基本的药物;另一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额外提供定量的生蒜。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顾亮寸步不离地守在隔离区,时刻关注着两组病人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惊人的结果逐渐显现出来。食用生蒜的那一组病人,将近六成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他们的气色、体力都有了显着提升,咳嗽、发热等症状也减轻了许多,尤其是症状较轻的;而另一组没有吃蒜的病人,病情虽然没有持续恶化,但也并没有好转,依旧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

他发现顾亮望着眼前的这一切,心中的喜悦再也抑制不住。他确定,大蒜就是治疗疠疾的关键!这个发现对于福州城乃至整个饱受疠疾困扰的地区来说,都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顾亮不敢松懈,继续深入研究。根据自己脑海掌握的知识,顾亮知道大蒜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大蒜素。而大蒜素是一种对温度非常敏感的有机硫化合物,在高温下活性会降低降低,甚至分解,这也是大蒜为什么生的气味大,而熟透后却很甜美的原因。

正巧,在顾亮研究如何才能最大化利用大蒜中的大蒜素时,顾老汉带着兰溪村的几个后生乘船来到了福州城。顾老汉来福州城并非是想不开自投罗网,而是他担心顾亮与顾伯喜在福州城孤立无援,因此在得知高浓度白酒可以防止被传染时,便抓紧时间新酿了一批白酒,在第一时间将这些白酒以及存在他们村子的药材给送了过来。

顾老汉送过来的一批白酒无异于雪中送炭,因为想要充分利用大蒜素,就得用到这高浓度酒精。

碾碎后的蒜泥在酒精中浸泡一个时辰,然后用细棉布和粗草纸过滤,便得到了含大蒜素的酒。到这一步顾亮本应该将酒精给蒸发的,可蒸发又耗时间,又容易将大蒜素分解掉,于是顾亮便省略了这一步,直接得到了蒜味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