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通史演义 > 第163章 西施郑旦:两个女子如何改变了吴越争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3章 西施郑旦:两个女子如何改变了吴越争霸

话说越王句践想找寻国内美女,献给吴王,文种就建议说:“希望得到大王身边一百个亲近的人,再加上善于鉴别人才的人,让他们带着这个技能,在全国各地游走,如果发现有美丽的女子,就记录下她们的住处,再从中挑选,还怕找不到人吗?”句践采纳了他的建议。半年之内,就找到了二十多个美女。句践又让人再去查看,找到了两个特别美丽的女子,于是画下她们的画像献上。那两个女子就是西施和郑旦。西施是苎萝山下砍柴人的女儿。那山有东村和西村两个村落,有很多姓施的人家,她住在西村,所以被人们称为西施。郑旦也住在西村,和西施是邻居,她们家靠近江边,每天都在一起江边洗衣服。她们美貌的红颜,互相映衬,就像一对并蒂开放的芙蓉花。句践让范蠡分别给她们一百金的聘礼。她们穿上华丽的丝织衣服,乘坐着有重帘子的车,全国的人都听说了这两个美女的名字,都想要一睹她们的风采,于是纷纷出城去迎接,结果把道路都堵住了。范蠡于是让西施和郑旦在别馆停下,传话说:“想要见美女的人,先交一文钱。”他就在旁边设了一个柜子收钱,不一会儿就收满了。这两个美女登上朱楼,站在栏杆边上,从下面仰望,仿佛踏着天仙般的虚步飘飘而来。美女在郊外逗留了三天,得到的金钱数目无法计算,全部被收藏在官库中,用于国家开支。句践亲自护送这两位美人到土城别墅,让老音乐教师教她们歌舞和优雅的举止,等到她们的艺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才敢让她们进入吴国。这个时候是周敬王三十一年,句践已经在位七年了。

在前一年,齐景公去世,他的幼子荼继位。同年,楚昭王也去世,由他的世子章继位。那时楚国正处在多事之秋,而晋国的政治又开始衰落。齐国自从晏婴去世后,鲁国因为孔子离开,两国都开始衰败,只有吴国强大起来,在天下中首屈一指。夫差凭借着他的兵力,有着征服山东的野心,各国诸侯都害怕他。就中单说齐景公的夫人燕姬,有个儿子但早夭了。齐景公的诸位公子中,有六个是庶出的,其中阳生年纪最大,荼最年幼。荼的母亲鬻姒身份低微但受到宠爱,因此齐景公特别宠爱荼,称他为安孺子。齐景公在位五十七年,已经七十多岁,但他不愿意立世子,而是想等到安孺子长大后再立他为君。然而他没有想到自己会突然病逝,于是他交代世臣国夏、高张,让他们辅佐荼成为国君。大夫陈乞一直与公子阳生有交情,他担心阳生会因为齐景公的逝世而被诛杀,所以劝阳生外出躲避。阳生于是和他的儿子壬以及家臣阚止一起逃到了鲁国。齐景公果然让国夏、高张两家去驱逐众公子,将他们迁往莱邑。齐景公去世后,安孺子荼继位,国夏、高张掌握大权。陈乞表面上顺从他们,但实际上心里对他们充满忌惮。于是陈乞在诸位大夫面前诡言道:“国夏和高张有阴谋,他们想排除掉以前的诸位大臣,改用安孺子的党羽。”诸位大夫都相信了他,都来向陈乞求教。陈乞于是和鲍牧一起,带领众位大夫的家兵,共同攻打高和张两家,杀死了高张,国夏逃奔到了莒国。随后,鲍牧成为了右相,陈乞成为了左相,他们立国书、高无平以继承国夏和张家的香火。安孺子年纪还小,只有几岁,言行举止都很依赖别人,无法自己独立。陈乞有心扶植公子阳生,暗中派人去鲁国召他。阳生夜里到达齐国郊外,留下阚止和他的儿子壬在郊外,自己一个人进城,躲在陈乞家里。陈乞假借祭祖的名义,邀请诸位大夫到家里,共同享用祭祖的余味。诸位大夫都来了。鲍牧在其他地方喝酒,最后才到。陈乞等众人都坐定后,才说:“我有一批新的精良盔甲,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大家都说:“我们愿意看看。”于是,大力士背着一个大囊从内门出来,来到堂前。陈乞亲自打开囊口,只见一个人从囊中探出头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公子阳生。众人都感到非常惊讶。陈乞扶着阳生出来,让他面向南方站立,对诸位大夫说:“按照长子继承的原则,是古今通行的法则。安孺子年纪还小,不适合当国君,现在奉鲍相国的命令,请求大家改立长公子阳生为国君。”鲍牧睁大眼睛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打算,你怎么可以诬陷我?是因为我喝醉了吗?”阳生向鲍牧揖礼道:“国家的兴废之事,哪个国家没有?关键是看是否合乎道义。大夫们认为这样做合乎道义,何必在意是否有这个计划?”陈乞不等鲍牧的话说完,就强行拉他下拜。诸位大夫无奈,都向北跪拜。陈乞和诸位大夫歃血立盟。一切准备就绪后,齐国尊奉阳生上车入宫,登上殿廷即位,这就是齐悼公。当天,安孺子被迁出宫外,随后被杀。悼公怀疑鲍牧不想立他为国君,就去询问陈乞。陈乞也因为忌惮鲍牧的地位在自己之上,于是暗中诋毁鲍牧,说他和一群公子有勾结,如果不诛杀鲍牧,国家最终不会安定。后来悼公又杀死了鲍牧,立了鲍息,以维护鲍叔牙的家族。陈乞成为了齐国唯一的相国。齐国的百姓看到悼公诛杀无辜之人,纷纷产生了抱怨。

再说悼公有一个妹妹,嫁给了邾国的子益作为妻子。子益傲慢无礼,与鲁国关系不和。鲁国的上卿季孙斯向哀公报告,派兵攻打邾国,打败了邾国,俘虏了邾子益,将他囚禁在负瑕。齐悼公非常生气地说:“鲁国抓了邾国的国君,这是在欺负齐国。”于是派使者去吴国请求援军,约定一起攻打鲁国。吴王夫差高兴地说:“我想在山东一带试试兵力,现在有机会了!”于是答应齐国出兵。鲁哀公非常害怕,立即释放邾子益,让他返回邾国,并派人向齐国道歉。齐悼公派大夫公孟绰去向吴王辞谢,说:“鲁国已经认罪,不敢劳烦大王出动军队。”夫差非常生气地说:“吴国的军队的行动,需要齐国的同意吗?难道吴国是齐国的附属国吗?我要亲自去齐国,问问前后两次的请求的原因。”于是他斥责公孟绰让退下。鲁国得知吴王对齐国生气的消息后,于是派人送钱给吴国,反而与吴国约定一起攻打齐国。夫差高兴地立即出兵,与鲁国一起围攻齐国的南部边境。齐国全国陷入惊惶之中,大家都认为齐悼公无缘无故地招来了敌人,怨言不断。陈乞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陈恒掌握了政权。利用国内民众的不满,他向鲍息建议说:“你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干一番大事业,既可以解开吴国对我们的怨恨,又能报答你家门的仇恨?”鲍息推辞说自己无法做到。陈恒说:“我替你去做。”于是,在悼公检阅军队的时候,陈恒送上毒酒,毒死了悼公。然后向吴军宣布说:“我国接受天命,国君因为触犯上天而受到惩罚,得了急病。上天代替大王来惩罚他,我们很幸运地得到了宽恕,请不要让国家灭亡,我们愿意世代臣服于上国。”夫差于是撤回了军队,鲁国的军队也回到了国内。国民都知道悼公是在非正常情况下死亡的,但是因为害怕和敬畏陈氏家族,没有人敢说出实情。陈恒立悼公的儿子壬为新国君,即简公。简公想分权给陈氏家族,于是任命陈恒为右相,阚止为左相。古人说,齐国的祸患都始于景公的时候。有一首诗说:“从来溺爱智逾昏,继统如何乱弟昆?莫怨强臣与强寇,分明自己凿凶门。”

这时越王培养了两位美女三年,使她们的技艺和姿态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然后让她们乘坐装饰华丽的宝车,路过的街道上香气弥漫,远近皆知。他还让美婢旋波、移光等六人作为侍女,让相国范蠡带着她们前往吴国。当夫差从齐国回到吴国,范蠡进见他,恭敬地行礼说:“东海的卑微臣子句践,感激大王的恩情,无法亲自带领妻妾来侍奉您。我在国内找到了两位善于歌舞的女子,让她们陪伴臣子进献给大王,以供您在宫中驱使。”夫差看到这两位美女,以为他们是神仙下凡,被她们的美貌所吸引,心神俱醉。子胥劝谏道:“我听说夏朝因为妺喜而灭亡,商朝因为妲己而灭亡,周朝因为褒姒而灭亡。美女是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大王不能接受她们!”夫差回答说:“喜欢美色,是人之常情。句践得到这些美女却不自己享用,而是献给寡人,这正是他对吴国尽忠的表现。相国不必怀疑。”于是夫差接受了这两位美女。她们都是绝色佳人,夫差对她们都宠爱有加,而她们更是以妖艳和善于讨好为特点,其中以西施最为出色。于是,西施独占歌舞之魁,住在姑苏台,专享夫差的宠爱,出入都有严格的礼仪,待遇如同王后。郑旦住在吴宫,嫉妒西施的宠爱,心情郁闷,一年后去世。夫差为她感到悲哀,将她葬在黄茅山,并设立祠堂祭祀她。这是后话。

且说夫差非常宠爱西施,让王孙雄特别在灵岩山上建造了馆娃宫,宫殿里铜沟玉槛,装饰着各种珠玉,作为美人游玩休息的地方。还建造了响屧廊,那么什么是响屧呢?屧是一种鞋子的名称,就是在廊子下面的地上凿空,然后用大瓮铺平,再覆盖上厚板,让西施和宫女们穿着这种鞋子在上面走,发出铮铮的声音,因此得名响屧。现在灵岩寺圆照塔前的小斜廊,就是原来的响屧廊的位置。高启的《馆娃宫》诗写道:“馆娃宫中馆娃阁,画栋侵云峰顶开。犹恨当时高未极,不能望见越兵来!”王禹偁的《响屧廊》诗写道:“廊坏空留响屧名,为因西子绕廊行。可怜伍相终尸谏,谁记当时曳履声!”

山上有玩花池、玩月池。另外还有一口井,叫做吴王井,井水清澈见底。西施有时会在井边照镜打扮,夫差则在旁边亲自为她理发。还有一个洞,叫做西施洞,夫差和西施曾经在这里坐在一起。洞外的石头上有个小凹陷,现在被称为西施的足迹。夫差还曾经让人在香山种植香草,让西施和其他美女们乘船到香山上采摘香草。此外,他们还一起在山巅上弹琴,现在那个地方被称为琴台。现在从灵岩山往南望去,可以看到一条水流,直如箭矢,被称为箭泾,就是采香泾的原址。另外还有一个叫做采莲泾的地方,位于郡城的东南部,吴王和西施曾经在这里一起采莲。另外,他们还在城中开挖了一个大河道,从南到北,用锦绸做成帆船游玩,被称为锦帆泾。高启的诗写道:“吴王在日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花开花落年年春,前后看花应几人?但见枝枝映流水,不知片片堕行尘。年年风雨荒台畔,日暮黄鹂肠欲断。岂惟世少看花人,从来此地无花看。”在城南有一个长洲苑,是用于游猎的场所。另外还有一个养鱼的地方叫做鱼城,养鸭的地方叫做鸭城,养鸡的地方叫做鸡陂,酿酒的地方叫做酒城。他们曾经和西施一起到西洞庭南湾避暑,那里的湾口可以延伸十多里,三面都是山,只有南面敞开如同大门。吴王说:“这里非常适合消夏。”所以这里就被称为消夏湾。张羽的《苏台歌》写道:“馆娃宫中百花开,西施晓上姑苏台。霞裙翠袂当空举,身轻似展凌风羽。遥望三江水一杯,两点微茫洞庭树。转面凝眸未肯回,要见君王射麋处。城头落日欲栖鸦,下阶戏折棠梨花。隔岸行人莫倚盼,干将莫邪光粲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