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通史演义 > 第152章 孙武的智谋,伍员的勇气,能否助吴国征服楚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2章 孙武的智谋,伍员的勇气,能否助吴国征服楚国?

话题回到楚昭王身上。有一天,楚昭王在宫中睡觉,醒来时发现枕头边有一道寒光,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把宝剑。第二天早晨,他召来了相剑专家风胡子,把剑拿给他看。风胡子看了剑后大惊地说:“大王从哪里得到这把剑?”昭王回答:“我睡觉时,在枕头边发现的,我也不知道这把剑叫什么名字。”风胡子说:“这把剑名叫湛卢剑,是吴国剑师欧冶子所铸造的。以前越王铸了五把名剑,吴王寿梦听说后便去求取,越王于是赠送了三把,分别是鱼肠、磐郢、湛卢。鱼肠剑用来刺杀王僚;磐郢剑用来送葬逝去的女儿;只有湛卢剑还在。我听说这把剑是五金的精华,太阳的精髓,出鞘时神光闪闪,佩戴者威武非凡。但只要君主做出违反道义的事,这把剑就会离开。这把剑所在的国家,必定国运长久,繁荣昌盛。现在吴王弑杀王僚自立,又坑杀万人来葬他的女儿,吴国人民悲痛怨恨,所以湛卢剑离开了无道的吴王,来到了有道的您这里。”楚昭王听后非常高兴,立即将这把剑佩戴在身上,视为至宝,并向全国人民展示,认为这是天降的吉祥之物。

阖闾丢失了自己的宝剑,派人去寻找,有人回报说:“这把剑被楚国拿走了。”阖闾非常生气,认为这是楚王贿赂他的左右手下偷走的。于是他杀了左右手下数十人,然后让孙武、伍员、伯嚭率军攻打楚国,同时还派人去越国征兵。然而,越国的王允常并没有与楚国断交,不愿意出兵。孙武等人攻占了楚国的六个城邑,但由于后续军队不足,最终撤退了。阖闾因为越国没有协助攻打楚国,而非常生气,再次计划攻打越国。孙武劝阖闾说:“今年岁星在越国,攻打越国不会有好的结果。”可是阖闾不听,还是决定发兵攻打越国。结果在槜李击败了越军,大肆掠夺后返回。孙武私下告诉伍员说:“四十年后,越国会变得更加强大,而吴国会走向灭亡!”伍员默默地记住了这番话。这是阖闾五年的事件。第二年,楚国的令尹囊瓦率领水军攻打吴国,以报复潜、六战役。阖闾让孙武和伍员去迎战,结果在巢湖击败了楚军,俘获了他们的将领芈繁并带回了吴国。阖闾说:“如果没有攻占郢都,即使击败了楚军,也没有立下大功。”伍员回答说:“我怎么会忘记郢都呢!只是楚国在天下诸侯中实力最强,不能轻视。虽然囊瓦不得人心,但诸侯还没有对他产生反感。听说他索要贿赂无厌,不久后诸侯会有变故,那时才是我们行动的好时机。”于是阖闾派遣孙武在江口演习水军,而伍员则整天派人去打听楚国的消息。忽然有一天,有人报告说:“唐国和蔡国派遣使者前来通好,已经在城外了。”伍员非常高兴地说:“唐、蔡都是楚国的附属国,他们没有什么理由远道而来,一定是因为与楚国有了矛盾。这是上天赐给我们攻打楚国并进攻郢都的机会啊!”

原来楚昭王因得到了湛卢之剑,许多诸侯都前来向他祝贺。唐成公和蔡昭侯也前来朝见楚昭王。蔡昭侯送给楚昭王一对羊脂白玉佩子,以及两件银貂鼠裘,其中一件连同佩子一起献给了楚昭王,自己则佩戴了另外一件。囊瓦看到了这些礼物,非常喜欢,派人向蔡侯请求赠送。蔡侯非常喜欢这件裘子和佩子,不愿意将它们送给囊瓦。唐侯有两匹名马,叫做肃霜。肃霜这个名字来源于一种雁鸟,因为这种雁的羽毛像白练一样洁白,头部高昂,脖子修长,马的外形和颜色就像这种雁,所以取名为肃霜。后来人们又在马旁边加上了“骕骦”的字样,这成为了天下稀有的名马。唐侯驾驶这两匹马去楚国,马的行动速度又快又稳。囊瓦也很喜欢这两匹马,派人向唐侯请求得到它,但唐侯也没有同意。在两国君主完成朝拜礼仪后,囊瓦就对昭王说:“唐国和蔡国暗中与吴国勾结,如果放他们回国,他们一定会引导吴国来攻打楚国,不如将他们留下。”于是,囊瓦把两位君主软禁在馆驿。他各自派了一千人去守护他们,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是监视和看守。当时昭王年纪还小,国家的政治事务都由囊瓦掌控。这两位君主在楚国住了三年,非常想念自己的国家,但无法动身离开。唐国的世子没有看到唐侯回国,派遣大夫公孙哲前往楚国查看情况,结果得知他们被拘留了。公孙哲向唐侯奏报说:“你认为哪个更重要,两匹马还是一个国家?为什么不献上这些马来换取自己的自由呢?”唐侯回答说:“这两匹马是罕见的珍宝,我非常珍惜它们!而且我不愿意将它们献给楚国王,更不会献给令尹囊瓦!他们贪婪而且无止境地索取,甚至威胁我,我宁愿死也不会从他们的要求。”公孙哲私下告诉他的随从说:“我的主人不舍得放弃一匹马,而却被困在楚国这么久,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不如私自盗取骕骦这匹珍贵马,送给令尹囊瓦。如果我们的主人能够回到唐国,尽管我们因为盗马而定罪,也不会有什么遗憾!”随从们都同意了这个计划,于是他们用酒把守卫灌醉,私下盗取了两匹马,然后献给囊瓦说:“我的主人因为尊敬令尹的德行和威望,所以让我们献上这两匹宝马,以备驱驰之用。”第二天,他们进宫向昭王报告说:“唐国的领土小,兵力弱,估计他们成不了大事,可以赦免他们,让他们回国。”昭王于是释放了唐成公。唐成公回国后,公孙哲和其他随从都自觉地在殿前绑了自己,等待定罪。唐成公说:“如果没有你们把马献给贪官,我可能无法回到国家,这是我的罪过,你们不要再怪我了。”然后他给了他们丰厚的奖赏。现在,在随州城北的德安府,有一个名为骕骦陂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有过这匹珍贵的马而得名。唐朝胡曾先生有一首诗说:“行行西至一荒陂,因笑唐公不见机。莫惜骕骦输令尹,汉东宫阙早时归。”又有髯仙写了一首诗说:“三年拘系辱难堪,只为名驹未售贪。不是便宜私窃马,君侯安得离荆南?”

当蔡昭侯听说唐侯因献马得以回国后,也解下了自己的裘佩,献给了囊瓦。囊瓦又向昭王告密说:“唐、蔡本是一体,既然唐侯已经回国,蔡昭侯也不能单独留在这里。” 昭王听从了囊瓦的建议。蔡昭侯离开郢都后,怒气冲天,将一块白玉璧扔进汉水中,并发誓说:“如果我不能征服楚国,再次南渡江河,就像大河一样,永远无法回来!”回到国家的第二天,他就派遣自己的儿子元作为人质到晋国,借兵来攻打楚国。晋定公为此向周国控诉,周敬王派遣刘卷等贵族带领王军会合。十七路诸侯包括宋国、齐国、鲁国、卫国、陈国、郑国、许国、曹国、莒国、邾国、顿国、胡国、滕国、薛国、杞国和小邾子蔡国,他们都憎恨囊瓦的贪婪行为,并且纷纷派兵参战。晋国的士鞅担任大将,荀寅担任副将,各路军队都集结在召陵地区。荀寅自认为他出兵是为了蔡国,对蔡国有功,想要得到丰厚的财物,于是派人告诉蔡侯说:“听说您有皮衣和玉佩要送给楚国的君臣,为什么唯独我们国家没有呢?我们千里迢迢出兵,都是为了您,不知道您会用什么来犒劳我们?”蔡侯回答说:“我因为楚国的令尹瓦贪婪残暴,不仁义,所以抛弃了他,投奔了晋国。希望大夫您能念在盟主的义气上,帮助我们消灭强大的楚国,扶持弱小的国家,那么荆襄五千里的地方,都是用来犒劳你们的财物,哪个利益更大呢?”荀寅听了蔡侯的话,感到非常愧疚。当时是周敬王十四年的春天三月,连续下了十几天的大雨,刘卷患上了疟疾。荀寅于是对士鞅说:“从前五伯之中,没有人比齐桓公更盛,但是他在驻扎在召陵时,也没有对楚国造成太大的损失。我们的先君文公只战胜过楚国一次,之后两国之间的战争就从未停止过。自从我们晋国和楚国在会盟之后,两国就没有再发生过冲突,这是我们自己挑起的,不能不考虑后果。再说现在大雨还在下,疟疾正在流行,我们进军未必能胜利,撤退可能会被楚国乘机攻击,这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士鞅也是个贪心的人,他也想要蔡侯的酬谢,但是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于是借口雨水不利于行军,难以继续进攻,于是送回了蔡侯的人质,下令班师回国。各路的诸侯看到晋国没有做出决策,就各自散伙,回到了自己的国家。髯仙有一首诗说:“冠裳济济拥兵车,直捣荆襄力有馀。谁道中原无义士,也同囊瓦索苞苴。”

蔡侯看到各路诸侯都解散了,感到非常失望。他回国时经过沈国,责怪沈国的国君沈子嘉没有跟随他一起攻打楚国,于是派大夫公孙姓攻打沈国,灭掉了沈国,俘虏了沈国的国君并杀死了他,以发泄他的愤怒。楚国的令尹囊瓦非常生气,于是派军队攻打蔡国,包围了蔡国的城池。公孙姓大夫建议说:“我们不能再依靠晋国了。我们不如向东寻求吴国的援助。子胥、伯嚭等臣与楚国有着深仇大恨,他们一定会出力相助。”蔡昭侯同意了这个建议。他立即命令公孙姓大夫去约见唐国的国君,一起向吴国求援,并派自己的次子公子乾作为人质。伍员引见阖闾说:“唐国和蔡国因为心灰意冷的仇恨,愿意成为先驱。救援蔡国将会增加我们的名声,打败楚国将会获得丰厚的利益。如果您想要进攻郢都,这个机会绝不能错过。”阖闾接受了蔡昭侯的人质,并承诺出兵相助,先派公孙姓大夫回去报信。阖闾正准备动员军队,忽然有近臣报告说:“现在军师孙武从江口归来,有事求见。”阖闾便把孙武召进来,问他来意。孙武说:“楚国之所以难以攻打,是因为他们的属国众多,不容易直接进攻到他们的境内。现在晋国一呼,十八个国家就会群集而来,其中的陈国、许国、顿国、胡国,都曾经效忠于楚国,但现在他们都已经投靠了晋国,人们对楚国心存不满,不仅唐国和蔡国,这是楚国孤立无援的时候了。”阖闾非常高兴,派被离和专毅辅佐世子波居守都城。他任命孙武为大将,伍员和伯嚭为副将,自己的亲弟弟公子夫概作为先锋,公子山专管粮饷。他调集了吴国的六万士兵,号称十万大军,从水路渡过淮河,直接前往蔡国。楚国的囊瓦看到吴国军势强大,便解除了对蔡国的围攻,退回了汉水对岸,并且担心吴国军队会追击,才在那里扎营,并向郢都发出了紧急求援的消息。

同时,蔡昭侯迎接吴国的国王,并向他哭诉楚国的君臣所作所为。不久,唐国的国君也到了。两个国君都愿意作为左右翼,一起消灭楚国。在出发前,孙武突然下令让士兵登陆,把战舰全部留在淮河的弯曲处。伍员私下问孙武为什么要这样做。孙武回答:“船行违水而行动缓慢,会让楚国有充足的时间做好防备,我们就无法打败他们了。”伍员听从了他的话。大军从江北陆路走到章山,然后直接前往汉阳。楚国的军队驻扎在汉水的南岸,吴国的军队驻扎在汉水的北岸。楚国的囊瓦整日为吴国的军队过汉水而忧虑,但当他听说吴国军队把船只留在淮河时,他的心稍稍安定了下来。楚国昭王听说吴国大举进攻,便召集各位臣子商议对策。公子申说:“子常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将领,我们应该立即让左司马沈尹戌带领一万五千兵马前往,阻止吴国人过汉水。他们长途跋涉,没有后续支援,一定不能持久。”昭王听从了他的话,并派遣沈尹戌率领一万五千兵马,与令尹一起防守吴军。沈尹戌到达汉阳,囊瓦迎接他进入大营。尹戌问道:“吴国的士兵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这么快就到了?”囊瓦回答说:“他们把船只留在淮河的弯曲处,从豫章陆路走来的。”尹戌连笑了几声,说道:“大家都说孙武用兵如神,但从这件事来看,他真的只是在玩儿戏罢了!”囊瓦问:“您说什么?”尹戌回答:“吴国人习惯于水战,擅长使用船只,但这次他们抛弃了船只,选择了陆路进攻,只是为了走捷径。但一旦失败,他们将无路可退,这就是我为什么会笑的原因。”囊瓦问:“他们的军队现在驻扎在汉水北岸,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击败他们?”尹戌说:“我将分五千兵士给你,你沿着汉水列营,并将船只全部拘留在南岸。再派出轻舟,不断在江面上下穿梭来回,让吴国军队无法劫掠船只渡江。我则率领一支军队从新息出发,攻打淮河的弯曲处,把他们的船只全部烧毁,并将汉东的隘道用木头和石头堵住。然后,让令尹率领军队渡过汉江,攻打他们的大营,我则从后方发动攻击。他们的水陆路都被我们阻断,前后受到敌军夹击,吴国君臣的命运都将在我们手中终结。”囊瓦非常高兴地说:“司马的见解真是高明,我比不上。”于是,沈尹戌留下大将武城黑,带领五千军队协助囊瓦。他自己则率领一万军队向新息进发。不知后来的胜败情况如何,让我们看下一回的内容来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