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 第243章 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3章 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

“麻烦把这个和尚抓起来,他就是凶手。”

此时,被困在客栈里面的客人,站在外面看热闹的小镇居民。

都在看着那些捕快调查取证,盘问线索。

要么对着死者的新媳指指点点,要么交流着各自的八卦信息。

面对李恪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

不要说他们,就连一旁的长孙娉婷,也被这句话惊得目瞪口呆。

长孙娉婷愣愣地看着李恪,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她不明白,为何李恪会突然如此断定那个和尚就是凶手。

在她看来,和尚一直表现得很平静,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而周围的群众也被李恪的话弄得一头雾水。

那些捕快都还没有找到嫌疑犯,就连证人都没找来。

杀人动机、案情都没有梳理完。

并且,出家人慈悲为怀,又怎会轻易犯下杀戒?

李恪的话,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少年谁啊?信口雌黄的?”

“就是啊!当着这些捕快的面,这么轻易就指认凶手,也太不严谨了吧?”

“哼...又一个哗众取宠之辈。”

“看他穿着不俗,难道是深藏不露的断案高手?但也不能这么武断啊!”

“切...估计又是哪个乡下来的土包子,想要借此机会一鸣惊人,夺取风头,崭露头角?”

在李恪说完这句话之后。

在场的众人带着疑惑、好奇、甚至些许不屑的眼神,全都聚焦在李恪的身上。

李恪的长相,将李世民和杨妃的基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穿着一袭青衫,腰间系着一条玉带,整个人显得既文雅又不失英气。

加上在战场上磨砺出的冷静与睿智,李恪站在那里,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置身于混乱的案发现场,却散发着独有的光芒。

是个长相俊秀的少年。

只不过,这年纪是不是也太小了?

他家大人在身边吗?

此刻李恪走到正在盘查和尚的捕快身边,一脸认真笃定的指认,和尚就是凶手。

如果此时是拿着扇子的诸葛亮,又或者东方朔那样的人物,可能还会多一些说服力。

但是李恪的年纪,却让所有人对他的判断,产生了质疑!

这少年看起来家境殷实,难不成是戏文看多了,也要学着戏文里的人物,来一场神鬼断案,真是笑话。

连基本的案情都不了解,就断定凶手是谁,滑天下之大稽。

李恪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原本寂静了两秒的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就算那些捕快大声喝止他们,也没让他们成功安静下来。

“这小少爷大清早上的就喝上了,这是几个菜啊?也不看看这是哪?在这挥斥方遒的。”

“常言道,不看僧面看佛面,你连和尚都冤枉,长的倒是人模狗样的,不是个东西。”

“啧啧,依我看啊,这小子还是吃了没见过什么世面亏,估计是看上赵老爷留下的那个遗孀了,你瞧瞧那腰身,那大屁股,哭得那叫一个梨花带雨的,我都想上前给她擦擦眼泪了。”

“说的有道理啊!你看,这富家少爷刚巧不巧,也住在这家客栈,还有带着这么多护卫,搞不好早就跟这娘们勾搭上了,又看上了赵老爷的家产。于是,干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宰了赵老爷,图个省事清闲,美色财物双收。”

“是啊,你没看到,之前捕快问她为什么要回娘家,她吞吞吐吐地,一看就是心虚了,肯定是想要护着自己的相好。”

众人的目光从李恪和旁边的捕快身上扫过,纷纷摇头。

对于李恪所言,他们一个字都不信。

不光不信,还以貌取人的从他,以及那个风韵犹存的贵妇人身上。

繁衍出了一个离奇又香艳的故事。

没看到一旁的长孙娉婷听完之后,非但没有吃醋生气。

反而听得津津有味,看到李恪传来的视线,一双明亮的眼眸中,全是戏谑。

李恪也没有想到,他因为不想耽误时间。

想要帮助这群捕快,快速将这起凶杀案了断。

不然,等会又要去县衙做口供,协助审案,不知道要耽误多长时间。

结果,愣是没一个人相信他。

不过,这些人怀疑其实也正常。

目前还只是将赵老爷子的遗孀,让她将所知的事情说了一遍。

至于赵老爷是怎么被杀的,又是怎么杀的,那是只字未提!

凶手的动机是什么?

赵老爷的遗孀有没有姘头。

是不是为财害命?

昔日的商业对手,闹得最凶的是那些人。

这些问题,都还没有问。

就直接把和尚定为凶手了?

不要说那些平民百姓不相信,就连那些拥有办案经验的捕快。

都是一眼看傻子的目光,看向李恪。

......

唯有受害者的家属那个贵妇人,闻言之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很明显,刚才那些流言蜚语她也听到。

原本看到李恪长的如此英俊,加上她现在寡妇门前是非多,本不想再多此一举。

但她似乎没想到这个陌生的年轻人,会如此坚定地说出这样的话。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似乎在思考李恪的话是否可信。

她抬头看了一眼人群的和尚,然后又用惊疑和期盼的目光,怔怔的看向了李恪。

其实,听到这句话,反应最激烈的,不是现场的吃瓜群众,也不是赵老爷的遗孀。

而是被李恪指定为凶手的大和尚。

在所有人的眼中,这位慈眉善目的僧人,似乎是因为被莫名的冤枉,气的说不出话来,整个人都在发抖。

又因为出家人,戒嗔痴,即便再愤怒,也不能轻易表露。

所以他只是站在那里,双手合十,嘴唇紧闭。

但颤抖的身躯和那双愤怒到几乎要喷火的眼睛,却已经出卖了他。

王宰刚刚才吩咐差役去找石材商人和工匠,这会突然听了李恪这么一句断言。

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似乎是在惊讶于李恪的断言,又似乎在审视这个年轻人,到底是看出了什么,还是单纯的信口开河。

良久,判定不出真假的他,朝着李恪这边说道。

“凶手到底是何人,自有县令定夺,安静候着就好。”

听到这句话,李恪不禁莞尔,似乎他自己都忘了。

在这些捕快,以及屋外的那些其他人眼中,他也是嫌疑人之一。

......

见到这一幕,看着身边正捂着嘴巴偷笑的长孙娉婷。

李恪啐了一口,喃喃道。

“得,好心当成驴肝肺。”

长孙娉婷见李恪有些不悦,连忙收敛了笑意,轻声安慰道。

“三郎,莫要生气,他们不理解你的好意是他们的损失。我相信你,你一定能找出真正的凶手,为赵老爷讨回公道。”

李恪听了长孙娉婷的话,心中的郁闷稍微缓解了一些。

他瞥了一眼不远处的大和尚和王宰,心中已经有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