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末的胜州城,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

微风轻拂,带着些许凉意,却也吹散了夏日的暑气,让人感受到无比的舒适。

长安城里,李恪出色的经商才能,令右卫大将军柴绍在夺回胜州之后。

便将与大唐接壤的草原部族交易,托付给了李恪,以求早日让胜州城重现繁华。

实际上,李恪也没有让柴绍失望,在他的一系列操作下。

胜州城的繁华,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得到了恢复,与大唐相邻的草原诸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越来越热闹。

李恪利用双方的交易,巧妙地调整了商品种类和数量,不仅满足了草原诸部的需求,同时也为唐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李恪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包括丝绸、茶叶、瓷器等,也从草原部族那里获得了珍贵的马匹、毛皮、药材等资源。

这样的贸易往来不仅满足了双方的需求,也加强了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

在李恪的带动下,胜州城逐渐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人和游客前来。

按道理来说,李恪已经准备在幽州扎根,应该也会把交易地点转移到幽州才对。

毕竟,幽州的地理位置更好,交通也更为方便。

只不过,考虑到幽州现在的情况,他还没有摸透。

所以,他暂时搁置了这个想法,想着等到彻底掌控了幽州,再弄过去不迟。

因为相比较于幽州,胜州的情况则相对简单的多,也更容易掌控。

幽州作为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交界的边疆重镇,各方势力交织,关系错综复杂。

李恪又没有行政的权利,他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结下的果子,一转眼间就被别人给摘走了。

而胜州则是在李恪参与的情况下,从突厥和梁师都手中收复的失地。

这里原本就是中原的领土,民众对于回归中原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所以,这里的民众对李恪充满了感激和敬意,他们认为李恪是他们的拯救者,对他充满了信任。

也更容易掌控一些。

翻过长城,就是草原部落“奚”族。

这是一个由五个部落组成的强大联盟,他们分别是。

阿会部、处和部、奥失部、度稽部和元俟折部组成。

整个奚,拥兵约有\"胜兵三万人\"。

这里的胜兵,指的是战斗力较强的青壮年男子。

按照贾谊对匈奴人口的计算方式,以五人出一兵来计算,这一时期奚人,数量大概在15万左右。

由于他们的领地紧靠长城,与现在的幽州城,也只隔着一个长城。

如果想到胜州去交易,也只用顺着长城走上三四天的时间,就足以让他们赶到胜州,与汉人进行各种物品的交换。

奚族的其中一个部落,奥失部,靠近云州。

也是离颉利可汗所在的定襄城,最为接近的一个部落。

在奚族的五个部落中,奥失部属于实力较弱的那一种。

人数大概在2万人左右,可战之兵,不超过4000人。

加上还有很大一部分要跟着他们共同的首领,在战争的一线对抗颉利,留在部落的勇士,大概只有1000人左右。

在他们的族长跟随着自己的上司,阿史那忠,同时他后来也有一个中原名字,李大酺。

因为不甘心被突厥人欺压,所以他们跟着其他的部落一起,举起了反抗的旗帜。

只不过突厥的威名,毕竟扬名草原多年,奥失部也一直活在在突厥的阴影之下。

但跟其他部落一起与突厥对抗来了几次后,他们也并非无懈可击。

在与突厥的数次交锋中,奥失部和其他部落联合在一起,成功地击败了突厥军队。

虽说都是小规模的战斗,但是这些胜利给了奥失部巨大的信心。

他们开始意识到,突厥并不是无敌的,只要他们团结在一起,就有可能打败突厥,赢得自由。

一开始,奥失部的族人在族长的示意下,前往胜州参加贸易,他们也担心突厥人会趁机发起攻击。

毕竟,背叛突厥意味着与一个强大的敌人结下了不解之仇,而这个敌人随时都有可能,对他们发起致命的攻击。

他们不仅担心自己的安全,也担心贸易队伍的货物被突厥人劫掠。

只不过说来也奇怪,就算后来的突厥,看着他们这些部落与大唐的交易,眼红他们的物资。

从而组织骑兵开始劫掠商队。

可让人奇怪的是,他们往胜州来来回回许多次,却从未遭遇突厥人的袭击。

这使得奥失部的族人们不禁开始疑惑,到底是他们运气好,还是突厥人现在根本看不上他们这样的小部落?

今日,奥失部所属的商队,在胡子花白的吉仁台的带领下,一如既往的准备好马匹、毛皮、药材,这些货物,前往胜州进行交易。

秋天,草原上秋高气爽,微风习习。

天气热而不燥,微黄的小草,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婀娜多姿。

吉仁台拉着缰绳,和一匹满载着物资的健壮马匹并肩而行。

他的目光落在那匹装满货物的骏马上,黝黑的脸庞上浮现出一丝喜悦的微笑。

想到这些东西很快就会被换成草原中,各种稀缺的资源,他的内心就充满了期待。

沉浸在幻想中的他,吹着草原上的微风,摸了摸早已被自己喝光的酒袋。

想起了中原人那一口下去,喉咙就如同吞下一块通红炭火的烈酒。

在这次交易后,一定要好好的打上一酒袋,好好过过瘾。

“咦,那是什么?”

正当吉仁台沉浸在回味那烈酒的幻想中,他的目光突然被远处的景象吸引。

正当吉仁台准备继续前行时,忽地瞥见远处的草原上有两个黑影正向着他们而来。他年纪大了,眼睛有些花,看的不太清楚,一开始还以为是草原上的牧民,毕竟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放牧是常有的事情。

吉仁台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眯起眼睛,试图看清楚一些,那个牧民的衣服,想要看看他们到底是那个部落的。

可就在这时,旁边的马匹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开始躁动不安,甩着尾巴,打着响鼻。

少顷,远处的黑影从两个变成了四个,然后四个变成八个,不一会就变成了一小队人,朝着他们的方向越来越近,眼看就要奔着他们来了。

奇了怪了,现在放牧都需要这么多人了吗?

吉仁台奇怪地看着越来越近的一群人,不由自主地嘟囔了一句,用手揉了揉眼睛,定眼再往远处看去,看着看着,那些人在转眼之间,就变成了黑压压一群。

粗略一看,不下三千人。

吉仁台眼皮子忽地一跳,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不对!

不是放牧的人,那是突厥人?

自从大唐的蜀王联合柴绍收复朔方后,梁师都的脑壳都砍了,这里自然不可能出现梁师都的骑兵。

所以要么是唐军,要么是突厥。

只是他们这些部落,早已经依附了大唐。

那些中原皇帝最在意的就是万族来朝,死要面子,讲究师出有名,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派兵偷袭。

再则他们不可能拥有这么多战马。

那么真相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突厥来了......

这些想法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逝。

吉仁台想通了这一点后,顿时面色惨白,双目圆睁,牙齿打颤,身体不受控制的颤抖着,手脚抖的尤为严重。

“哎呦”一声,原本习惯性的摸着胡须的动作,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胡子拽下来好几根....

而剧烈的疼痛,也让惊慌中的吉仁台,彻底的清醒过来,他也不顾捡这次交易的物品了,扭头。

抽出手里的弯刀,将捆绑固定货物的绳子猛地劈断。

一边翻身上马,一边大喊,提醒他们的族人们快跑,别被丧心病狂的突厥人给砍了。

“突厥人来了!”

“突厥人来了,兔崽子们...快跑...”

“再不跑就来不及了!快...”

不过由于吉仁台的腿抖得太过厉害,他努力的想要上马,却始终爬不上马背。

当他手脚并用的爬上马背后,一直将战马当成生死搭档的吉仁台,再也不顾忌战马的死活,死命的挥舞着马鞭。

心里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

一定要在突厥人到来之前,把消息传到部落中去。

此时,吉仁台心中只有这一个信念,他一手用尽力气抱紧了战马的脖子,一手拼命地挥舞着马鞭,驱动着身下的战马,全力地往部落中狂奔而去。

在剧烈抖动的马背上,途中好几次他都差点被甩了出去,好在他的马术惊人,每次都及时调整位置,化险为夷,在坐稳后的第一时间又继续挥鞭,加快速度冲向部落的所在地。

只是,有些事情,冥冥之中,注定是无法避免的。

尽管吉仁台在马背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技巧和决断,但命运的轮盘却早已经悄然启动。

首先,年老的吉仁台在第一时间发现突厥人后,没有第一时间爬上战马,耽误了不少时间。

而后,那些年轻的部落牧民,因为经验缺乏的原因,并没有及时地意识到危险,还在悠然地照看他们的货物,完全没有意识到即将来临的危险。

等到吉仁台提醒和催促后,他们才慌忙地爬上战马,跟着吉仁台开始逃跑。

然而,由于之前耽误的时间过长,突厥人的速度,也远比他们想象得要快。

很快,那些突厥骑兵就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中。

他们的铁骑如同一股洪流,无情地冲向这些惊慌失措的奥失部牧民。

“嗖...嗖...嗖...”

就在吉仁台他们一行人咬紧牙关,挥舞着马鞭,试图让自己的战马更快一些的时候。

一阵令人心肝发颤的弓弦之声响起,紧接着就是一支支箭矢飞向他们。

疾驰中的吉仁台只能尽量的伏低身子,将整个身子贴靠在马背上。

一边期待长生天保佑自己,一边催促着其他人加速前进。

但是在这一轮弓箭的射击下,百人左右的奥失部商队,还是减员了二十多人左右。

剩下的牧民们也是惊恐万分,只是谁也不敢贸然的停下脚步,因为那样也只会成为突厥人的箭靶。

他们唯有催动着身下的战马,拼尽全力向前冲刺。

然而,突厥人的箭矢仍然不断地飞来,吉仁台身边的牧民也被持续不断的箭矢一一点名,纷纷从马上摔下,倒在了血泊之中。

吉仁台看到这一幕,心中一阵抽搐,他的眼中充满了愤怒和悲痛。

但他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这里离着他们的部落实在是太近了一些。

如果这些穷凶极恶的突厥骑兵冲进了毫无防范的部落,那么整个部落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只是,今天,或许也是长生天休沐的日子。

突厥人的箭矢仍然不断地射来,就在吉仁台双手牵着战马的缰绳,准备调整战马的路线,以便躲避后面的箭矢时。

“呃...啊...”

一支箭矢已经刺入了他的肩膀,差点将他掀翻在地。

他咬紧牙关,用力掰断箭杆,血液染红了他的衣衫。

他挣扎着拽紧战马的骢毛,努力不让自己跌下战马。

“吉仁台发,你怎么了?”见到他中箭,一旁的牧民急忙问道。

这里的“发”是头衔并用,指部落头人。

吉仁台强忍着疼痛,回头看了一眼那个牧民,脸明明脸上冷汗直流,但还是出声道,“我没事,不要担心。”

“可是你的伤口...”牧民的目光中满是担忧。

“没事,一点小伤,快点跑,必须尽快将消息传回到部落中去,你们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吉仁台挥了挥手,示意那些牧民现在最重要的是继续前进,将突厥人即将入侵的消息带回部落。

在见到吉仁台被箭矢射中之后,那些年轻的部落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纷纷展开反击,他们用弓箭射向突厥骑兵。

然而,突厥骑兵的数量太多了,他们像潮水一样涌来,牧民们的反击越来越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