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崔公子,现在怎么办?”

见到李恪选择直接跟他们打粮价,这些人顿时也坐不住了,纷纷将视线投在了主心骨崔挹身上。

崔挹现在也正在思考对策。

不过,李恪这么光明正大的算计,他暂时也想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但想到现在灾民人数高达四十万,李恪与朝廷的手中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

他把心一横,对着众人说道。

“诸位不必惊慌,朝廷已经没有足够的粮食来稳定市场,之所以拿出那么多的粮食,无非就是,我们抬高价格,借此想让那些无知的民众打消购买我们的粮食而已。”

说到这,他眼睛肃穆又坚定看向众人,“所以,诸位不要被眼前的假象给欺骗了,他们支撑不了多久。”

“所以,为了加大朝廷的消耗,我们所有人底下的铺子,今天全部关门,看看他们能够撑多久。”

听到崔挹的话,众人原本有些慌乱的心,也都全部安定了下来。

他们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粮商,收到崔挹的统筹这才来到京城。

所以,并不确定崔挹所说的是不是全是事实。

但是共同的利益下,他们已经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只要朝廷的粮食消耗殆尽,他们这些人就会再次瓜分长安城百姓的巨额财富。

于是纷纷响应崔挹的号召,决定关掉自己手下的粮铺。

这样一来,朝廷的粮食供应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他们只要静静等待,便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利益。

很快,这些人便一个个将旗下的所有铺子关闭了。

也不得不说,这些人的势力,加上五姓七望中排名第一的崔氏的暗中号召,影响力当真不小。

长安城中的粮铺,近乎关掉了一半。

虽说其中有些人,也是跟风行为,但还是壮大了他们的声势。

李恪与房玄龄便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西市中。

坐在马车中的房玄龄看到一边热火朝天的卖粮,一边关门歇业,忍不住担忧的说道。

“殿下,您真的要与这些人对峙到底吗?这样下去,恐怕我们的粮食会率先耗空,平白让他们渔翁得利,容易引起朝廷的混乱。”

李恪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房公,你多虑了。”

“这些粮铺的关门歇业,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也就是朝廷的后续粮食重新上市,他们自然会开门营业。而且,卖的还会比我们更低,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耐心问题。”

说完之后,李恪不经意的看了一眼房玄龄,这倒把房玄龄弄得哭笑不得。

房玄龄稍加思索,便明白了李恪这一眼的含义。

“我一个半大的小子都沉得住气,你堂堂一国宰辅不会连这点定力都没有吧!”

也让房玄龄不得不感慨,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像他们这些人当权者,无论做什么都永远是在权衡利弊...

李恪见到事情一如既往的按照他的步骤,觉得没什么可看的,于是再次转头看向房玄龄,问道。

“房公,本王现在准备回家了,不知道您要去哪,本王先送你!”

听到李恪的话,房玄龄一愣,抬头看了看天下的太阳,现在时间尚早,现在不应该去盯着赈灾现场吗?

他诧异的说道:“殿下,现在赈灾正在紧要关头,我们不应该盯着一点吗?”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恪想起以前某个电视中的一经典的对话。

此时此刻刚好用来装一下,于是他沉吟了片刻,对着房玄龄神秘一笑。

“房公,你这宰相可当得不合格,你身为上级,即使你不在,你手下的人也要能够正常的运转工作,你这权利要知道下放,因为你权利下放的越多,他们的压力就越大,压力大了就有责任,有责任他就有上进,上进,就有竞争,有竞争,那你就省事轻松。”

“听本王一句话,领导,就是用人。”

听完李恪的这一席话,房玄龄顿时惊为天人,他没有想到,李恪年纪轻轻,竟然就有这等感悟。

他忍不住感叹道:“殿下,你年纪轻轻,却能如此洞察人心,实在令人佩服。”

李恪微微一笑,心中暗自得意。他自然知道自己的这段话并不是原创的,但是用来忽悠一下千古名相房玄龄,也让他的虚荣心等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这番话,让房玄龄心中感慨万分,他意识到自己以前在管理上过于谨慎和保守.

原本他准备返回城东,现在他决定返回皇宫,跟李世民禀告一下他的工作进度...

随后,李恪将房玄龄送到皇宫门口,随即就离开了。

其实,按道理来说。

李恪自然也要随房玄龄进宫复命,但有房玄龄在,有些事情,李恪也不是很好操作。

在这次赈灾中,李恪为了建设蓝田县,也即将投入很大的产出,尽管与朝廷的目的在大致上一致,可以相互借助。

但是,多多少少掺杂了一些个人的东西,有些方面还是不太方便让房玄龄看到。

所以,他说出刚才那一番,除了有意炫耀一番外,也存着支走房玄龄的心思。

待到房玄龄消失在宫门之后,李恪便让小二调转马头,朝着城东的方向而去。

在经过城东的时候,他们发现来这边的灾民更多了。

但是李恪并没有选择停留,而是继续赶路,花了将近差不多半个多时辰,抵达到了蓝田县。

等到来到蓝田县的时候,这里也有一批灾民已经陆续到达了这里。

在蜀王府的人的指挥下,正在平整路面,搭建房屋。

而在另一边,已经停好了十几辆豪华马车。

一群衣着华丽的人,正坐在一个简陋的棚子里,三三两两的聊天。

李恪的马车一到,立刻就有明眼人发现了。

等到他从马车上下来,抬头看去,就看见那简陋的棚子上面挂着一块造型大气的牌匾,上面写着“长安责任有限公司”。

李恪微微一笑,心想马周倒还懂得人心。

虽然看起来有些夸张,但至少也能够让人感受到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