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异世界召唤 > 第216章 斗将、斗阵开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后,萧鼎神色凝重地找到胡觅,语重心长地嘱咐道:“胡觅啊,我军在第一场比试中已经失利,接下来的比试,我们绝对不能再输掉了!这不仅关乎我们的颜面,更关系到大琰的荣誉和尊严!”

胡觅听后,心情变得异常沉重,但他还是坚定地点头回应道:“大帅请放心,末将明白这场比试的重要性,必将全力以赴,绝不让您失望!”

萧鼎深知此次比试的艰难程度,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转身朝着薛仁贵高声喊道:“薛都督,依我之见,不如我们同时比试枪法和斗阵吧!毕竟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单靠一种比试方式恐怕难以决出胜负啊!”

薛仁贵闻此言论,略加思索后点头表示赞同:“嗯,可以!既然如此,那我们先来决定斗阵比试的兵马吧。”

萧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那就从步兵开始吧!”

“好!就这么定了。”薛仁贵对此安排并无异议。

紧接着,萧鼎急忙唤来赵毅,并对他下达命令:“赵毅,切记,此番比试务必全力以赴,给敌人一个狠狠的教训,千万不可手下留情!”

赵毅抱拳领命,声音铿锵有力:“末将领旨!必不负大帅所托!”

此时,薛仁贵回到大军前方,与身旁的林仁肇和王心溪商议道:“忠虎、心溪,接下来就看你们的表现了!希望你们能发挥出最佳水平,为我军争光!”

林仁肇自信满满地笑道:“仁贵尽管放心,对付区区五百琰国步兵,简直易如反掌!”

王心溪也笑着附和道:“大哥无需担忧!我们定当凯旋而归!”

薛仁贵点头:“好,出战!”

只听得战鼓擂动,杀声四起,胡觅如同一头猛虎般气势汹汹地冲出琰国大军阵营,王心溪则手提长枪,毫无畏惧地紧随其后,冲出了夏国大军。

“吾乃大琰上将——胡觅!”

“吾乃大夏大将——王心溪!”

双方对视一眼,胡觅怒吼一声:“看枪!”王心溪亦毫不退缩:“找死!”

话音未落,两人便如流星般撞在一起,一时间金铁交鸣之声响彻云霄,火星四溅。

就在此时,赵毅从琰国大军中率领着五百名精锐步兵,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走出。他们个个身披战甲,手持利刃,威风凛凛。

林仁肇自然也不甘示弱,他亲自率领五百名精心挑选的步兵,同样以整齐的步伐、昂扬的斗志迎上前去。

这五百步兵中,走在最前方的刀盾手们一手高举盾牌,一手紧握长刀,用力拍打在盾牌之上,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

“呼!呼!呼!”

伴随着整齐的脚步声、刀拍盾牌的声音以及士兵们口中的高呼,夏国军队的气势如虹,如排山倒海一般,瞬间压倒了赵毅的五百步兵。

“该死!”

赵毅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在这样的斗阵之中,气势至关重要,一旦己方气势被压制,就相当于输掉了一成甚至三成的胜算。

赵毅立马举起手中长枪,对着身后的士兵大喊道:“众将士听令!今日便是你们功成名就、加官进爵之时!大帅已经发话了,只要打赢这场比试,你们全部都能连升三级!还等什么?冲啊!”

“杀!”

“杀!”

“杀!”

与此同时,对面的林仁肇也在不断激励着自己手下的五百名步兵,他声嘶力竭地喊道:“各位兄弟!我们从军究竟是为了什么?不正是为了保家卫国,守护我们的父母妻儿,让他们过上安宁幸福的日子吗!”

“可若是今日我们战败,那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所以,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我们的国家,大家跟我一起,杀光这些侵略者!”

“杀!”

“杀!”

“杀!”

赵毅和林仁肇对视一眼后,两人同时举起手中的长枪,指向对方,并异口同声地吼出一个字:“杀!”

紧接着,琰国和夏国的五百名步兵如潮水般涌向对方,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

林仁肇精挑细选的五百名步兵之中,打头阵的乃是一百名刀盾手。他们身形魁梧,手持坚固的盾牌,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紧随其后的,则是一百名长枪兵。这些战士们手握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透露出一股无坚不摧的气势。

再往后,便是一百名手持寒光四射的长剑士兵以及一百名手提大砍刀的威猛之士。

而队伍的最后方,站着一百名腰间别着弯刀的弓箭手。

\"举盾!\"

\"持枪!\"

\"插击!\"

\"搭箭!\"

随着林仁肇的一声声号令,前方的一百名刀盾手迅速举起厚厚的盾牌,稳稳地立于大军前方,步步为营,缓慢前行。与此同时,他们警惕地注视着前方,等待着琰国那五百名步兵如疾风般冲杀过来。

在刀盾手身后,一百名长枪兵早已将长枪横举胸前。那修长的枪身,使得锋利的枪头轻松越过刀盾手的厚盾,遥指敌军。

而位于长枪兵两侧的长剑兵和刀兵则蠢蠢欲动,他们紧贴长枪兵而立,蓄势待发,只等命令一下,便可迅速补位或发起冲锋。

最后方的一百名弓箭手此刻已拉满弓弦,搭上利箭,箭头直指敌军。他们屏气凝神,只需林仁肇一声令下,便会毫不犹豫地将箭雨射向敌人。

整个军队犹如一部严丝合缝的战争机器,每个环节都紧密相扣,配合默契,散发出令人胆寒的威压。

而琰国这边自然不甘示弱,只见五百名精锐士兵迅速列好阵势,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夏国军队发起攻击。

在琰国五百名步兵之中,位于最前排的依然是一百名刀盾手,但他们手中所持盾牌却有所不同——那是圆形盾牌,仅能护住身体的一小部分。

紧随其后的,则是两百名刀兵和一百名刀斧手,而最后方同样有一百名弓箭手压阵。

显然,赵毅麾下的琰国五百步兵注重灵活多变的进攻策略;相比之下,林仁肇率领的五百步兵更讲究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

双方军队对峙而立,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一场激战似乎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林仁肇目光如炬,一眼看穿了赵毅的部署意图,当机立断地挥动手臂,高喊一声:“变阵!”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林仁肇取出一面旗帜用力挥动起来。刹那间,五百名步兵犹如训练有素的机器一般,迅速在变换阵型。

赵毅见此情形,毫不犹豫地发出命令,指挥着他的军队顺势发起攻击。

林仁肇早已有所预见,大喊一声:“放箭!”

那一百名弓箭手立即朝琰国士兵射出箭矢。

“举盾,躲避!”

赵毅随即高喊,让士兵躲避流矢,但很快便察觉到异常,因为林仁肇的弓箭手射出的箭矢并未精准地射中自己的士兵。

赵毅瞬间明白过来,林仁肇是想让弓箭手拉弓射箭,扰乱自己趁机进攻的节奏。

紧接着,他将目光投向夏国的五百名步兵,只见他们的新阵型已基本成型。

赵毅面色阴沉,毕竟自己刚刚被林仁肇当成猴子一样戏弄,此刻自然要挽回颜面。

如何挽回?

那当然是破阵!

赵毅凝视着林仁肇,发现这个阵型宛如鱼鳞一般。

“这是什么?”

赵毅心中充满疑虑。毕竟他所接触过的阵法寥寥无几,眼前这犹如鱼鳞般的阵势让他感到手足无措。

他无法确定此阵究竟是用于进攻还是防御,如果冒然发动攻势,极有可能落入林仁肇精心布置的陷阱。

然而,俗话说得好:“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

赵毅静下心来,仔细审视着这个形似鱼鳞的阵型,发现它与常见的锥形阵颇为相似。而众所周知,锥形阵乃是一种攻击性极强的阵法,也就是说,这个看似鱼鳞的阵法或许与锥形阵如出一辙,都属于进攻性的布阵方式。

想到这里,赵毅不禁眉头紧皱,心情愈发沉重起来。要想击溃锥形阵,其中一个有效的策略便是迂回到敌后,对敌军展开突袭。

由于锥形阵的后背缺乏防护,一旦遭受来自背后的冲击,整个阵型将迅速瓦解。可眼下敌我双方正面对垒,根本不存在绕至夏国军队后方发动袭击的可能性。

且不说赵毅是否能够绕到夏国兵马的后方,即使他真的做到了这一点,林仁肇也必然会随之改变阵型。

毕竟,像林仁肇这样经验丰富的将领,又怎会让敌人轻易找到自己的破绽呢?所以,无论赵毅如何行动,都难以避开与这个神似鱼鳞的精妙阵型正面对决的命运。

(注:鱼鳞阵:是把兵团分成五到六段,一层压一层的阵形。主将的位置是位于中后方.请注意,鱼鳞阵跟锥形阵的不同点,就在于三角形的宽度,锥屋^宽。

而且鱼鳞阵在前方的部队,通常跟保护主将的是一样是很密集的,这样的排列造成跟锥形阵有不一样的结果。由于锥形阵的部队比较散,所以互相推挤效果小,移动速度非常快。

但是速度稍慢的鱼鳞阵却可以突击,因为最前方的部队很密集,全军才不会被冲散,但锥形阵却会被冲散。

但是鱼鳞阵防守力很弱,被人背后一冲,立刻全军溃散,因为背后露出太多了,很容易被冲败。)

赵毅低头沉思片刻,须臾之间,他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深知这场战斗必须有个结果,于是果断下令让五百名步兵组成一个尖锐的锥形阵。

赵毅心想:既然横竖都要一决高下,而且林仁肇摆出的阵势与锥形阵极为相似,明显属于攻击性阵法。那好啊,索性自己也摆出同样的阵势,直接来一场正面对决,全靠真正的实力说话!

\"变阵!冲锋!\" 赵毅声嘶力竭地吼道。话音未落,五百名琰国步兵立刻行动起来,迅速转换成了锥形阵形。

林仁肇见此情形,毫不犹豫地下令五百名步兵保持鱼鳞阵的形态,向着琰国步兵猛扑过去。他原本就打算以进攻之势冲向琰国步兵,既然对方也选择了主动出击,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然而,当林仁肇看到赵毅所布置的锥形阵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笑容。

鱼鳞阵前排的兵力异常密集,相比之下,锥形阵前方的兵力则不如鱼鳞阵那般紧凑。这意味着,他率领的鱼鳞阵五百步兵完全有能力冲破赵毅的锥形阵,将其五百步兵一举击溃。

斗阵比的是什么?在双方兵马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自然是比谁布下的阵法、打造的阵型以及临时调度兵马的能力强弱。

而如今,赵毅的五百步兵在阵型上就已经处于下风。

更何况,李希之前还拿出了炼钢之法,大大提升了夏国士兵身上战甲的坚韧和手中武器的锋利程度。

而琰国的战甲和武器自然是比不过夏国的。

加上一开始,琰国五百步兵的气势就弱于夏国的五百步兵。

也就是说,夏国五百步兵,无论是在气势上,还是在装备上,亦或是统帅能力上,都占领了上风。

这岂有不胜之理?

两军短兵相接,战场上喊杀声四起,双方士兵都在奋力拼杀。

夏国士兵手持厚厚的盾牌,虽然他们的速度比不过琰国士兵,但在这生死一瞬的冲锋中,速度并不能决定最终的胜负。

琰国的阵型在夏国士兵的猛攻下直接被冲破。

只见几十名举着厚盾的刀盾手冲在最前面,他们在身后战友的推动下,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直接将琰国那些举着短盾的刀盾手逼得连连后退。

而紧随其后的,则是一排排横举着长枪的长枪兵。他们手中的长枪闪烁着寒光,无情地刺向琰国士兵的身体。

在队伍的最后方,还有一群弓箭手。他们弯弓搭箭,将一支支利箭射向敌人。尽管琰国士兵也同样射箭回击,但这些弓箭手的前方有一排刀盾手高举着厚重的盾牌,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防护。

整个战场陷入一片混乱,血腥弥漫。双方士兵都在为了自己的国家和荣誉而战,毫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