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
董昭之子急忙问起此行结果如何。
董昭长叹一声道。
“张府君实已无药可救。”
“为父已为其言明利害,其人居然执意不从?”
“天意如此,岂人力所能为?”
摇了摇头,董昭神色一冷道。
“为今之计,你我父子宜尽早脱身。”
“否则刀兵一起,你我父子,必受池鱼之灾!”
董胄闻言,跟着叹气之余,也是不免生出几分忧虑。
想了想,董胄问道。
“父亲之意,是要去投靠兖州么?”
“非也。”
董昭再次摇头。
董胄见状,大为不解道。
“父亲既然早早便对曹兖州青睐有加,又言曹兖州有成事之资。”
“为何如今危急之时,父亲反而不愿去投呢?”
“为父与曹兖州既非故交,亦非乡人。”
“往日为父虽然相助过曹兖州数次,但曹兖州亦对我族人颇有照料。”
捋了捋须,董昭直言道。
“兖州府中人才济济,郭奉孝、荀文若、戏志才等,皆天下难得之智士。”
“为父虽有小智,但论资论历,皆难与其等相比。”
“此时投兖,为父身无寸功,曹兖州便是再重为父,亦难与为父一美职。”
“想为父博通儒法,精读《诗》、《书》,若仅能为一区区百石小吏,如何能甘心?”
“与其如此,何不依旧留于河内,待时机适宜,或可助曹将军收取河内。”
“凭此功劳,足可做你我父子进身之阶!”
董胄一愣,有心想说此举无益于火中取栗,但想起自己父亲平日之举动,却是始终没有开口。
数日之后。
河内诸将终于齐聚于怀县。
彼时董昭已寻了个由头,抽身而走,不知去处。
张杨不顾诸将之劝谏,一意举兵南下。
大军行经河南尹时,张杨部将杨丑寻得机会,趁机刺死张杨,并携张杨首级,欲图投往兖州。
杨丑本以为,其人所举,乃是众心所向。
他倒也确实没料错,那些追随张杨已有数载的故将,震惊之余,却皆是毫无动作。
但因袁本初清剿太行而逃窜至河内,被张杨所收留的黑山贼眭固,却是感念张杨收留之恩,极为不满杨丑的此番做为。
眭固遂是悍然起兵,攻打杨丑。
杨丑非眭固之敌,兵败身亡。
眭固因数次与兖州为敌,自忖难为兖州所容,遂是欲说动河内众将,将河内送予袁绍。
情急之时,此前一直未曾露面的董昭,陡然出现,成功说动河内众将,合击眭固。
陈留太守夏侯惇,早得曹操、郭嘉叮嘱,眼见河内大乱,当即率领陈留郡兵,进兵河内。
眭固非河内众将之敌,又见兖州兵马西进,遂领残部仓惶北逃。
河内之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曹操、郭嘉得知张杨身死,河内兵马离散,也是大松一气。
此时兖州对河内实在是有心而力不足,又恐袁绍插手河内局势。
曹操遂是再度去信与董昭,将河内诸事尽委于董昭。
而后,曹操又纳郭嘉之谏,将张杨身死一事,押榜数百张,射入城中。
为鼓舞守卒斗志,郭贡与吕布曾屡次提及河内援兵之事。
未想如今张杨已经身死,河内援兵,显然也是成了一纸空谈。
睢阳守卒士气更是大为浮动。
是夜。
郭嘉、戏志才等皆已回帐休息,便是曹操,亦已早早睡下。
曹军中军大帐。
侍者忽然将曹操唤醒,而后献上一根绑束有书信的箭矢。
“将军。”
侍者低声说道。
“有巡夜兵士,于城下拾得一箭,上附书信。”
“哦?”
曹操面有诧异,匆忙起身,展信而阅。
片刻之后,曹操神色一肃,说道。
“速请奉孝、志才到此。”
“诺!”
不过多时,郭嘉、戏志才便联袂而至。
“明公深夜使人来召。”
郭嘉言道。
“莫非睢阳生变?”
“不错。”
曹操微微颔首,将手中之信递给郭嘉,说道。
“此为我军兵士于夜间所得之箭书。”
“按书中之言,三日之后,将有内应于寅时举火为号,打开南门。”
“奉孝、志才。”
“卿等以为此书可信否?”
郭嘉与戏志才对视一眼,皆是一笑。
郭嘉说道。
“张杨已亡,睢阳已是孤城一座,无有救兵,人心实已动荡不堪。”
“此时若有人愿充为内应,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微微一顿,郭嘉献策道。
“明公这几日不妨白日皆整兵猛攻,晚间则偃旗息鼓。”
“待到三日之后,明公可再遣数支精锐,隐于其余数门处。”
“若见南门火起,便纵兵击之,或可一击而下!”
曹操思量片刻,颔首道。
“就依奉孝之计行事!”
此后一连三日,曹军皆于白日奋力猛攻,但到晚间则是偃旗息鼓,无有半分动静。
待到第三日夜间。
曹军调集重兵,摸黑赶路,行至睢阳城近郊之地。
寅时之际。
南门城头陡然亮起火光。
果然有人如约起事!
于禁、乐进、曹洪等将,早有准备,见到火光亮起,当即各率部众,泅渡睢阳城四门之护城河。
睢阳不光城坚,护城河亦是修的格外宽广,曹军至今仍未填平。
不过,突然亮起的火光,不仅使曹军得到信号,睢阳守兵亦是纷纷反应过来,大叫不好。
附近守兵,匆匆赶往南门,然而尚在途中,便纷纷被箭雨射退。
“郭贡联络袁公路,杀害我陈国贤相!”
“我陈国之民,岂能为虎作伥!”
一阵阵带有陈国口音的大喊声此起彼伏。
陈国之兵,不知何时,竟已相聚为乱,便是南门守将,亦为其等所杀。
随着绞索拨动,城头吊桥被缓缓放下,睢阳南门顿时大开。
乐进见状大喜,当即率先登之士,一同攀上吊桥,而后沿着城门洞杀入。
仔细搜寻一番,确认无有埋伏后,乐进急忙下令道。
“速速吹号报信。”
“诺!”
曹兵不敢怠慢,慌忙吹动号角。
“呜呜呜!”
一阵阵呜咽的号角声回荡在夜色之中。
正紧张观望局势的曹操、郭嘉,闻听此声,皆是大喜,立即让率骑等候在一旁的赵云、曹纯赶赴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