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以此战而论,曹军所俘获的郭贡、吕布军中将校、文吏,恐不下百数。
百余人,曹操自然不可能一一接见,更不可能如对待张辽这般,再三相劝。
唯有那种有大名在外的,曹操才会亲身见之。
但若是没发现对方有何过人之处,往往都是寥寥数语便打发进俘虏营了。
余者不论,唯独接下来的两人,曹操势必是要亲自一见了。
此二人正是高顺与陈宫,同时被曹兵绑缚送来。
高顺倒也不愧是猛将,纵然因为伤势过重而昏死过去,但不多时后便又醒转,挣扎不止。
曹军兵士见状,只好在其身上多绑几道绳索。
陈宫则发髻不见,乱发披散,身上数处伤口还在往外流血,模样显得极为狼狈。
与其平日姿态相比,相差无疑极大。
曹操原本还因为陈宫一意与自己拒抗而心有怒意。
但在见到陈宫如此狼狈一幕后,心中之怒,最终却是转为一叹。
曹操看向陈宫,问道。
“公台如今可愿归降?”
“前番诸事,依旧既往不咎。”
“不愿!”
陈宫当即而答,未有半分犹豫。
曹操皱了皱眉,不解道。
“公台莫非以为吕奉先还有胜算么?”
“睢阳纵有金汤之固,亦难挡我大军一击。”
“吕奉先之性命,只在操一念之间!”
“公台又何必为一区区吕布殉死呢?”
陈宫冷笑答道。
“我主待宫甚重!宫岂能背主降曹?”
“况宫早欠我主一命。”
“今为我主殉命,正是死得其所,又有何可惧?”
曹操闻之,一时默然,挥了挥手,不再多说。
兵士遂将陈宫压下。
路经曹休时,曹休却还在对战前一事耿耿于怀,遂故意说道。
“公台先生入我营下战书时,曾言战后我营座席将空上不少。”
“今日如何?”
“我军大将,一人未损。”
“先生反倒被我军中兵士所擒。”
陈宫面色再次涨红,颇为恚怒,却又无法反驳。
众将亦是纷纷大笑不止。
“不得无礼。”
郭嘉皱眉斥了一声。
众将笑意顿敛。
陈宫被兵士押走,曹操转而看向高顺,问道。
“可愿降否?”
高顺不答。
“嗯?”
曹操等了半晌,见高顺一言不发,眉头顿时蹙起,心中亦大为不满。
“降还是不降?”
曹操再次发问。
高顺依旧是不发一言,甚至还闭起双目,偏过头去。
众将皆是大怒,骂道。
“高顺匹夫!”
“怎敢如此无礼!”
高顺仍是不答,任由诸将如何谩骂,都是一言不发。
如此作态,更是让众人不满。
郭嘉见状,急忙开口,望向那几名押着高顺的曹兵道。
“将此将压入营中,好生看管。”
“诺!”
曹兵不敢怠慢,当即将高顺押走。
想起高顺方才姿态,曹操依旧不满,看向郭嘉道。
“奉孝。”
“高孝父之固执,远胜于阎伯节。”
“若说阎伯节乃是因忠而愚,高孝父便是因愚而忠!”
“操两次相问,此人竟然都是一言不发,未免太过轻视于操了!”
“这般人物,操绝难得其效力。”
“将军勿怒。”
郭嘉轻笑一声,劝慰道。
“待我军俘获吕布之后,此事或有几分转机。”
曹操闻之,面有诧异道。
“奉孝之意,莫非是想劝操收降吕布乎?”
郭嘉摇了摇头,答道。
“吕奉先绝非甘居人下者,如何能收降?”
“哦?”
曹操面有不解。
郭嘉却未再多言,转而说道。
“明公。”
“睢阳城坚,我军此战固然大胜,但此城亦难速克。”
“嘉听闻郭豫州曾趁陈国王相俱亡之际,收陈国边境数县万余兵马,另收数万陈民。”
“既如此,明公不妨令兵士每日在城外宣扬郭贡与袁公路合谋杀害陈国王相之事。”
“如今梁国大败,睢阳城内必是人心动荡。”
“若再有陈国之人生变于内,我军再取睢阳,便是手到擒来之举了。”
“奉孝所言甚是!”
曹操颔首。
当日。
曹操引得胜之师,兵至睢阳城下,并携大胜之势,尝试攻打睢阳。
睢阳城头,梁军弓弩齐发,箭雨乱飞。
曹军未带攻城器具,攻城极为不利。
略作尝试,发现不能克城后,便未再强攻,转而于睢阳城周扎下营寨,深沟高垒。
又发数县民夫,搬运石料,打造器械,显然是打算长期围困睢阳。
……
曹军在睢阳城下动作不断,郭贡、吕布自然不可能毫无察觉。
想起高顺死活不知,吕布更是气的破口大骂。
“曹狗!曹狗!”
“妄布以为你乃风雅之人,怎能逼迫至此,不顾半分同殿为臣之谊!”
郭贡亦是叹气不止。
大败到这般地步,也是他所未料到的。
好在睢阳城坚,未被曹军携大胜之势攻取,应当还能坚守一段时日。
但若是始终都无外援,想来最终还是免不了城破的下场。
不到万不得已,郭贡终究还是不愿降,遂是问吕布道。
“君侯。”
“久守必失。”
“何况我军大败至此,士气低下。”
“未知君侯有何妙计,能解时下之危局?”
陈宫被俘、薛兰也是死活不知。
如此情形下,吕布能仰仗的也仅有自己了。
沉思片刻,吕布终究还是想出一计,叹口气道。
“为今之计,唯有请稚叔出河内兵马来救布!”
“倘若有稚叔在外接应,布再引兵杀出,定可破围而走。”
郭贡闻之,立刻想起此前那无名小吏之言。
当时小吏言,若张杨出兵救吕布,必生祸事于内。
“祸事”二字,该做何解?
郭贡犹豫片刻,顾念自身,终究没有多说。
这时,郭穆在旁开口道。
“君侯。”
“曹军远来,势不能久。”
“与其让张太守出兵援我,不妨请张太守查明曹军屯粮之地,请其出兵烧毁。”
“曹军若是粮尽,必然只能退兵,届时我军趁机杀出,或可得胜。”
吕布、郭贡闻后,略一思索,皆是大喜。
“子肃此策甚妙!”
遂是连忙写就数封求援书信,并喊来几名兵士,准备待到夜深,便令其等破围求援。